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
子宮內膜癌是常見的臨床婦科疾病類型,并且隨著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紊亂及孕激素水平紊亂等影響下,會造成多種良惡性病變的發生,如子宮內膜增厚、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和子宮內膜癌等[1,2]。子宮內膜癌屬于子宮內膜源性上皮性惡性腫瘤,其發生率約為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的20%~30%[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習慣改變等影響,肥胖因素、高血壓因素、糖尿病因素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子宮內膜癌的發生[4,5],因此,臨床需盡早檢查確診,并制定針對性有效治療方案,以改善疾病預后?;诖?本研究對三維超聲血流參數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的檢測意義進行探究,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40 例子宮內膜良性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取同期40 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實驗組。實驗組患者年齡39~78 歲,平均年齡(53.45±8.80)歲。對照組患者年齡38~79 歲,平均年齡(53.50±8.7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實施三維超聲檢查,并記錄其血流參數指標,并分析兩組免疫組化法檢測病灶病理學預后指標表達情況。具體操作:實施常規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選擇西門子超聲診斷系統(ACUSONS2000型號),探頭頻率為5~9 MHz,調整脈沖重復頻率(PRF)為4~5 kHz。患者接受檢查前需徹底排空膀胱,保持膀胱截石位,將無菌橡膠套套上探頭并緩慢置入患者陰道內,探頭緩慢移動,進行多方位及多層次掃查,并且有效評估機體子宮情況、盆腔情況、子宮附件情況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超聲常規特征指標、病灶病理學預后指標表達情況及三維超聲血流分級情況。三維超聲血流分級情況包括Ⅰ級、Ⅱ級、Ⅲ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超聲常規特征指標比較 實驗組患者病灶形態規則占比、內膜回聲低占比、增強強度低占比、增強均度均勻占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超聲常規特征指標比較[n(%)]
2.2兩組病灶病理學預后指標表達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IGF-1 表達陽性率、IGF-2 表達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灶病理學預后指標表達情況比較[n(%)]
2.3兩組三維超聲血流分級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血流分級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三維超聲血流分級情況比較[n(%)]
臨床以往選擇有創檢查方法作為子宮內膜癌的常用檢查方法,但是不能直觀反映子宮肌層浸潤范圍,有一定局限性[6]。診斷性刮宮雖然是臨床診斷中較為常用的診斷方法,但是其為有創性檢查,不適合臨床廣泛應用[7]。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是目前唯一無創的監測顯示活體組織動態血流的一種方法,實施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能夠顯示動態監測,并且該方法具備無創性及可重復性優勢[8]。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夠避免受到腸氣、肥胖因素影響,從而可以實現多方位和多層次掃查[9]。
目前對彩色多普勒血流信號敏感性而言,儀器的高性能、高分辨率提高了二維超聲圖像的清晰度,能發現病灶內細小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使這些異常血管明顯疏導,并且可對子宮內膜增生和子宮內膜癌提供非常可靠的鑒別診斷價值[10,11]。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癌患者病灶內血流信號多呈點條狀或短棒狀,并且表現為血流信號紊亂,呈現網狀改變,進而造成子宮內膜增生,僅表現規律點狀血流信號現象[12]。彩色多普勒超聲及脈沖多普勒(PW)應用于子宮內膜癌、正常絕經后子宮內膜良性增生檢查中,子宮內膜癌血流信號表現為低阻型,而當出現惡性病變,則其病灶內供血血管具有阻力低以及流量大優勢[13]。子宮內膜癌多普勒超聲參數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顯著降低[14]。腫瘤血管是給予腫瘤組織提供新陳代謝必需的氧氣和營養,進而能夠使腫瘤得以迅速生長,并同時為腫瘤遠端轉移提供轉運,以作為獨立的預后判斷。臨床可通過腫瘤組織、新生血管間血流信號差異情況分析比較,從而評估腫瘤組織的進展情況及預后[15-17]。相關報道指出,正常組織微血管涵蓋小動脈和小靜脈、毛細血管網及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呈現排列和秩序規整的特點,而腫瘤組織血管缺乏肌組織的成分,隨著腫瘤生長,其機體血管內徑逐漸變細,并大量動靜脈吻合,血流信號出現紊亂[18]。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病灶形態規則占比、內膜回聲低占比、增強強度低占比、增強均度均勻占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IGF-1 表達陽性率87.50%、IGF-2 表達陽性率72.50%均高于對照組的45.00%、4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血流分級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三維超聲血流參數對子宮內膜癌患者進行診斷,其超聲常規特征指標明顯,且病灶病理學預后指標表達情況明顯,能夠清晰劃分三維超聲血流分級情況,更利于疾病早日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