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對于職業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教育部也多次發文提出: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銜接、努力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等相關舉措,并在2020《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高職結合專業特點和課程設置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要求。此新形勢背景下,各專業課程思政的建設問題引發職教界熱議。
關鍵字:課程思政;電商美工;高職教育
高職電商專業的美工課程,包含商學、藝術學、法學等多個專業內容。結合這一復合性經管類課程的特點,如課程中融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的文化自信培養,將同時對學生的思政意識和專業能力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本文試述如何在新形勢下,以培養文化自信為關鍵,以“守法意識+商業誠信”、“文化內涵+工匠精神”為目標的美工課程思政設計。
一、電商美工課程現狀和融入思政目標
電商美工課程,是旨在培養學生網店商品圖像處理、網店圖片設計、電商品牌設計等網店裝修設計能力的專業課程類目統稱。筆者學校該課程名為《網店裝修設計》,為高職電商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以電商平臺為依托,目前常以理論講解、軟件演示、范例實操為主要教學方式。《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并強調思政元素“有機融入”這一要點。下面將分析課程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價值塑造切入點”,并總結融入思政目標。
知識傳授方面,本課程的理論知識集中于設計基礎、文案寫作、軟件和網頁操作等內容。而在真實電商美工崗位中,圖文設計還會涉及法律法規、平臺規范等相關知識,但在市面教材中往往提及較少,對學生法育、德育是不小缺憾。
能力培養方面,課程中教師常會展示網店裝修實例,講授重點為視覺營銷效果、設計技法和裝修流程等。但因電商活動的逐利性,學生容易被電商圖片視覺感觀、設計技法等表面現象所吸引,而對圖片內涵產生娛樂化、庸俗化的理解,而難以看到圖片設計背后的誠信營銷、文化內涵和工匠精神,本質上是對學生文化自信培養上存在的失衡。以自創海報作業為例,學生在練習中會更著重對參考圖的樣式模仿,而對圖片內涵、營銷文案往往是生搬硬套。電商美工的本質是視覺營銷傳達,僅重視表面技法是舍本逐末,終將與實際運營需求脫節。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養成,而且容易產生學習倦怠,影響職業前景。
綜上問題,我們可以總結出下列融入思政目標:
其一,形成教師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制度。教師作為教學主導,要準確掌握思想政治方向、及時學習時事政治、電商法律法規和當下行業政策發展。電商行業發展迅速,應形成定期課程組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做好思政元素收集和課程思政設計,并銜接外部的課程思政學術交流。確保教師思政意識緊跟時代、方向正確,持續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水平和教學引領力。
其二,結合知識傳授,筑牢課程中“守法意識+商業誠信”的思政基本點。梳理各單元中涉及廣告詞使用、素材版權、誠信宣傳等環節,融入廣告法、著作權法等電商領域法律法規、以及以商業誠信為核心的平臺規則內容,同時教學要結合時事案例,引導學生學商法、崇商德,做守法誠信的合格電商人。
其三,結合能力培養,打造課程中“文化內涵+工匠精神”的思政著力點。有意識地在色彩、圖形、字體設計和文案編寫等環節,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追求至精至美的工匠精神,才能更好激發學生家國情懷和守正創新能力。
二、文化自信的內涵和課程實施意義
本課程思政的目標,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其目的是為了用中華優秀文化寶庫來滋養學生設計創新能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規范學生價值取向。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習總書記指出了文化自信的價值和三個層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在課程思政設計中,我們還要把握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文化自信的靈魂。主要將核心價值觀中“法治、愛國、敬業、誠信”融入本課程。即以法治為核心塑造守法意識、以愛國和敬業為核心領悟文化內涵和工匠精神、以誠信為核心培育商業道德,為培養文化自信指明方向。
近年來各電商平臺“國貨復興”、“國潮品牌”消費趨勢興起,業務對內實施“鄉村振興”和對外服務“一帶一路”,這必將推動電商職業教育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本質上要求美工教學也要有相匹配的內涵升級。本課程以培養文化自信為關鍵開展思政教學,將順應時代發展引導學生以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家國情懷和更高職業素養投入電商工作,成為中國電商品牌“強起來、走出去”目標的后備力量。
三、本課程思政目標分析與實施
本文的課程思政思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指導,提高教師思政本領為先,培養文化自信為關鍵,以“守法意識+商業道德、文化內涵+工匠精神”為養成目標,用合理且自然的方式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為確保思政與專業內容的平衡,還應把握好本課程思政目標中四點內容的統一。——德育與智育相統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將價值塑造(德育)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民族文化和守法崇德相統一:通過展示優秀網店裝修案例,解析其背后運用民族文化元素在提升品牌和裝修設計中的作用,并投入實訓;同時應導入普法案例,講解裝修設計中的創意“底線”,培養學生守法崇德意識。——傳承與創新相統一:重視基礎教學傳承的作用,形成本課程內容的特色化;同時結合教學競賽創新課程內容,為發掘競賽選手做準備。——操作技巧與審美表達相統一:重視軟件操作技巧訓練,練就扎實職業技能;同時培養文化審美內涵、文案表達能力,成就更好的設計營銷本領。
以筆者學校《網店裝修設計》課程各章節為例,思政目標實施如下:
四、課程思政效果考核和拓展:
課程思政效果考核形式上可以分為兩類:1、裝修實訓考核,以運用中國元素設計國貨為主題,進行網店裝修創作;2、理論考核,結合時事、課程相關法條和行業熱點進行考核。另外,參與人員可邀請思政專業教師、企業人員,做好考核內容的把關和畢業生職業素質考察。
思政課程拓展是生命力延續的關鍵,我們可將課程思政往三個方面拓展:1、開發課程資源和教材;2、大處著眼大國工匠目標,為職教技能競賽做準備;3、小處著手學院和地方,引導學生發揮特長參與學院文宣類活動、聯動地方參與雙創活動,融入三全育人體系,多維度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琦,梁海英,湯鵬.基于課程思政視角的“園林植物造景”教學改革與探索[J].經濟師,2021(13):195-197.
[2]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研究———以《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為例,2021(17):82-84.
項目基金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文化自信類抖音短視頻在大學生中傳播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編號:20DJQN089)的部分研究成果
全部簡介:作者一 姓名:周彥亮 性別:男;出生年月:1989.10;籍貫(具體到市):南昌 民族:?漢;最高學歷:研究生;目前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