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慨
現在,它能像卡夫卡那樣寫作了。
在卡夫卡小說《變形記》的第一節,格里高爾·薩姆沙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母親喊他出門上班,公司來人要他趕快到崗,可是一打開門,父親就充滿厭惡地把他推回了房間。他倒在地板上,血流如注,門砰地關上了,屋里一片寂靜。
不久前,四十五歲的加拿大小說家斯蒂芬·馬什(Stephen Marche)拿出《變形記》的這一節,輸入了人工智能寫作程序Sudowrite,后者隨即為他續寫了下面的文字:
格里高爾獨自一人時,開始感到不舒服了。轉身很費勁。連喘氣也很費勁。一股細細的血流,從側腹順著他毛茸茸的肚子淌下。他想爬走,離血遠一點,卻沒有地方可去。他靜靜地躺在剛才爬過來休息的地方,只想恢復呼吸,止住流血。“我情況很差。”格里高爾說。他以前從來沒想到過自己真的會生病。他見過生病的動物——間或總有一只鴿子,從巢里掉進水溝,再也飛不起來;也見過鄰家婦人好幾個虛弱的嬰兒,不得不用火鉗子夾起,扔進垃圾桶;也見過他還是小男孩時,父親常常帶給他蟲子,他多么喜歡那些蟲子呀。
機器生成語言新世界
Sudowrite建立在GPT-3的基礎上。GPT-3是一種時新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能自動生成文本,其背后是一個名叫OpenAI的非營利組織,號稱要“以最有可能使全人類受益的方式促進數字智能,且不受營利需求的限制”。
2019年7月,該組織得到了微軟的十億美元投資,從而得以定制一臺超級計算機,內含二十八萬五千個CPU核心,一萬個GPU,以及每臺服務器每秒四百GB的網絡連接。
微軟聲稱,這是在全世界排名前五位的超級計算機,每秒執行超過兩萬三千兆次的計算,其語言模型有一千七百五十億參數,較2019年GPT-2的十五億參數有了巨大的增長,寫作能力因此得以飛躍。現在,它能像卡夫卡那樣寫作了。
在為《紐約客》撰稿時,斯蒂芬·馬什寫道,GPT-3預示了機器生成語言的新世界,其成果足以令人暈眩。
只要你在Sudowrite上花十分鐘,就能認識到,本科論文很快就會受到嚴重的沖擊。取一篇A類文章,把第一段改幾個字,然后點擊三次按鈕,你就能得到一篇合格的論文。任何一個領域,只要它是使用語言的,都能成功地改頭換面。現有的說話和寫作的每一種方法,都面臨著根本性的變化。
科幻小說作家阿米特·古普塔(Amit Gupta)發現了GPT-3的潛力,因此參與創辦了Sudowrite。他說,其他門類的藝術家擁有這樣的工具已經很久了。視覺藝術家們就有非常復雜精密的工具可用,無論是Photoshop,還是三維繪圖軟件。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使用顏料或黏土,而是在運行真正先進的自動化工具。“但寫作一直停留在過去。”他說,“我們不再使用紙和筆了,但也沒有比這好多少。”
在他的設想中,作家們可以每月支付十五到二十美元,讓Sudowrite來幫他們寫作。
卡夫卡文風樸素,但馬什發現,Sudowrite并不僅僅適合樸素的風格。其實,遇到特色更為鮮明的文學風格時,它的效果會更好。馬什找出英國詩人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的作品,那是他寫于1797年夏的《忽必烈汗》:
忽必烈汗把諭旨頒布:
在上都興建宮苑樓臺;
圣河阿爾弗流經此處,
穿越幽深莫測的洞窟,
注入陰沉的大海。(楊德豫譯文)
柯爾律治當時剛剛吸完鴉片,正在讀《珀切斯游記》。楊德豫說,他讀到“忽必烈汗下令在此興建皇宮和豪華御苑,于是十里膏腴之地都被圈入圍墻”這兩句時,藥性發作,于是“熟睡約三小時,夢中異象紛呈,文思泉涌,作詩不下二三百行,醒來后,記憶甚為清晰,急取紙筆一一寫下。不巧此時有人因事來訪,使他寫作中斷,約一小時后再來續寫時,記憶俱已模糊,遂被迫擱筆”。
馬什決定讓Sudowrite為柯爾律治解憂。他把這首殘詩給機器人看了,然后按下按鈕,要它以“不祥”的風格續寫《忽必烈汗》。機器聽命,立刻寫道:
老月亮搖著她的銀絲,
新月亮彎下她的金角:
圍繞她的群星統統燒著了,
朝地面鞠躬,踩著自己的火。
對著那一朵總是分枝的云
飄飄蕩蕩——蕩蕩飄飄,
對著那一彎獨自搖擺的月,
巨大而發散著微光,橫貫天空;
我低下頭,半信半疑地以為
眩暈的符咒讓我做了個夢。
喧嘩停止了,云撕裂了,
月亮恢復了她莊嚴的行程,
星光暗了,黎明近了。
而隱隱約約地,從遙遠的海上
好像有一根白蒙蒙的細桿,
一根幻影魔杖,一束光,
漸漸長成高高的尖塔。
一根六翼天使杖,一面陽光燦爛的帆。
讓作家的工作變成編輯
馬什說服了旅加美國小說家、弗蘭克·奧康納獎得主內森·英格蘭德(Nathan Englander),讓后者同意把自己的短篇名作《送給年輕寡婦的免費水果》輸入Sudowrite。機器人隨即寫出了同樣風格的續作。英格蘭德看了,也說寫得還行。這水平完全可以讓他和機器人坐下來,一起喝杯咖啡,好好聊聊。
在那些愿意使用人工智能的人看來,它將改變寫作這門任務。到那時候,“作家的工作就變得和編輯差不多一樣了。”古普塔告訴《紐約客》,“你的角色開始變成決定什么東西是好的,并根據你的品味來貫徹,而不是像低層次的工作那樣,一個字一個字地搬磚。”也就是說,藝術家想用語言做事,而機器將為你執行。意圖將成為藝術,而語言只是后續的工藝。
對那些不喜歡寫作的作家來說,Sudowrite很可能是一種解脫。很多作家只喜歡創作,不喜歡寫作。
古普塔認為,盡管有了一千七百五十億參數,但GPT-3仍然只是個開始。當參數達到一萬億時會發生什么?十萬億呢?人類大腦有大約一百萬億個參數。當技術超過這個數字時,又會發生什么呢?? ? ? ? ? ? ? ? ? ? ? ? ? ? 摘編自《中華讀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