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泳龍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企業管理與內部控制面臨著嚴峻挑戰與考驗,如何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與策略,全面優化提升合同價格談判質量,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合同價格談判的重要性,分析了企業合同價格談判現狀及存在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一調兩審”法以及反“不平衡報價”法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探討了企業合同價格談判技巧及運用策略,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認知。
關鍵詞:企業管理;合同價格談判;現狀問題;技巧策略
引言:
當今社會,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愈發凸顯,企業為求得生存與發展,勢必要通過各類路徑壓縮成本,保障效益,合同價格談判便是其方法之一。當前形勢下,有必要宏觀審視企業合同價格談判現狀,充分運用各類談判技巧與方法,提高合同價格談判的整體效果。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1合同價格談判的重要性
企業合同價格談判是企業經營與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降低與控制企業經濟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載體,其談判效果的好壞與企業整體運行成效密切相關。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市場經營行為的管理與控制,在建立健全合同法律法規、明確合同約定規則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新時期各類企業高效開展合同價格談判提供了基本遵循與導向,在規范市場競爭行為等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實踐經驗。同時,各類企業同樣在創新合同價格談判方法,靈活運用各類談判技巧與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充分有效整合了合同價格談判相關的各類資源要素,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市場資源價值的最大化。
2企業合同價格談判現狀及存在問題
2.1缺乏明確有效的合同價格談判機制
企業合同價格談判過程涉及諸多方面要素,只有通過行之有效的談判管理機制,對這些要素進行有效管控,才能獲得相對理想的合同價格談判效果。從當前現狀來看,部分企業未能緊跟市場經濟發展動向,建立具有明確導向性的合同價格談判機制,致使合同價格談判目標、方法及過程存在顯著隨意性與盲目性,企業預期利益目標無法在合同價格談判過程中得以體現。
2.2現代信息化技術運用不充分
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成熟,為企業合同價格談判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工具與手段,使價格談判人員在數據分析、資料檢索方面擁有了更為靈活的分析方法,使得傳統環境下難以完成的價格分析與談判任務更具實現可能。實踐表明,部分企業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價值重視不足,狹隘地認為信息技術在合同價格談判中可有可無,無法構建差異化的合同價格數據模型,合同數據分析的精準性有待提升。
2.3合同價格談判人員的談判技能有待強化
在企業合同價格談判中,相關人員始終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是運用各項談判技巧,分析與識別價格風險的直接實施者與操作者,其談判技能與技巧的運用與最終談判效果具有直接關聯。從當前現狀來看,部分合同價格談判人員專業素養相對不足,對新形勢下的合同價格談判風險預估缺失,對各類談判技巧的運用熟練程度有待提升。
3企業合同價格談判技巧及運用策略探討256
3.1“一調兩審”法
在企業合同價格談判中,“一調兩審”法屬于基礎性談判方法,也是運用最為普遍的方法。其中,“一調”即在確定合同標的項目后,由相關人員對市場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并對調查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形成參考結果;“二審”指企業內部合同具體承辦單位與對方進行初談,再由合同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單位與對方進行正式談判,以形成最終合同價款。通過運用“一調兩審”法,企業可有效識別合同價格談判中的各類風險,并可合同價款予以壓縮,使其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圍內。
3.2反“不平衡報價”法
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在簽訂經濟合同時,為能夠在招投標中占據優勢地位,承包商必然會通過多樣化的路徑降低或轉移風險,“不平衡報價”便是投標方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通過運用“不平衡報價”法,投標人可立足于總價不變的基礎上,調增或調減部分分享工程的單價或指標,以提高中標概率,且不影響自身經濟利益預期。為了有效應對“不平衡報價”法可能造成的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等風險,企業可采用反“不平衡報價”法與對方談判,具體方法包括求費用現值法和成本分解法。該兩種不同的方法在折現率選擇、價格明細分析、基礎價格核定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應根據合同項目實際需求,選擇嚴密合理的評標標準,予以綜合考慮。
3.3百分比取費法
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廣大企業而言,合同業務類型日趨多樣化,所涉及到的各類風險問題同樣更加難以控制,對此在合同價格談判中可采用百分比取費法。該方法根據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項客觀特點,在合同價格簽訂前,對經濟行為活動的內容進行校核,確定工作量、材料價款、利潤、稅金等,并按照綜合比例進行取費,最終形成合同價格,以達到降低經濟成本支出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企業可有效運用信息化技術,搭建基于計算機技術與軟件技術的取費計算分析平臺,將數據指標導入系統,自動生成百分比取費的相關參數指標。
3.4權力限制法
權力限制法即將企業相關部門認定的價格,作為企業管理層賦予的最高價值與對方進行談判,以有效規避人為主觀意識的不合理干預,使對方在合同價格談判中不予突破該底線,最終達成雙方均可接收的合同價款。在權力限制法運用實踐中,要全面廣泛搜集市場價格信息及未來起伏波動信息,確定某一符合預期的合同價格,并取得企業管理層的認可與支持。同時,權力限制法同樣對合同價格談判人員的綜合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素養,掌握專業化的理論知識,提高對談判技巧的運用熟練程度,充分發揮本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市場優勢。
3.5最高限價法
在部分項目的企業合同價格談判中,為防止對方刻意抬高價格而造成的企業被動問題,可通過采用招投標方式,讓對方首先給出一個初步估算,摸清對方合同價格初步意愿。在此基礎上,企業組織相關部門對預算進行全面審查分析,并進行當場壓價,壓價后選擇最低的價格作為最高限價。當項目實施完畢,實施決算中,決算價格在最高限價以外的以最高限價為準,在最高限價以內的以決算價為準。采用最高限價法進行合同價格談判,可有效發揮競爭機制的重要作用,不會使合同價格高抬,使實際發生價格處于合理的水平。
4結語
綜上所述,受談判思維方法與競爭環境等方面要素影響,當前企業合同價格談判實踐中依舊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阻礙著談判整體質量的優化提升。因此,企業有關人員應緊跟市場經濟競爭環境發展趨向,摒棄傳統保守陳舊的合同價格談判思維方法,靈活運用多類型、多形式的合同價格談判技巧,有效整合合同價格所涉及的各項資源要素,為全面優化提升合同價格談判效果奠定基礎,為推動企業經營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高海亮,王強.煤炭供應商與發電商之間合約談判風險收益平衡優化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1(01):221.
[2]張學鋒,張璞.淺談為提高中標率工程投標報價策略及編制技巧的重要性[J].中國金屬通報(下旬刊),2019(11):102.
[3]季超群.對全球化背景下鐵礦石定價機制與中國鋼鐵企業對策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19(02):123-125.
[4]滕淑珍,曾凡偉,高宗云,等.論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合同價格形成的管理制度與科學方法[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03):3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