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強 劉 環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盛泉礦業前身為泉溝煤礦,2018年11月12日,這座有著60多年開采歷史的礦井因資源枯竭關井閉坑,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礦井關閉退出就意味著企業走到了終點?盛泉礦業的答案是否定的!盛泉礦業不等不靠,轉變觀念,主動作為,自力更生,在觀念引領、機制保障、精細管理、人員優化、節流降耗、政策創效等方面不斷探索,通過企業上下的共同努力,最終走出了一條轉型發展、浴火重生之路。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認識的高度決定工作的深度。盛泉礦業堅持“想要轉型首先就要轉觀念”思路,根據企業實際,牢樹“以極簡管理推動企業內涵提升、以升維跨界促進全員顛覆創新、打造‘小而美’新型運營企業”的理念,不斷引領企業創新轉型發展。
盛泉礦業按照“穩妥轉型”的發展定位,構建了以《公司法》等為基礎的企業治理體系,以目標考核、過程控制為前提的市場管理體系,以價值共享、嚴管厚愛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以政治堅定、樸素務實為目標的黨建工作體系,以主動擔當、互助專注為內涵的人本教育體系,以穩中轉型、基業長青為方向的創新發展體系的“六大遵循”,打造了以“一流的團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績效、一流的文化、一流的素質、一流的創新”的目標導向,并使其逐級融入企業管理,逐步成為職工工作標尺,夯實企業轉型發展的思想基礎。
困境面前,盛泉人牢樹“明精打、細算賬”的勤儉節約意識,以治虧創效行動為引領,千方百計降本減虧,著力實現“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廣開源”。
盛泉礦業按照“組織推動、過程控制”的總體思路,著力強化領導帶頭、責任分解、考核激勵三項機制建設,班子成員帶頭壓減辦公費用開支和非生產性開支,嚴格控制辦公經費審批。2019年以來,辦公、招待、會議等非生產性開支同比降低45%。
盛泉礦業常態化開展“節約創效”活動,推行以料抵工,零支出完成工業廣場改造、廢舊閑置廠房拆除等項目;實施“一崗一策”治虧舉措,引導全員樹立“經營意識”和“成本意識”;規劃職工辦公場所,對已停用樓房及辦公區域、閑置房間停水、停電、停暖,據統計每年減少支出將近25萬余元。此外,每季度開展“降本增效,創新創效”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近兩年共征集到100余條建議,45條被采納,其中16條成為重點跟進項目。
盛泉礦業擁有占地面積約1.21萬平方米、矸石存量約30萬立方米的矸石山,矸石山的存在不僅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還占用土地致使其無法盤活。
2019年7月份,盛泉礦業為消除安全隱患、整治環境污染、盤活土地資產、增加公司收入,對矸石山采挖權面向社會公開進行了競價招標。經過激烈競價,最終新泰市宏飛能源有限公司以230萬元中標,此外盛泉礦業收繳了100萬元安全信訪環保抵押金。矸石山采挖權成功競價,保證了盛泉礦業本部留守人員一年的工資,更為重要的是,為公司其他資產盤活、實現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思路。比如,對礦區周邊大部分閑置房屋、土地、商品房進行招租,每年可收取租金將近30余萬元。
2020年,盛泉礦業將現有閑置資源原綠苑超市房屋及周邊土地共3500平方米15年的使用權讓渡給其他企業,預計能獲得300余萬元的固定收益和價值500萬元的固定資產,還可優先安置盛泉礦業富余人員。
老區節流,省外開源。盛泉礦業堅持“走出去、廣開源”的發展戰略,早在2010年便積極打造“沒有資源的資源型企業”,當年11月組建項目公司并成功整體托管山西沈家峁煤礦,依托輸出生產管理技術和服務團隊,托管沈家峁煤礦十年。這期間,安置轉移老區人員297人,每年返哺老區1800萬元。2019年盛泉礦業新班子調整后,提出全新發展定位,在老區礦井退出收入減少1.2億元/年的情況下,省外創業單位中陽盛泉作為主要造血點,支撐企業順利渡過關井退出過渡期,保持了穩步發展。新礦集團在盛泉托管基礎上,還以煤為介,與合作方探索開發鋼材、礦建等領域合作。
2020年11月11日,成功與中鋼煤業延續托管合同3年。2021年元月份,歷經一年的協商,托管單價采取分煤種考核,6號煤由96元/噸上升為150元/噸,實現年增收千萬元。
2019年,盛泉礦業構建“極簡系統”,推行“極簡用人”,實行崗位“兼、并、代”機制,精用工、用好工,合理配置人員崗位。同時,推行崗位職務職能全面市場化考核機制,實施員工綜合素質提升工程,落實人才技能與職位薪酬相掛鉤的制度,激發職工工作激情,有效降低工資成本。調配崗位輪換制度,促使員工在崗位練兵中進步,在創新中獲得人力資本增值,節約降低培訓費用。
截至目前,盛泉礦業在冊人員1033人,其中本部在崗54人,勞務輸出379人,在省外中陽盛泉創業287人,內養內退人員258人,清理辭退四長人員、辦理退休減員300余人,為企業累計降低工資成本約102萬余元。
抓政策創效是盛泉礦業的一項重要舉措。從強化材料管控、用電管理、政策創效入手,打好節支“鐵算盤”,常念創效“政策經”,在“節”與“降”上做文章,持續深化節支降耗工作,促進企業降本增效。
充分借助疫情期間國家各項優惠政策,積極做好各項社會保險費用的減免審批工作,對養老、工傷、失業三項保險實現了階段性的全免,醫療繳費比例降低2%,共計減免1000萬元,申請撥付穩崗補貼103萬元。
同時,在強化資金預算管理上狠下功夫。2019年以來,在處于現金資源緊缺條件下,優先保障中陽安全生產、稅費繳納和員工工資發放,大幅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持續降低企業運行管理費用,累計審減各類預算資金320萬元以上。在爭取優惠稅收政策、優先使用承兌匯票等舉措上,累計完成節支降本1214萬元。
為爭取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支持,減輕企業負擔,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創效“能量”,盛泉礦業發揚“釘釘子、敲核桃”的專注精神,加強信息溝通,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實現政策手續辦理創新創效。目前,企業已順利通過審核省屬礦難企業退休獨生子女父母養老補助政策,累計政策創效352萬余元;積極協調地方部門獲得困難家庭幫扶救助、殘疾人護理、生活補貼、政府民政低保幫扶金等累計金額63萬余元;由政策利用型向業務融合型轉變,實現了稅收籌劃政策創效貫穿業務全過程,充分利用國家為企業減負的各項政策創效共計1207萬元,真正把政策紅利變為真金白銀。
盛泉礦業破除“靠山吃山,依賴省外礦井反哺”的思維定式,大膽探索轉型之道,成立自營隊,并給予人力、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自營隊以“自掙自養、自主管理”為宗旨,以經營物業服務、礦區綠化、對外經營服務、零星工程、項目創收等為主要工作內容,實行“區隊管理、市場化考核”運行模式,按照“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以量計分、以分計資”的考核方式,充分發揮職工經營潛能,全面打造“1+X”多身份復合型人才,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人才資源。截至目前,自營隊為企業累計創效50余萬元。
“如今的盛泉礦業不但能夠活下來,以后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不久的將來還會亮起來!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改目標,不換頻道,保持戰略定力,一棒接著一棒傳,一任接著一任干,著力打造一個轉型版、‘小而美’的盛泉。”盛泉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承剛對盛泉礦業的未來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