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當下,金融行業正經歷著向互聯網化、數字化、智能化高速發展的進程,既需要滿足基礎的金融服務,又需要通過業務變革、技術創新等形式,提供給客戶更加智能、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
然而,金融服務業接受創新技術的步伐一直比較緩慢。安全性以及合規性的擔憂讓許多機構對向云端的遷移望而卻步,妥協地選擇“穩扎穩打”的方式,通過建立自己內部的數據中心,滿足業務上的需求。但是從某種程度來看,這也限制了企業的敏捷性、規模化和滿足客戶不斷變化需求的能力。
“雖然在監管、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下,大家對于數據中心轉型變得更加謹慎。但是銀華基金的數據中心轉型升級的腳步從未停下。”銀華基金生產運行中心負責人宋曉剛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表示,基金屬于集中型的資產管理,整個IT架構是集中式的,并不太適合完全放到公有云上來做相應的業務。所以銀華基金將重點放在超融合架構為核心的數據中心建設上,并且近99%的業務運行在以超融合架構為基礎的數據中心之上,其中包括了最為重要的互聯網金融應用及關鍵數據庫等核心應用程序。
從業務模式來看,基金投資管理往往高度依賴個人,業績不確定性大,且基金經理多忙于事務性工作,難以聚焦自己的能力圈,推進投資管理“工業化”將使投資管理過程體系化、科學化、專業化及精細化。
為了更好地將投資管理體系化,形成穩定、可復制的可持續的投資收益,銀華基金希望通過科技創新對投資的各個環節進行數字化和線上化,大幅提高投資效率。以投資管理工業化的方式,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將復雜的投資管理過程逐一分解,將各個環節進行專業化、精細化的分工。
具體來看,銀華基金將投資管理“工業化”分為四個層面:
首先,投資團隊策略化。打破原有投資團隊根據業務線屬性分類的規則,將擅長相同策略的投資人員并入同一策略組。
其次,跨投資團隊協作職責明晰化。依靠“組合經理-投資經理-賬戶經理”分工協作機制,通過制定資產配置策略、組合策略、個券策略,層層推進并形成決策的閉環。
再次,中臺組合管理工作集中化。建立中臺旨在將投資管理服務工作合并到團隊,使基金經理從眾多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對市場、策略及個股進行深入研究。
最后,各環節投資工具系統化。投資、交易、研究、組合管理、產品管理等各方面均得到系統平臺的幫助,從而提高投資效率,并降低操作風險。
從IT技術層面來看,銀華基金需要基于對業務體系的認識和了解,建立能快速標準、及時響應業務需求的IT基礎架構。這樣不僅可以讓公司的業務運作更加高效,還能快速對于投資研究給予強有力的數據和技術支撐。
傳統企業自建機房或者數據中心,需要分別采購存儲、網絡和服務器,然后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將軟硬件資源整合,工程非常巨大,已然不能滿足當前企業轉型的敏捷要求。
市場迫切需要打破傳統架構的瓶頸,而超融合基礎架構正在成為這一趨勢下的“新寵兒”。
“其實最開始由傳統架構轉為超融合架構的過程中,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驗證兩者之間的區別以及對業務價值的契合度。”在宋曉剛看來,從應用角度兩者之間并沒有區別,重點在于底層——當傳統架構的服務器、存儲、虛擬化在應用數量達到一定級別后,往往會出現IOPS的性能瓶頸。而超融合分布式架構則是通過將計算、存儲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節點上,根本上避免了IOPS的難題。
Nutanix超融合基礎架構所獨具的橫向擴展的便捷性,摒棄了一次性資源投入的浪費。同時,按需擴展無需中斷業務運營的特性,這意味著主營業務效率的提升,可以間接帶來整體投資回報率的高回報,更加具備成本優勢。
“結合業務上的契合以及對產品服務的需求,最終我們選擇與Nutanix合作。”在宋曉剛看來,Nutanix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高效的部署和運維能力、高性能的分布式計算以及低成本。“Nutanix有著嚴謹的產品邏輯和標準化,基于這樣的架構來運行應用系統,可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作為底層算法的關鍵,我們不能只看其部署虛擬化的結果,還應該關心底層核心的容錯算法,這是我們選擇產品方案的核心所在。”
銀華基金與Nutanix的合作開始于2016年,并在近幾年保持著需求與服務支持的“良好循環”。
“合作伙伴給我們推薦相應產品的時候,我們對其還是抱有質疑的態度。”宋曉剛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表示, Nutanix和代理商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不僅在系統環境的部署上,同時還根據應用架構的特點提供優化建議,例如針對數據庫的壓力測試和調優,并給銀華基金分享了很多行業經驗和建議,這也促使了雙方之間的深度合作。
宋曉剛補充談到:“通過壓力測試,我們還發現Nutanix超融合在性能達到高峰后還能夠持續平穩運行,而原有系統性能達到高峰后會發生劇烈的性能波動,這直觀地說明了在同樣的業務運行條件下,Nutanix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穩定性更強,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一致的使用體驗,這方面我們十分滿意。”
通過Nutanix一站式管理平臺的高效部署和應用,銀華基金的IT工作人員可以借助Nutanix Prism實現多個不同數據、不同業務集群的統一管理和監控,在不同的IT環境之間無縫銜接、一鍵運營,大大簡化了IT工作人員的運維工作,從而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此外,因為金融行業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要求,在日常運維中,還需要全面考慮系統中斷及故障等威脅因素。得益于Nutanix超融合基礎架構的特性以及內置的容災備份功能,使得銀華基金能夠迅速地應對所有系統中斷或故障等意外情況,快速恢復系統正常運行,從而保障金融數據安全穩定,為主營業務保駕護航。
隨著金融行業轉型進入“深水區”,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選擇從傳統架構遷移到到超融合基礎架構的陣營。

只不過,相較于其他同行的大投入,低回報,銀華基金的轉型更加“順理成章”。“轉型的關鍵期,恰好是我們老舊設備替換淘汰階段,因此,我們將替下的設備,用于容災環境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時,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物力,這可以讓我們更專注于業務應用層面的管理。”
就在其他公司還在為數據中心建設方向猶豫不決,為招納專業人才而頭疼時,銀華基金已經開始享受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業務升級和擴張”紅利”。
另一方面,“十四五”規劃的發布,為金融科技的發展奠定了基調,包括監管政策和金融行業的業態重塑。而在這一趨勢下,企業戰略的每一步制定都變得尤為重要。
“這兩年,銀華基金在整個數據中心轉型升級方面,可以說是穩中有快。現在,公司90%的業務都已經遷移到超融合基礎架構之上,并且穩定運行。”宋曉剛透露,未來銀華基金會更加注重IT及應用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并在符合監管要求的情況下,利用技術創新和融合,攜手Nutanix積極擁抱和采用新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好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