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浪潮信息圍繞智慧計算戰略,正在構建算力、算法、數據三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力。浪潮存儲的表現非常亮眼,以超過100%的市場增速高速成長,市場占有率已經位居全球前五、中國前二。希望借助G6新一代存儲平臺,加速存儲業務增長,早日成為中國存儲市場第一。”2021年10月21日,在IDTC2021浪潮存儲數據科技峰會上,浪潮信息總裁彭震定下了未來三年浪潮存儲的“小目標”。
在此之前, IDC剛剛公布了 2021年二季度中國企業級存儲市場跟蹤報告,報告顯示,二季度全球存儲市場持續增長,市場總規模449億元、同比增長9.7%;中國存儲市場規模95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浪潮存儲本季度同比增長119%,增速中國第一,全閃存儲增速高達145%,市場規模位居中國前二。
從市場分布來看, 雖然浪潮是2020年業內連續四個季度增長率超50%的唯一廠商,以20倍于業界的增速領跑中國市場,銷售量穩居中國前二,但是想要實現未來三年登頂中國存儲市場第一的”目標”,仍然有著不小的難度。
“浪潮近幾年一直在穩定持續的發展,一方面是,產品能力的提升,SPC-1測試,打遍‘業內無敵手;另一方面,在存儲市場,大家過去更傾向于‘吃軟飯,選擇普遍的垂直領域,穩步提升。但通常來看,如果沒有高標準、高要求接受最嚴苛的考驗,產品也不可能是一流的產品,所以我們將目標定于主攻金融、通信、能源、和交通這些最難的‘骨頭做起。” 彭震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表示,事實證明,浪潮存儲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和洞察——關鍵的應用場景和業務,浪潮存儲經受住了重重考驗。
此外,從大的市場趨勢來看,整個存儲市場這些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很多專業單一的存儲廠商越來越少,反而是隨著IT模塊化構建模式的普及,在計算、存儲和網絡等層級出現了細分領域的廠商。
顯然,在整個云化、智慧化的場景中,“游戲規則”發生了變化:一方面,開源的興起,極大降低了技術壁壘;另一方面,靠某一廠商制定行業性的標準逐漸消失,多產品的廠商,例如,計算、存儲、網絡和云平臺等,逐漸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
“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的存儲會逐漸出現計算存儲進一步融合,產業規模會進一步聚集的趨勢。”彭震認為,在這一潮流下,為浪潮存儲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面向智慧時代持續打造算力、算法、數據領域三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力,抓住數據產業發展趨勢,復制服務器業務的成功,打造浪潮存儲的另一座高峰。
需要注意的是,浪潮服務器的成功離不開產品和技術上的領先,無論是小型機業務,還是云產品;其次,隨著IT的演進,整個IT行業正在從傳統的業務架構向互聯網架構轉型,浪潮信息抓住機遇,和大量的互聯網廠商進行聯合創新,占領市場先機。
“因此,任何一個IT廠商的發展,最重要的基石是一流的產品和技術,這是顛覆不破的。我們希望存儲也可以遵循類似的道路發展。”在彭震看來,市場有著多樣化、變化快的存儲需求,但其根本仍然延續了傳統存儲的高可用、高擴展、和實時性的特征。所以結合浪潮在小型機領域的多處理器、多路徑、關鍵業務、實時性、可靠性方面的經驗,浪潮信息可以把很多的經驗借鑒到存儲領域。
當然,在統一存儲領域,浪潮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從傳統存儲過渡到全閃存儲。為此,浪潮自研SSD產品,包括芯片和底層的SSD算法。目前,已經在大量金融、通訊客戶的核心業務得到廣泛應用。
比較關鍵的一點是,隨著計算、存儲和網絡的進一步融合,浪潮已經具備服務和存儲的能力的同時,需要逐漸加強網絡能力相互的復用融合。
“在人工智能時代、云和大數據時代,客戶希望提供的是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在存儲領域,大量運用異構加速能力,在傳統上服務器上使用新基礎,比如解耦技術、DPU技術。”在彭震看來,如何把內部跨界產品的創新應用,通過資源平臺拉通,為客戶提供一致化體驗,同樣非常重要。
可預見的是,隨著“物理世界數字化”、“數字世界智能化”的演變,一方面,物聯網、大數據、AI、VR/AR等技術的發展,促進著各類應用的成熟。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變革,數字孿生真切的走進我們的生活。
在這數字世界的背后,是強大的數據中心,是IT資源集約化、IT能力服務化。而隨著數據類型增多和數據容量爆發,數據基礎設施將面臨多元化、巨量化、平臺化的挑戰。
毫無疑問,存儲平臺化是必經之路。應用的多樣化、變化快,帶來智能數據存儲平臺的需求,可以提升存儲部署和維護效率,以及提升數據使用效率。存儲平臺軟件,對上兼容各種應用,對下虛擬化硬件資源,提供智能部署、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等功能。
在保證高端技術品質的前提下,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統一平臺和一致化體驗,幫助用戶存好、用好、管好數據,充分發揮數據新型生產要素的價值。 2021年10月21日,在IDTC2021浪潮存儲數據科技峰會上,浪潮正式發布全新G6存儲平臺。
其中,G6集中式存儲平臺提供HF5000G6、HF6000G6、HF8000G6、HF18000G6四個型號、多種配置,從低到高滿足不同的性能需求。最高端的HF18000G6測試性能可以達到3000萬IOPS(每秒讀寫操作次數),超越浪潮此前經過SPC認證的2300萬IOPS全球性能紀錄。
G6分布式存儲平臺提供AS13000G6通用型(M系列)、性能型(CG系列)、通用容量型(CF系列)、高密容量型(P系列) 四種節點類型的不同配置,同一平臺、相同架構支持四種不同節點,支持四種不同的協議,方便管理,簡化運維。
“浪潮存儲堅持全棧自研,從部件及器件、存儲整機、存儲底層軟件、集中式及分布式存儲軟件、存儲管理軟件五個層面全面積累技術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領先的產品和高效的技術支持。”浪潮信息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表示,存儲即平臺能力一直都是浪潮存儲的特色優勢。

首先,在硬件層面,通過模塊化的能力共享,浪潮存儲在保證縱向存儲產品體系的統一性和領先性的同事,在橫向業務層面也把浪潮在人工智能、異構加速、開放計算領域的領先技術無縫承接。
其次,在軟件層面,一套平臺可以提供文件、塊、對象、大數據等多種服務;從低端、中端到高端實現統一平臺管理,多種產品實現一套應用體驗;同時通過智能算法,實現智能的資源分配和故障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發布的全新G6存儲平臺,在軟件和硬件方面都迎來了重大升級:硬件層面,全面采用浪潮自研SSD介質,借此從存儲節點跟介質兩段的互操作上,可以在軟件層做更多的優化的同時,增加對多元算力以及各種主流處理器的支持等;軟件層面,借助在原理上和邏輯上構造的一些模型,通過協議優化和算法優化解決產品的能力。
“在持續進化的過程中,浪潮存儲不僅繼承了數十年來我們對于高端技術、高端品質的專注與堅持,同時也傳承了我們在面向云時代、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時代打造的敏捷進化的基因。這種對于高端品質的執著和對于敏捷創新的進化能力已經融入了浪潮信息數據中心產品創新的方方面面。”彭震表示,浪潮新一代G6存儲平臺發布恰逢其時,這也是浪潮在確立算力基礎設施全球領先優勢之后,沖刺實現數據存儲市場“小目標”的巨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