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現階段社會發展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信息技術編程設計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詳細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編程設計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影響,以期為進一步深化對信息技術編程教育認識提供支持。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編程設計;思維能力;綜合素質
一、有助于增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信息技術編程設計中,通過完善課程教學路徑有助于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設計能力。這是因為在編程設計中,教師能夠通過模塊化的方法降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難度。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相關知識點期間能夠充分利用信息軟件提供的舞臺,根據屏幕來觀察自己的動手實踐結果,有助于思維能力的養成。
目前小學的信息技術編程設計都是通過Scratch軟件完成的,通過該軟件,能夠使學生提前預演自己編寫的程序,并觀察動畫效果,由此判斷出自己的學習情況。
二、有助于進一步強化計算思維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中,計算思維能力是學生必備的素養之一。在信息技術編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師通過Scratch軟件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計算能力,并凸顯知識點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內學習知識點內容,最終增強計算思維能力。
例如在Scratch軟件的“仿真時鐘”練習中,學生為了能夠在編程設計中設計一個完整的時鐘,需要掌握時鐘時、分、秒三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每個指針都會旋轉360°,其中秒針旋轉一周為一分鐘、分針旋轉一周為一小時。在這種邏輯關系下,學生通過計算出時分秒三個指針的旋轉度數,并將其作為數據編程的腳本,通過進行精準的計算,能夠制作成一個仿真時鐘。
三、有助于強化學生探索精神
在小學信息技術編程設計中,教師在教學過程能夠帶領學生更了解其中知識點內容,最終達到強化探索精神的目的。
例如在Scratch編程設計中,教師在講解“圖章”等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背景音樂、畫筆等編程方法制作“我愛家鄉”小視頻。對于接觸信息技術編程設計時間不長的學生而言,想要單獨完成這個任務存在一定難度,所以信息技術編程設計中,可以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探索編程設計的實施方案。期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研讀范例、自主發文或者利用在網絡上查詢資料、進行組內討論等方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小學信息技術編程設計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應正視信息技術編程設計的重要意義,完善教育路徑,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養成,提高思維能力。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孫立會,周丹華. 基于Scratch的兒童編程教育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構建——以小學科學為例[J]. 電化教育研究,2020,41(06):75-82.
[2]解穎,遠新蕾. 小學信息技術編程教學模塊的設計與實踐[J]. 知識文庫,2019(2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