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貴桐
(遼寧省盤錦市實驗小學 遼寧 盤錦 124010)
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美育。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的體育課堂教學同樣承載美育的功能,體育教材內容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比如,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姿態美、動作美等,無不熏陶學生的審美情操,學生對美的享受,美的鑒賞和美的表達能力已是潤物細無聲。小學體育課上,在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教授學生體育知識、技能與方法的同時,恰到好處地滲透美育,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質。
美的教育從來都是簡單的,潤物細無聲。體育教師本身就是美的使者,他(她)直接向學生傳遞著無限美,熏陶、感染著學生。首先教師要注意自身的美。體育教師要處處注意自己的形象。語言得體且優美,衣著樸素且整潔,作風正派且思想進步。體育教師自身形象是產生美的直觀效應。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第一眼看到的是教師,體育教師的形象美,學生首先產生了欣賞的動機,自覺不自覺地主動檢查自己的形象,看看衣著是不是干凈,衣褲有沒有褶皺,站姿是不是標準等。出現的這一切,都是教師的榜樣的力量。其次,是教師上課的示范動作。體育教師的示范動作,輕松、標準、到位且優美,極大地吸引著學生,令他們贊嘆不已,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美的教育。教師示范動作的美,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優美的示范動作傳遞給每一名學生,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個個躍躍欲試…體育教師自身是美的使者,教師的美,讓學生自覺產生審美意識。因此,體育教師要成為學生形體美、儀態美、動作沒和心靈美的模范。
隊列隊形訓練是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以及集體主義精神就是靠隊列隊形的訓練來培養。盤錦市實驗小學十分注重學生的隊列隊形訓練。每年的新生入學,體育教師都要對新一年級學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隊列隊形基本練習,為新生將來的隊列隊形的整齊性奠定一定基礎。體育課上的隊列隊形,處處體現著美,操場上同學們身著統一校服,洋溢著童年活力,列隊在展示他們隊列美。從開始的齊步走、立定、立正、稍息,到向右看齊、向前看、四面轉法、原地踏步走,最后的成體操隊形散開、下蹲、起立、集合等項目,這整整齊齊,真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學生精神抖擻、斗志昂揚,每一個動作都干凈利落,每一句口號都剛勁有力。在他們充滿自信的臉上看到了堅持不懈,同心致遠,追求卓越的意志與決心,眼神中透露出的那份自信和堅定,彰顯著每一位少先隊員的最美風采,讓整個操場都充滿了美。同時隊列美,也傾注著教師的大量心血。
體育教學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證,學生的體育活動是體育文化建設的舞臺。體育文化建設同樣擔負著育人任務。學校體育方面的文化建設,是學校獨特的風貌,體育文化建設的美,為學生傳遞了美的信息,塑造了美的心靈。在小學,一般學校操場是校園的體育場地,是學生上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場所。合理規劃體育的場地,也能創造美。例如,走進實驗小學,最先看到的是一圈六道的塑膠跑道,跑道的邊是白色的,中間是紅色的。那直道上的七條白色平行線,筆直的伸向遠方;六條白色的彎道都呈弧狀,彎曲的那樣勻稱,給人以美的享受。跑道中間的場地則是綠色的塑膠地面,中間是一對白色的足球網架,綠白相映,搭配得那樣和諧,給校園平添了美色彩。學校體育器材擺放有條有理,文化宣傳欄內容豐富,布置得當,這些富有創新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濃濃的氛圍,為體育課堂教學創造了美。
總之,在校園里,在體育課堂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的內容十分豐富。體育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存在著藝術美;學校體育文化建設,滲透著自然美,美真的無處不在。廣大體育教師要準確把握體育課程的真諦,勇于實踐,不斷探索,努力挖掘體育教育的一切美的因素,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實現以美育人的偉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