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摘? ?要:“蘋果銀行”是依托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背景,立足學校辦學實際,緊扣學生發展現狀而摸索出的一種德育評價模式。其旨在以創新的內容和新穎的形式,引領學生在參與評價和享受評價中實現自我價值,促進自身德性的成長和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诖?,通過從對“蘋果銀行”的初步認識、“蘋果銀行”的價值探索以及“蘋果銀行”的實踐路徑三個方面進行探索與思考,試圖在認知中不斷升華,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為學校德育評價育人鑄魂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蘋果銀行”;評價育人;初步認識;價值探索;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40-05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30-0025-04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其中,明確提出要“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確實,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自然就會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作為被賦予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社會主義建設和接班重任的學生,對他們的評價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發展和茁壯成長,從長遠角度看,還關系到民族復興大任和國家發展全局。所以,改革學生評價,摸索更加多元的評價方法,設計更加科學的評價目標,構建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早已迫在眉睫。在這股教育評價改革春風的吹拂下,筆者所在學校立足校情,緊扣學情,以“蘋果銀行”為依托,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旨歸,開展了積極有效的評價育人的實踐與研究,力圖以創新的內容和新穎的形式引領學生在參與評價和享受評價中實現自我價值,助力自身成長。
一、“蘋果銀行”的初步認識
“蘋果銀行”,顧名思義與銀行脫不了關系,但是它又并非實際意義上的銀行,更多的是借用了社會上“銀行儲蓄”的經營模式,以“蘋果幣”為媒介,以“榜樣教育”為途徑,以“激勵進取”為指向,以“全面發展”為旨歸的一種校本化層面的德育評價手段和育人模式。它是學校深入貫徹和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重點落腳在改革學生評價的一項創新舉措和實踐路徑。
在運營模式上,“蘋果銀行”設立一個校級總行,用于全面指導學校“蘋果銀行”德育評價的整體實施。根據各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齡段特點,“蘋果銀行”在每個班級又下設一個分行,用于各班主任依托“蘋果銀行·校級總行”的實施理念和評價形式。結合班本化的評價內容,優化“蘋果銀行·班級分行”的評價細則,有針對性地在班級層面有效落實和推進“蘋果銀行”這種評價育人模式,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成長為“最美的自己”。
與此同時,在育人模式上,“蘋果銀行”在成立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了評價的全面性、多樣性和實效性。它以短期目標為激勵,緊扣21天好習慣打卡等個性化習慣養成目標,助力學生在過程性滿足中提升自我內驅力,培養向上向善的積極心態。它還以長期目標為引領,依托個性化評優機制,促使學生在階段性收獲中煉就強大行動力,激發昂揚奮進的前進動力?!疤O果銀行”,以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相輔相成的形式,讓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在相互交融中實現了價值的最優化,自然也會讓身處評價之中的學生得到最優化的教育。這或許正是“蘋果銀行”融入學校德育評價的初心所在。
二、“蘋果銀行”的價值探索
“蘋果銀行”是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因校情、班情以及學情等綜合因素而生的一種學校評價育人的新樣態,其背后擔負著重要的教育使命,也蘊藏著巨大的育人價值。它在學校教育中的有效實施,既關系到學生的成長,也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更對家校合作起到積極的作用,是學校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使命的重要補充力量。
(一)“蘋果銀行”是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的重要媒介
“蘋果銀行”,融合社會上“銀行儲蓄”經營模式與學校里“蘋蘋果果”卡通形象于一體,憑借其自身的創意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在學校一經推行,就深受學生的一致好評。細細剖析“蘋果銀行”的形式和內容,不難發現,其育人價值的發揮關鍵還是依賴于評價作用的彰顯。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評價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其實,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評價背后所蘊藏的激勵力量。眾所周知,評價是指對一件事或人物進行判斷、分析后的結論,它多半也會給一件事或人物進行初步的定性,或好、或壞、或中立,觀點鮮明。然而,無論是好的、壞的、還是中立的評價,其背后都會包含一層好的寄托與期待?!疤O果銀行”正是秉承著這份正向引導和激勵作用的美好愿景而成立的。在這份美好的評價愿景引領下,“蘋果銀行”自然就成為了學生心向往之而行必趨之的美好事物。在“蘋果銀行”評價模式的激勵下,學生的成長動力變得更強了,跨越艱難、邁過險阻的勇氣變得更堅定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也得到了長足培養。
(二)“蘋果銀行”是助力教師教育管理的有力抓手
“蘋果銀行”這一評價模式不僅在學生群體中倍受青睞,其在教師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誠如昔日教師的教育管理,往往靠自身主觀能動性多一些。倘若自己是一位有經驗的教師,可能實施教育管理的方法就會多一些,教育的效果自然也會好一些。倘若自己是一位缺乏經驗的教師,可能實施教育管理的方法就會很少,教育的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以人為維系的“人治”教育。然而,“蘋果銀行”這一評價模式,恰好與之相反,它是給教師的教育管理提供現成的、相對模式化的方法,引領教師依“法”施教。這實際上就是一種以方法為維系的教育方式。無論是有經驗的教師,還是缺乏經驗的教師,都可以依循著“蘋果銀行”中的評價形式和內容實施教育管理。例如,對于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教師及時獎勵的“蘋果幣”就是實施課堂教育管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因為小小的一枚“蘋果幣”在經過不斷地積蓄后能夠實現學生的心愿,背后蘊藏的大能量是鞭策學生受管教和約束的強大動力。所以,用好“蘋果銀行”這一評價模式,是助力教師教育管理的有利抓手。
(三)“蘋果銀行”是凝聚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載體
真正的教育,從來就不單單是學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特別是家庭和學校的優勢互補與強強聯合,形成教育合力,才是孩子成長、成人的關鍵。學?!疤O果銀行”這一評價模式,正是契合家校合作而搭建的堅實橋梁。它一頭連接著家庭,廣泛吸納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用家庭力量助推評價不斷深化;另一頭連接著學校,調動學校一切資源融入到評價中去,用學校力量實現育人效益最大化。雖然“蘋果銀行”的實施對象是學生,但是這并不妨礙家長對這一舉措的主動關注和參與。無論是傾聽孩子關于“蘋果銀行”的分享,鼓勵孩子為早日實現心愿而堅守,還是為孩子進行“蘋果銀行”評價育人的家庭蓄力,抑或是及時向教師反饋“蘋果銀行”教育評價對孩子的點滴轉變,甚至是充當一次頒獎嘉賓,和老師一起將孩子付諸努力收獲的心愿一一頒發……這是家庭元素在“蘋果銀行”中留下的身影。作為學校,自然可以汲取來自家庭的每一步關注和參與的能量,盡可能的優化、充實、調整、提升,讓“蘋果銀行”的校內實施走得更加穩健,讓評價的育人價值更加得以彰顯??梢哉f,“蘋果銀行”成為了家庭和學校教育目的彼此交融的交匯點,也成為了教育合力彼此增強的凝聚點。
(四)“蘋果銀行”是輔助學校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
立德樹人是學校的重要使命。在學校教育中,實現立德樹人的途徑有很多,諸如德智體美勞等五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五育之下又細分為無數枝丫,共同構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體系。就拿“蘋果銀行”來說,雖然它是從小處著手的一項舉措,即從學校層面著手,班級層面落實,德育之下的一項小的評價育人舉措,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從大處發揮正能量。它一經在學校和班級中實施,立刻掀起不小的反響。茶余飯后的談論多了不少“蘋果幣”的話題,課堂上也少不了它及時的身影,每逢周一頒發流動紅旗時“蘋果幣”的獎勵總是惹人關注??梢哉f,在“蘋果銀行”的助力下,學風、班風和校風都為之一振,學生的學習有了適時的目標,教師的教育有了切實的抓手,家校的合力有了穩固的平臺。這不正是立德樹人所期待的教育面貌嗎?所以,作為德育陣營中的一份子,“蘋果銀行”以其自身的創新內容和新穎的形式受到學生、教師、家長的廣泛關注,在評價育人中收獲了重要成效,在立德樹人上作出了德育陣營應有的貢獻。
三、“蘋果銀行”的實踐路徑
“蘋果銀行”是學校德育評價育人的重要載體,其在學校中的有效實施,立足常態化、過程性和總結性,以層層遞進、螺旋式上升的激勵和強化為手段,引領學生爭做“最美的自己”。積蓄積極向上的成長正能量,不斷指向學生德性的成長和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那么,“蘋果銀行”的實踐路徑是什么呢?
(一)“蘋果銀行”以常態化的爭幣積分為主要形式
提到銀行,自然少不了錢。學校里的“蘋果銀行”是參照銀行經營模式進行管理和運營的,自然也少不了“錢”。不過,這里的“錢”并非現實生活中的人民幣,而是指的學校里流通的“蘋果幣”。以“蘋果幣”為依托,“錢”有了,“蘋果銀行”就算是盤活了。這些“蘋果幣”可以用作學校常態化教育管理中的各種流動,諸如積極參加活動,服從管理,按要求完成活動任務,經組織教師核定可獎勵一枚“蘋果幣”;上課認真思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質量高,經當堂課教師核定可獎勵一枚“蘋果幣”;常規習慣好,處處做表率,在同學中有好的評價,經班主任核定可獎勵一枚“蘋果幣”;踐行善行義舉,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等,經班主任核定可獎勵一枚“蘋果幣”……每一枚“蘋果幣”可累積成相應的積分,登記在“蘋果存折”上。這些積分可以隨時存儲,也可以自由支取。這種常態化爭幣積分的形式就成了學生不斷奮進,趨利避害的重要保障。
(二)“蘋果銀行”以過程性的私人定制為重要紐帶
“蘋果銀行”在實施過程中,爭幣積分的舉措吸引了大批的學生“粉絲”。不少學生精心守護著來之不易的“蘋果存折”,如若至寶。這也彰顯了“蘋果銀行”的魅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蘋果存折”上的積分越來越多,缺少支取途徑與獲得“蘋果幣”之間的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看得見、用不著的焦急心理必然會影響學生爭幣積分的積極性,也會讓評價育人的價值大打折扣。對此,在第一步爭幣積分的基礎上,第二步過程性私人定制的接力讓這些矛盾迎刃而解。以筆者所在的“蘋果銀行·班級分行”為例,可以以周或月為單位,融入班級個性化評優措施。根據積分的獲得情況,可以將其劃分為常規類積分、學習類積分和其他類積分。根據相應的比例,可以憑相應的積分定制每周或每月“守紀之星”“衛生之星”“書寫之星”“作業之星”等榮譽稱號,同時也會得到相應的權益。這些精神獎勵正是對學生過程性努力的認可。用這些過程性私人定制滿足學生的階段性需求和實現積分的階段性價值,以此來鼓足學生繼續爭幣積分的動力,讓學生在“爭”與“積”中實現更大的提升與成長。
(三)“蘋果銀行”以總結性的積分兌換為根本保障
“蘋果銀行”的運營以周期短和效益高為主要原則,并不是給學生“畫餅充饑”。一般情況下,半學期就是“蘋果銀行”的運營周期。在這個周期內,有“蘋果幣”的獲取,有“蘋果存折”的積分積累,也有班級層面“蘋果銀行·班級分行”的私人定制獎勵,更有學校層面“蘋果銀行·校級總行”的周期性盤點。這個盤點就是“蘋果銀行”實施的第三步——總結性積分兌換,是所有學生所期待的豐收時刻??紤]到學生兌換內容的豐富性,“蘋果銀行·校級總行”的周期性盤點兌換往往從上學期的10月底和12月底、下學期的3月底和5月底開始啟動。兌換內容涉及兩大類,即實物類和精神類。實物類有定制筆袋、尺子、筆記本、生日大禮包、蔬菜盲盒等應有盡有。精神類有做一天校長助理,和喜歡的教師共進午餐,擔任一次升旗手,在校園電視臺中出一次鏡等。實物類兌換往往依托校級平臺統一表彰,精神類兌換直接在各個平臺進行展示。所有的兌換過程都會通過校級媒體進行統一發布,讓所有參與其中的學生能夠“各美其美,成就最美”。這也為“蘋果銀行”畫上了階段性的句號,更是將學生參與的熱情推向了高潮,為后續的重新啟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蘋果銀行”,以校本化探索推動教育評價改革,以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內容和形式煥發評價育人鑄魂的活力,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和茁壯成長都具有積極的作用。相信在這一校本化德育評價模式的引領下,學生必將在新的認識和新的體驗中,展現出蓬勃的朝氣和昂揚的生命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2020-10-13)[2021-07-24].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2]李? ?根.個性化評優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嘗試和價值探索[J].生活教育,2020,(10):32~35.
[3]蒙石榮.綜合素質評價:評價育人何以可能?[J].今日教育,2020,(05):24~27.
【責任編輯 劉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