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賓

摘? 要:水環境指的是自然界當中水資源形成、分布和轉化所產生的空間,能夠間接影響人類生活。水環境作為自然環境系統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們的生存以及發展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就目前我國城市水環境的實際發展情況來講,隨著城市化發展環境中的污染越來越嚴重,且已經逐漸對城市發展形成了阻礙趨勢。
關鍵詞: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污染控制;措施
1城市水環境中污染物的特征及來源
我國城市地表水體除了受到富營養元素,如氮、磷的污染,還會受到懸浮物、難降解的有機物、農藥、霧霾、汽車尾氣的污染。水體中出現了愈來愈多的污染物,使得水體自凈能力降低、流動性變慢,形成一個富有內在動力的密閉系統,各種物質在水體系統中被進一步轉化。同時,多種污染物共存于水體中,污染物之間的污染效應會發生拮抗作用或協同作用,錯綜復雜的物理、化學、生物反應增加了水環境污染的復雜性。城市水體污染物的來源非常多樣,既有人為性污染和天然污染,還有內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其中,外源性污染指的是垃圾滲濾液、工業廢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等來自于水體外部的污染物,這是誘發城市水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也是開展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污水處理的主要內容。內源性污染指的是底泥的物化或者生物形態發生變化時,底泥中的氮、磷特別是重金屬等污染物會釋放到水體造成的污染。相比之下,內源性污染物的占比要低于外源性污染物,所以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要同時從修復和治理兩方面進行。一方面,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約束人的行為,控制人為污染的排入,降低外源性污染物進入城市水環境系統;另一方面,通過建立適宜的種群結構方式來控制內源性污染物,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內源污染物的釋放速度。
2城市水環境存在的問題
2.1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有待完善
有效解決水環境外源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源頭治污,從源頭截斷污水的同時還要發揮污水管網系統的作用,將污水通過污水管網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凈化處理,徹底分離雨水和污水,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城市發展中的洪澇災害問題,緩解汛期時雨水管道過流不足。但是,當前城市雨污分流管網建設還存在較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造和完善。
2.2河道淤積情況嚴重
伴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河道淤積現象已十分嚴重。環保意識的缺乏等導致部分居民將生活廢水、垃圾等亂排亂倒,大量的廢水和垃圾隨著雨水進入城市河道;部分工廠及在建工地就近排污入河道、溝渠,工業廢水進入城市水系統,導致城市河道水質惡化,生物物種失衡等問題,河道內大量繁殖的水藻影響了水流流速,堆積了更多泥沙。
2.3水環境污染來源復雜
我國城市水環境污染具有復雜性,經歷過發展經濟而忽視環境問題的時期,工業生產中的“三廢”回收處理缺失管控。農業生產中大量的化學藥劑、半減期化學藥品伴隨雨水流入城市河流造成污染。另外,不夠完善的城市附屬設施建設導致生活垃圾散亂、污水排放無規劃,污染物通過雨水匯入城市河道。
3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措施
3.1加強環保方面的宣傳,培養企業環保意識
企業是水污染的重要源頭之一,所以,在城市水資源治理過程中,可以從企業入手,提升企業環保意識,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首先,加大在企業間的宣傳,可以從多個方面、多種媒體為企業開展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知識宣講,讓企業對相關法律、政策具有準確的認識,幫助企業樹立綠色發展意識,生產過程中防治并舉,使用先進工藝和設備、實施清潔生產、工業節水以及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技術,從源頭減少污染的產生,實施廢水深度治理及回收利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方共贏。其次,明確獎懲措施,并在企業間貫徹落實。政府要發揮對企業的管理職能,明確相關監管條例,在日常的監管工作中實現有效落實,保證監管工作的有效性。監管工作中要加大對違法企業的懲處力度,并公開處理結果,為其他企業起到警示性作用,避免出現相同問題,從而減少企業違法行為。對于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位的企業予以公開獎勵,以此推動本企業更好完善環境保護工作,激勵其他企業加排污系統的建設,重視環保工作的開展。例如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構建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推行綠色信貸,嚴格限制環境違法企業貸款。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實施“超標就扣款、超標越多扣繳生態補償金越多、水質改善越多補償生態補償金越多”的獎懲機制。
3.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排污治污再生體系
治污排污系統的建設是城市水環境治理的重要環節。為加快水污染治理,改善水環境質量,各地紛紛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改造,收集的污水經深度處理后集中排放。與此同時,應加強配套管網的建設,新建污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管網應同步投運,城鎮新區建設實行雨污分流,加強老城區、城中村等污水截留、收集。水資源缺乏以及污染嚴重的地區應加強雨水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積極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態景觀等用水,要優先使用再生水,促進城市水系統良好運行,降低城市用水壓力。
3.3加強環保監督工作,有效落實相關法律法規
水污染問題既有結構性污染、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水環境承載力不足,也有環境監管不到位的問題。新環保法及水污染防治法對新形勢下環境監管提出新的要求,提出強化環保、公安、監察等各部門聯動,針對跨區域跨流域污染事件,提出區域聯合治污協作機制,形成跨流域區域水污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做好行政執法與環境司法有效銜接。水污染防治法提出建立河長制,分級分段組織領導區域內水資源保護等相關工作。新法律的實施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執法行為提供法律準繩。環保部門應加強監管團隊建設,加強環境監管人員專業技術培訓,加強基層環保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完善環境監督執法機制,要加強部門協調會商、應急聯動、信息共享等機制,為水環境監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4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政府應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為公眾、社會組織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規培訓和咨詢。要加強宣傳教育,將水資源與水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納入基礎教育體系,依托利用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定期開展環保社會實踐活動。樹立“節水潔水,人人有責”的行為準則,推動節約用水,鼓勵購買使用節水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倡導綠色消費新風尚,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支持民間環保機構、志愿者開展工作,邀請公眾參與重要環保執法行動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調查,強化社會監督,以此促進環保工作的實施,加強城市水資源的改善。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現階段城市水污染控制工作的發展和環境綜合整治細節,環保部門應立足于城市的發展現狀更加系統地規劃城市用水。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城市凈水和循環系統也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能夠降低水污染程度,還能循環利用水資源。水環境保護的綜合整治工作需要以預防為主,明確城市水環境特點、污染源及污染原因所在,加強管理體系的建立,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鄒揚帆.城市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思路和策略分析與探討[J].珠江水運,2020,5(9):114-115.
[2] 劉蕓.固原市中莊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總體發展規劃[J].現代園藝,2019(1):152-154.
[3] 彭藝藝,高永才,尹年.柳州市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的關鍵問題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07(10):32-35.
[4] 袁皖華,孫輝.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環境保護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2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