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2021年11月4日,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GTS)下屬“基礎架構管理服務”業務被剝離拆分一年后,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一家名叫Kyndryl (中文名為“勤達睿”)的獨立上市公司。
“我是一個中國人,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一直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這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也非常令人驕傲的事情。因此我現在更加關注:如何能夠更好地參與這個時代,讓Kyndryl(勤達睿)這樣一個公司能有機會充分其中,賦能給我們的客戶、我們的行業,乃至于我們的國家。是一種躬逢其盛的感覺。”就在一天前,新任Kyndryl(勤達睿)大中華區總裁鄭軍通過視頻接受筆者采訪時強調:對于Kyndryl(勤達睿)來說,這將是“一段非常不一樣的而有意義的旅程”。幾個月以前,這位在IBM工作了近28年的“深藍”,職位是IBM副總裁兼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大中華區總經理。
最早明確要將“基礎架構管理服務”業務剝離出IBM的正式消息,是在Arvind Krishna出任IBM的CEO半年后。由于Arvind Krishna為IBM制定的戰略方向是混合云市場,因此需要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地專注于開放式混合云平臺和人工智能”,Arvind Krishna開始了對IBM內部的資源和組織架構進行游一系列大刀闊斧地調整。針對“基礎架構管理服務”業務,Arvind Krishna在2020年10月通過公開信的方式,正式宣布“將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GTS)的基礎架構管理服務拆分出來”,理由是“客戶對應用和基礎設施服務的購買需求在不斷分化”。
了解IBM的人都知道,GTS部門在IBM內部的業務邏輯中的定義,是在終端客戶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前期幫助客戶提供硬件、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的導入和實施,后期提供駐場運維、托管服務和技術支持等一系列的服務。因此與IBM未來聚焦的混合云業務相比,除了關注的點不同,也明顯是一個利潤相對較低的“人員密集型”業務形態。
但,這絕對不意味著,這一業務對于用戶的價值有所降低。事實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IBM GTS旗下“基礎架構管理服務”業務始終是同行的翹楚。
“從分拆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是全球最大的基礎架構服務商:比同行業排名第二的友商超過一倍以上,是絕對的行業領導者。”在鄭軍展示的數據中,目前Kyndryl(勤達睿)在全球服務超過4000多家藍籌企業,有超過75%的全球財富100強和超過50%的全球財富500強企業,都是其用戶:“全球頂尖的45%的汽車企業、61%的銀行金融機構、50%的大型超市和49%的電信企業,都是我們的用戶。”
在鄭軍看來,在以往市場領導地位的基礎上,隨著被拆分成獨立的上市公司,Kyndryl(勤達睿)將獲得更多的自由度去擴展生態系統,從而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Kyndryl(勤達睿)將可以在IBM的技術之外,更有自由度地去選擇一些過去我們不會去選擇合作伙伴——在傳統的基礎設施服務、網絡服務等的基礎上,只要客戶所需要的技術,無論數據服務,還是云服務、安全和可靠性服務,對于Kyndryl(勤達睿)來說,都將是新拓展的領域和業務方向。”
根據前不久Kyndryl(勤達睿)在官網發布的新聞稿中顯示,Kyndryl(勤達睿)未來所關注的業務規模和業務范圍主要有六項:云、企業核心架構和組織服務、數字工作空間、應用/數據和人工智能、安全和可靠性、網絡和邊緣等六個主要方向。應該說,與作為“基礎架構管理服務業務部門”時相比,Kyndryl(勤達睿)業務范疇的確拓展不少,而且Kyndryl(勤達睿)對于這些新領域的期望也相當高。
“根據我們的評估:在2021年拆分前后,通過快速拓展戰略合作伙伴范疇,進入全新業務領域,Kyndryl(勤達睿)所探索的市場規模,將能夠從2400億美元增長70%以上,達到4150億美元。此后,隨著新市場保持7%的增長速度,到2024年,我們的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5100億美元。”鄭軍說。

然而,考慮一家企業的前景,業務規模和利潤率是兩個最基本的指標。所以雖然市場規模可以實現持續增長,但這并不能改變IT服務企業利潤率偏低的問題。
在回答筆者相關提問時,鄭軍強調:作為一家服務型業務模式的企業,最重要的是保證利潤率在一個“合理并可持續的范圍內”。與此同時,Kyndryl(勤達睿)也在努力通過改變以往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等方法,提高企業整體業務的利潤率。
“Kyndryl(勤達睿)從成立的這一刻起,我們就提出來一個理念:更平、更快、更專注,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構建一個更加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去更快地響應客戶的需求,并專注于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價值。”鄭軍說。
根據目前Kyndryl(勤達睿)公布的公司架構,其去除了包括IBM在內的跨國IT企業常常采用的區域管理方式,即不再設立諸如歐洲區、亞洲區這樣的中間層。“我們設計管理架構的出發點,是不允許出現太多的層級。也就是說,只要國家市場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它就會直接匯報到總部。”目前Kyndryl(勤達睿)已經在10個國家,設立了直接向總部CEO負責的地區領導,在20多個地區設立了直接向總部戰略市場總裁匯報地區領導。“作為地區領導人,我們是被充分授權。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是在業務上要對自己負責的區域負責,而且在人員結構、合作伙伴等方面,也都獲得充分的自主權。這使得我們整體的反應速度能夠變得更快。”
組織架構扁平化,給予地區領導人充分授權,實際上為像Kyndryl(勤達睿)這樣的跨國服務型企業減少的不僅僅是管理成本,也使得其在面對市場時,具有了更多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展開更多的本土合作,以及為本土用戶提供更貼身的服務。
事實上,對于一家剛剛獨立出來的公司,業界普遍關心的問題就是:Kyndryl(勤達睿)未來與IBM是怎樣一個關系?
根據Kyndryl(勤達睿)在11月4日發布的新聞稿中表述,Kyndryl(勤達睿)是一家獨立IT 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只是IBM 經配股獲得了 Kyndryl (勤達睿)19.9% 的股權。在鄭軍看來,未來IBM將會成為Kyndryl(勤達睿)在全球范圍內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同時,由于Kyndryl(勤達睿)在全球的范圍內運行著IBM最大的軟硬件系統,“因此Kyndryl(勤達睿)是IBM的一個重要客戶。”鄭軍強調:對于現有客戶,Kyndryl(勤達睿)會與IBM“共同合作,確保用戶體驗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Kyndryl(勤達睿)扮演的都是一個整合者的角色,也就是說:我們會把各種各樣的技術——當然包括IBM的技術和服務——整合成一個客戶所需要的一個解決方案,能夠交付給客戶,這個是我們的特別擅長的領域。”因此鄭軍承認并不能排除未來會與IBM在某些方面產生業務的重疊和競爭,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與IBM的合作會大于我們的競爭。因為,Kyndryl(勤達睿)更多的關注在新業務領域的拓展,而不是要去與IBM競爭。”
在采訪過程中,鄭軍談到Kyndryl這個公司名稱的含義:這是一個由兩個單詞構成的現代合成詞語,“Kyn”源于 kinship,代表互信、合作,“Dryl”來自于tendril,代表成長,合在一起,是希望通過與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合同,實現共同成長。“中文翻譯成勤達睿,我們希望能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勤奮努力,實現與客戶的共同發展,讓企業在面對百年未有大變局的時候,能變得更加睿智。”鄭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