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蕾,劉美瓊,楊 貞,吳曉聰
(廣東省揭陽市人民醫院,廣東 揭陽 522000)
月經過少是指月經周期正常,月經量明顯減少,或行經時間不足2天,甚或點滴即凈者。古籍有稱“經水澀少”“經水少”“經量過少”[1]。多于月經后期并見,若不積極治療,可發展成閉經,導致不孕癥,嚴重影響育齡婦女身心健康。子宮發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及計劃生育手術后亦可導致月經過少。本研究用艾附暖宮湯治療虛寒證月經過少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94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虛寒證月經過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符合《婦產科學》(第9版)[2]中異常子宮出血相關診斷標準。②中醫診斷:根據《中醫婦科學》[1]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定虛寒證月經過少的辨證標準。主癥為月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止(月經量少于20mL),或行經時間不足2天;次癥為畏寒肢冷,腰膝酸冷,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或薄白,脈細弱或沉遲。主癥必備,次癥必備第1項,其余符合其中任2項,即可確診。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且年齡18~40周歲,病程大于等于3 個月經周期;②治療前未使用其他藥物;③配合治療。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診斷及納入標準;②妊娠或哺乳期;③伴子宮內膜疾病或先天子宮發育不良;④凝血功能異常;⑤對治療所用藥物過敏。
對照組給予西藥常規雌孕激素序貫治療。戊酸雌二醇片(補佳樂,拜耳醫藥保健公司,國藥準字J60080036)于月經第5天開始口服,1晚1mg,連服21天,最后10天加服地屈孕酮片(達芙通,荷蘭Abbott Biologicals B.V.,注冊證號H20170221),1次10mg,早晚各1 次。連服3 個月經周期。
觀察組給予艾附暖宮湯加減。藥用艾葉10g,香附15g,吳茱萸6g,白芍10g,當歸6g,生地9g,川芎9g,黃芪15g,肉桂3g,續斷12g。若腎虛甚加菟絲子15g,杜仲15g;血虛甚加枸杞子10g,制何首烏9g;氣虛甚加黨參15g,山藥10g;痰濕偏重加制半夏9g,陳皮10g;血瘀甚加桃仁10g,紅花10g。月經第5 天開始服用,每天1 劑,早晚各服1 次,直到下次月經來潮停止用藥,于月經周期第5天按以上方案再服。連服3 個月經周期。
中醫證候積分。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對中醫證候積分進行評估,主要包括經色經質、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小腹隱痛等癥狀,依據癥狀嚴重程度分為無癥狀、輕度、中度、重度4 級,對應積分為0、2、4、6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行經時間和月經量。記錄上個月經周期的行經時間和月經量。其中月經量參考月經失血圖(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評分法[5],根據每張衛生巾的血吸滿程度判斷。輕度為血吸滿面積小于等于1張衛生巾面積的1/3,中度為血吸滿面積占1張衛生巾面積的1/3~2/3,重度為血吸滿面積基本為整張衛生巾,評分分別為1、5、20 分。遺失的血塊大小,面積小于1 元硬幣為小血塊、計1分,面積大于等于1元硬幣為大血塊、計5 分;遺失血量沒辦法用血塊表示,則估算其為記錄量的幾分之幾進行登記。將每張衛生巾的評分、數量、天數填于衛生巾記數及評分表中[6]。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治愈:經量恢復至正常水平,經期3~7天,且保持3個月以上。顯效:經量顯著增多,且逐漸恢復至正常月經量的60%以上,經期3~7天,且維持3個月以上。有效:停止用藥之后,經量增多,且逐漸恢復至正常月經量的30%~60%,或經量恢復到正常水平,但無法維持3個月以上。無效:經量未發生改變,或是經量依然小于月經量的3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t P對照組 47 19.4894±2.5184 11.1064±2.1592 17.3245 0觀察組 47 20.4255±2.4649 5.6170±2.1116 31.2788 0 t 1.8213 12.4608 P 0.0751 0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量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量比較 (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量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7 7.5745±1.6117 16.7872±1.6410觀察組 47 7.5957±1.7896 20.1277±2.8939 t 0.0606 6.8838 P 0.9519 0
月經過少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早在晉代王叔和《脈經·平妊娠胎動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證》中有“經水少”的記載[1]。生育年齡的女性若未及時加以干預治療,有很大的可能發展為閉經,同時還會影響生育,造成不孕[7]。
月經異常均可歸結為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異常及子宮內膜對卵巢分泌調控的異常。月經過少可因子宮發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引起。近年來,隨著人工流產率逐漸增加,月經過少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月經過少的治療一般是給予雌孕激素序貫療法,使用3個月為一療程后停藥觀察[8]。
中醫認為月經過少的發病機理有虛有實。虛者多因精虧血少,沖任血海虧虛,經血乏源,治療常用歸腎丸補腎益精,養血調經或滋血湯養血益氣調經;實者多由瘀血內停,或痰濕內生,血行不暢引起,治療常用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調經或蒼附導痰丸化痰燥濕調經。臨床以虛證或虛中夾實為多[1]。飲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寒濕胞宮,兼見氣血不足而致虛寒證。
艾附暖宮湯方出自《沈氏尊生書》。方中艾葉逐寒濕、暖子宮,與香附合用起暖宮溫經散寒作用,為主藥;吳茱萸溫經,肉桂通利血脈共為輔藥;當歸、川芎、白芍皆入肝經,三藥配伍能養血活血調經,黃芪補氣,與當歸相配又可補血,續斷活血通經,另用生地黃而不用熟地黃,是借其甘寒之性,以防辛熱太過共為佐藥。艾附暖宮湯可理氣補血,使沖任血海充盈,月經量增加。
綜上所述,艾附暖宮湯治療虛寒證月經過少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增加月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