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皓,徐 晉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外科,江蘇 南京 210017)
目前,膽石癥的發生率正逐漸上升[1],成人膽石癥的發病率為9%~10.1%[2]。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已成為治療膽石癥的主要手術方式,與開腹膽囊切除術相比,手術創傷及術后切口感染率小,術中膽道損傷及術后腸梗阻、膽漏等并發癥[3]發生概率降低。膽石癥屬中醫“脅痛”“石疝”“黃疸”等范疇,通過聯合中藥進行術后干預能夠提高治療效果[4]。本研究觀察三金湯加減聯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石癥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共90例,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觀察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40~75歲,平均(60.55±5.41)歲。對照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43~76歲,平均(59.81±6.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CT或B超確診膽囊結石,且結石直徑大于1cm;②MECP均排除膽總管結石及肝總管;③經術前檢查均無明顯手術禁忌;④簽署手術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②術前凝血功能及腫瘤指標異常者;③合并膽總管結石或肝總管結石;④手術禁忌;⑤不配合按時服藥。
兩組均為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平臥位,氣管插管全麻,常規消毒鋪巾,臍下、劍突下、右肋弓下及右腋前線四孔操作,以臍下孔充入二氧化碳氣體12mmhg氣腹,插入腹腔鏡,探查膽囊與周圍組織粘連情況及膽總管是否擴張,分離膽囊三角,游離并Hem-o-lock夾閉膽囊管及膽囊動脈,游離并移去膽囊,標本家屬過目后送病理,止血并沖洗腹腔,見無膽汁溢出殘留及活動性出血,于右腋前線放置腹腔引流管,術后均予以抗感染護胃補液等常規對癥治療。
觀察組術后12h用三金湯加減治療。藥用金錢草15g,海金沙15g(包煎),雞內金15g,石韋15g,天葵子10g,郁金10g,枳殼15g。疼痛較重加延胡索、川楝子,口干口苦加黃芩、梔子。水煎,每日1劑,共300mL,分2次早飯前晚飯后溫服。連續服用3天。
手術時間及手術出血量。
首次排氣時間、留置腹腔引流管時間及住院時間,術前及術后48h的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水平。采集空腹靜脈血5mL,取血后30min內離心10min,檢測儀器均為國產XS-900i檢測儀。
兩組手術出血量及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出血量及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手術出血量及時間比較 (±s)
組別 例 手術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觀察組 45 22.90+6.51 42.39+5.71對照組 45 22.36+7.55 40.83+6.96 t 0.363 1.166 P 0.717 0.247
兩組手術后恢復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手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s)
留置引流管時間(h)組別 例 首次肛門排氣時間(h)術后住院時間(d)對照組 45 28.05±7.40 37.69±6.58 6.95±3.63觀察組 45 17.47±2.99 25.19±5.01 3.24±1.01 t 8.89 10.14 6.61 P<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CRP、PCT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CRP、PCT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CRP、PCT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CRP(mg/L) PCT(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5 5.79±2.83 17.86±4.70 0.0206±0.00834 0.77±0.241觀察組 45 5.51±2.75 13.79±3.82 0.0207±0.00833 0.12±0.046 t 0.49 4.50 0.064 16.601 P 0.628 <0.001 0.949 <0.001
兩組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臨床上60%的膽石癥患者無明顯癥狀[5],大部分是體檢檢查出膽囊結石。膽石癥典型的癥狀為劍突下隱痛及脹痛不適,放射至肩背部疼痛,疼痛均不劇烈,但當結石嵌頓膽囊管引起梗阻時,會突發右上腹疼痛,呈持續性疼痛,時有陣發性疼痛加重,且向肩及背部放射痛,伴惡心、嘔吐,有右上腹壓痛等現象[5]。
目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已成為治療膽石癥的最佳選擇,不僅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6],還可以縮短住院時間及術后引流管留置時間,促進康復。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本身作為微創手術,術中創傷會引起局部的炎癥及疼痛[7]。
膽石癥病理因素與濕、瘀、熱、痰密切相關,中醫藥可以通過調理整體來預防結石的再生[8],同樣中醫藥還可以有效的運用到腹腔鏡下膽囊術后,發揮抗炎抑菌、利膽保肝等效果。三金湯加減方中金錢草清熱利濕通淋消石,具有抗菌抗炎作用[9],海金沙清熱利濕止痛,現代藥理研究海金沙具有利膽、抗菌等作用[10]。兩者配伍可以增加術后抗炎抗菌的效果。雞內金化堅消石,并可以調節消化液分泌,治療膽囊結石有較好的效果,并減少結石復發的風險[11]。石韋涼血止血及利水通淋,并有一定的抗炎鎮痛作用[12]。天葵子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13]。郁金利膽退黃、行氣解郁、活血止痛,具有抗腫瘤、活血化瘀、抗炎、止血、解熱、保肝、鎮痛等藥理作用[14]。枳殼理氣寬中、行氣消脹,具有抗炎抑菌、保肝鎮痛作用[15]。諸藥共用,具有抗炎抑菌鎮痛止血保肝之效,加速膽汁排泄,減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炎癥的反應。
研究顯示,兩組手術時間及手術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發生并發癥的概率均較低,證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的優點。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留置引流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術后服用三金湯加減可促進腸功能恢復,加快康復。PCT及CRP是近年來被廣泛用于多種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及預后預測的臨床指標,已運用于術后感染等[16]。術后48h的CRP、PCT水平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說明術后聯合三金湯加減可減輕局部組織炎癥,降低腹腔切口等感染率。
三金湯加減聯合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石癥安全、有效,可降低感染的發生率,加速術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