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祥
(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院骨科,河南 柘城 476200)
急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是由于膝關節發生損傷后引起滑膜非感染性炎癥反應而形成。主要表現為膝關節腫脹、疼痛,久而久之還可能導致關節功能受損或退化[1]。傳統治療手段主要是西藥和手術,但西藥治療僅能臨時緩解病癥,無法從根本上修復滑膜,易導致疾病復發。而手術治療容易引發術后并發癥,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近年來,中藥開始在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的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醫認為,脈絡受損,經脈不通而導致膝關節腫脹及疼痛[2]。因此,治療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本研究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急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90例,均為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5例。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3~58歲,平均(40.5±17.5)歲;病程最短3h,最長12天,平均(3.5±1.5)天;左側26例,右側15例,雙側4例;輕度14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2~60歲,平均(41.0±19.0)歲;病程最短4h,最長14天,平均(3.8±1.2)天;左側22例,右側18例,雙側5例;輕度17例,中度20例,重度8例。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根據《中醫病癥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3]相關標準,存在明確外傷史,關節腫脹、疼痛、功能障礙,關節局部皮膚溫度增高,浮髕試驗結果為陽性,關節穿刺抽出血性積液。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診斷標準,病程在2周之內;②關節功能障礙、疼痛、腫脹;③年齡18周歲以上;④關節鏡下顯示滑膜組織水腫充血;⑤MRI、X線片等檢查提示關節無結核、腫瘤、骨質退變畸形以及骨折等。
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導致的關節滑膜炎;②合并有骨折、脫位、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等其他損傷;③合并惡性腫瘤、免疫系統疾病等重大疾病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⑤精神病。
兩組均用中藥外敷。將蜈蚣、三七、白花蛇、川烏、千年健、桃仁、紅花、地骨皮、杜仲、血竭、木瓜制成膏劑,每次用50~100g,加熱后攤在紗布上貼于患處。2天換藥1次。
觀察組加用消腫通絡歸膝湯內服。藥用金銀花32g,當歸10g,防己15g,川牛膝10g,赤小豆30g,雞血藤28g,車前子28g,萆薢30g,五加皮18g,木瓜18g,千年健18g,赤芍22g,香附16g,薏苡仁28g,甘草6g。局部冷痛加制川烏8g(先煎),制草烏8g(先煎);膝關節有外傷,局部刺痛加制乳香8g,制沒藥8g;腰酸乏力、四肢冰涼加制附子8g(先煎),桑寄生18g;局部腫脹紅熱加大黃12g,木通8g。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分服(飯后)。
兩組均1周為一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膝關節Lysholm評分,分數越高表示膝關節功能越好。
WOMAC評分,從疼痛、僵硬及關節功能評分,分數越低表示膝關節恢復越好。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臨床治愈:膝關節屈伸功能恢復正常,腫脹、疼痛消失,浮髕試驗結果顯示陰性。顯效:膝關節屈伸功能接近正常,腫脹、疼痛基本消失,浮髕試驗結果顯示陰性。有效:疼痛明顯緩解,關節活動功能有明顯改善,仍有輕度腫脹。無效:膝關節屈伸功能、腫脹、疼痛感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浮髕試驗結果顯示陽性。
兩組臨床療效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Lysholm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Lysholm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膝關節Lysholm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5 60.46±11.57 125.34±13.46 24.521 0.000對照組 45 60.36±10.97 100.24±12.47 16.108 0.000 t 0.042 9.177 P 0.966 0.000
兩組治療前后WOMAC評分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WOMAC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WOMAC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疼痛 僵硬 關節功能 總WOMA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6.67±1.35 3.24±0.94* 0.48±0.25 0.25±0.27* 13.43±6.35 8.54±5.25* 20.35±8.64 11.24±6.33*對照組 45 6.47±1.46 5.36±1.21* 0.49±0.21 0.38±0.29* 13.57±6.42 11.35±6.32* 21.45±8.42 15.35±7.41*t 0.675 9.282 0.206 2.201 0.104 2.294 0.612 2.829 P 0.502 0.000 0.838 0.030 0.917 0.022 0.542 0.005
急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多因外力導致膝關節受傷,增大膝關節負擔,進而引起滑膜細胞水腫,久而久之,酸性物質堆積在滑膜部位,最終導致滑膜炎的發生。
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屬中醫“痹證”范疇。為外感風邪、寒邪或外力所致。病機為脈絡受損,血不歸經,脈凝阻滯,瘀久化熱,煉液成痰,凝滯關節[5]。治當調理氣血,使瘀者通,積者散。中藥外敷方中蜈蚣、三七活血化瘀、通絡消腫,白花蛇、川烏祛風勝濕、舒經通絡止痛。全方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經通絡。消腫通絡歸膝湯方中金銀花、車前子清熱解毒、宣散風熱,赤小豆、當歸行水消腫,雞血藤活血舒筋通絡,防己利水消腫、消腫止痛,牛膝[6]引血下行、強筋健骨,當歸、白芍、甘草活血止痛,萆薢祛風除痹、利濕去濁,薏苡仁祛濕消腫,千年健、木瓜舒筋活絡、強筋活血[7],制川烏、制草烏溫經止痛,制附子可回陽補逆、逐風寒濕邪,大黃消積滯、清熱涼血,木通瀉火行水、疏通筋絡[8]。
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急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