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藝術黨課讓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
★創造經驗的單位:安徽省亳州市委宣傳部
★文章作者:趙琳琳
★專家點評:為黨課插上藝術的“翅膀”
如何避免把黨課講得枯燥乏味、空洞無物,使黨課在確保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時更有吸引力、感染力,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入腦入心、走深走實?安徽省亳州市委宣傳部特別策劃的“永遠跟黨走”——亳州市黨史學習教育藝術黨課下基層巡回宣講活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也積累了鮮活的經驗。
亳州市的探索,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是注重采取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藝術黨課宣講通過紅色歌曲、誦讀、情景劇、微型黨課、小品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來的風雨歷程和崢嶸歲月,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特質和優秀品質,進一步增加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讓黨員干部在藝術的熏陶中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精神洗禮。二是注重挖掘本地紅色資源。藝術黨課結合發生在本地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事件,生動演繹當地革命先烈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舍生取義、從容赴死的感人故事,是關于亳州“紅色記憶”的情景再現,讓黨員干部進行了一次穿越革命歲月的心靈旅行,在沉浸式體驗中得到精神洗禮和深刻教育。三是注重擴大受眾覆蓋面。藝術黨課通過深入基層一線巡回宣講的方式,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在家門口就能接受黨史學習教育。同時,通過臺上演員和臺下觀眾齊聲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課后觀眾談感受等形式,形成了臺上與臺下真情互動,進一步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
一堂好的黨課就是一次心靈的凈化與洗禮。亳州市開展藝術黨課下基層巡回宣講活動的探索啟示我們,提升黨課的質量和效果,就必須采取受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做到政治性、思想性、趣味性有機結合,讓受眾情感上深受感動、心靈上深受洗禮、思想上深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