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事務繁雜,需要班主任具備前瞻意識,對班級管理策略做深度解析,以便找到適合的切入點,提升管理效率。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分解管理職責、組織實踐活動、進行心理干預,可形成強大的管理動力,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制度建設;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G451.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30-0043-02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教師需要具備創新探索的意識,可嘗試從多個方面對班級管理做出深度思考和研究,以創設良性管理環境,提升管理品質。針對小學班級管理而言,由于其管理事務相對繁雜,因而班主任不僅需要有耐心和熱心,還需要有高度負責的精神,以精心處理班級事務、理順班級管理秩序。
一、完善制度建設,創建管理環境
在班級管理中,制度建設應該置于首位,班主任不僅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制度,對其進行優化處理,而且要創建適合的管理環境,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與此同時,班級制度呈現體系性,其中常規制度比較固定和統一,例如: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安全管理等,都歸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設定。此外,在班級管理中,還有一些班級設定的制度和規章,也需要完善和制定。
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制度建設時,需要做好深度的學情調查,這樣才能提升制度建設的契合性。同時,學校有相關規定,班級雖可以對學校制度做進一步完善處理,但仍需經過主題班會的集體討論形成共識。例如:設計考勤制度時,班主任需展開充分的調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制度的設計,并提出一些細節方面的意見,從而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以使學生在執行考勤制度時,沒有其他的問題和異議產生,從而保證班級管理進入良性軌道。
二、分解職責任務,提升管理品質
班級管理包含責任眾多,如果凡事都讓班主任親力親為,其管理壓力會很大。因此,分解一些職責任務,這是科學管理的需要。同時,班主任教師要有分解任務的主觀意識,可以通過成立一些職能管理小組,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之中,這樣學生在自覺承擔責任的同時,也會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在實踐中,我們發現,班級中會有一些常規的管理組織,如班委會、值日小組等,這些管理組織既能分解班主任的管理責任,也能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進入管理環節。
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可以成立更多的職能管理小組。例如: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歌詠比賽、衛生管理比賽、廣播體操比賽等,在這些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班主任面臨的壓力就會比較大。為此,班級需要成立一些臨時的管理機構。在歌詠比賽中,班級可成立職能管理小組,具體負責班級學生參與歌詠比賽的歌曲選擇、演唱排練組織、服裝道具準備等事務,班主任只需做好宏觀調控,對相關組織程序做規劃指導,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訓練環節。在衛生管理比賽中,班主任可以成立衛生管理職能小組,對值日情況做監督管理,并每天負責對教室、衛生區做評分監督,以及時糾偏。
三、組織實踐活動,強化管理體驗
班級管理離不開活動的支持,班主任要對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和興趣取向做出科學判斷,以推出更多管理活動內容,讓學生主動進入管理環節。與此同時,學生在廣泛參與的過程中會分解一部分班級管理的壓力,以有助于提升個人的整體責任感。例如:當面對學校舉辦的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各種迎檢活動、生活對接活動、社會公益宣傳活動時,班主任需要做好活動設計來對接學校的管理規劃,如果條件允許,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廣泛參與其中,以推出更多的活動內容,建立學生的主體責任意識。
此外,由于班級管理活動形式眾多,因而需要班主任做出篩選,以提升管理效果。例如:參加學校組織的拔河比賽時,班主任要組織學生做好前期的訓練工作,需先對基本動作要領做出解讀,并進行示范操作,然后再帶領學生展開訓練。在實戰訓練過程中,班主任要觀察學生表現,發現問題需當場解決。需要注意的是,拔河需要有統一的發力節奏,唯有形成一致性,才能獲得合力。在具體操作中,班主任除親自帶領學生找到要領外,也可以鼓勵學生分享經驗,從而為取得優異成績注入動力。
四、進行心理干預,打造管理品牌
心理干預是班級管理最為關鍵的內容,其中主體教育、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等教育理念,都與學生心理引導有直接關聯。為此,班主任要有科學干預的意識,需以更多的實踐活動為契機,對學生展開多重心理輔導,以幫助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提升自身素質。與此同時,班級管理關涉方方面面,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抓主要矛盾,應以學生心理成長為關鍵展開教育,這不僅能夠給班級管理帶來正面支持,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意識。
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做學生心理工作,需要更多的方法支持,因為學生年齡雖然不大,但其心理卻比較敏感,如果不能正確處理,會引發一些不良后果。首先,班主任要科學安排交流時機,以贏得心理干預的主動權。其次,班主任在做心理輔導時,要準確切入,需找準學生的心理個體差異,分析學生的關注點,直接進入對話核心,準確剖析學生關注的問題。最后,班主任在做心理輔導時,要尊重學生的意見,要多傾聽學生的內心,提升心理輔導的預期效果。
綜上,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僅需要發揮核心作用,還需要做深度思考、有足夠的耐心,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科學分解職責、適時推出實踐活動、合理進行心理干預等方式形成嶄新的管理動力,推動班級管理的正規化運轉。
參考文獻:
[1]張宏雄.德育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滲透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1,(16).
[2]吳春花.淺談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語言藝術[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05).
[3]金? ?怡.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教育藝術,2021,(04).
【責任編輯 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