凌光輝
摘要:文言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內容,目前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不重視學生遷移能力等問題,為了充分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分析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從多文本教學的角度來展開教學。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文言文多文本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文言文;多文本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教師應遵循課標要求,以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文言文為核心,圍繞同一主題將教材外的一些篇幅短小、生動有趣的經典文言故事文本進行篩選和組合,實現由一篇帶多篇,讓學生在熟知課內文本的基礎上闡述自己的理解,幫助學生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1小學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文言文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教師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前,有一小部分的教師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教學觀念,沒有意識到小學階段安排文言文教學的意義。仍有部分教師將取得好成績作為文言文學習的教學目標。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依然有一小部分教師行的是應試教育,認為文言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取得好成績,扭曲了教學與考試的關系。只重視考試成績,卻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應通過誦讀讓學生體會文言文與白話文的不同,感受文言文所表達的文化,為以后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
1.2不重視學生的遷移能力
部分語文教師對于學生遷移能力的發展不夠重視。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沒有得到應用,能力水平沒有得到提升,僅理解教材中出現的文言文,對于教材之外的文章往往是手足無措。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淺顯的文言文篇目,提升學生的水平。
2小學文言文多文本教學策略
2.1運用插圖法
通過研讀教科書,幾乎每篇文言文部分都增加了插圖,這些插圖鮮活、直觀、富有兒童氣息,易于小學生觀察理解。通過插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習文言文時,要充分利用好插圖的作用,喚起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通過逐步滲透學習方法,學生學會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不僅學習的過程會變得輕松,還會增加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成為學習主人的樂趣。除了教授學生學習方法之外,教師還要注重知識的遷移,鼓勵學生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閱讀課外淺顯的文章。比如,教師在教授完一篇文言文過后,教師應該及時的為學生提供一篇與之相似的文言文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可以運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去閱讀教材以外的文言文,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遷移,文言文水平可以不斷得到提高。
2.2教師要夯實人文底蘊,提升人文素養
小學文言文教學與白話文教學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需要具有豐厚的文言功底和文言修養,這對教好文言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才會做到旁征博引,將一節本是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文化底蘊比較高的老師不會直接將輔用書作為自己的參考依據,而是通過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重點部分,選擇最合適的教學點進行教學,將工具性與人文性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既培養了學生的文言語感,還使學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小學語文教師如果想要提升自身的文言素養,最直接的一種辦法就是通過誦讀經典作品,通過反復的誦讀與體味文言的精妙之處,教師就會無形之間獲得很大的提升。對于小學文言文教學,教師可以選取類似的文言文作品,如教學《書戴嵩畫牛》的篇目前,可閱讀《東坡志林》、《日喻》中的相關篇目,在教學《精衛填海》一課時,可閱讀《山海經》中的相關篇目,幫助教師擴展文言文的背景知識,這樣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解讀文本,幫助學生感受文化。
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之前,要對文本有一個深入的解讀,通過查閱資料和研究才可以對文本產生正確的認識,對文本多蘊含的道理才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才會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自覺加強自身的人文底蘊,做好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引導者。由于文言文時代久遠,學生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文言文知識又有限,再加上學生年齡特征的特點,導致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會感受困難,吃力。這時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解決這個難題,不光是為學生講解文言知識,教師更要為學生講解文言文背后的歷史背景,歷史人物,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所蘊含的道理。
2.3拓展資料數量適中,與教學內容適切
教師可以附加若干篇同類或者相關的作品讓學生對比閱讀,也可以安排在課后。相關的文言文以及人物的經歷和當時的歷史背景都是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輔助資源,教師應該盡量選擇有助于達成教學目標但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簡短古文,不要為了拓展而拓展。例如在教《囊螢夜讀》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車胤讀書的刻苦勤奮,教師可以補充“鑿壁偷光”“映月讀書”“牛角掛書”等古人讀書的成語故事或小古文,讓學生將這些古文的故事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開展小學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夯實人文底蘊,提升自身人文素養,在教學中運用插圖法,融合相關的文本展開教學。同時還要拓展教學資料,確保教學資料與教學內容適切,致力于開拓一條高效的文言文教學途徑,降低小學文言文教學的難度,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學武.小學文言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策略探討[J].科技視界,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