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


摘要: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生物醫療領域的發展與應用,我國的采供血信息系統對于計算機的依賴性逐漸加大。但是這種系統對于計算機的利用還是不夠充分,將近70%的采供血信息化的能力還沒有被利用,因此分析如何改善采供血機構的信息系統對于信息化各項功能的利用就顯得尤其重要。目前被廣泛應用的“云災備”技術,它已經能夠很好地實現網絡中心和“云服務”之間更好地相互連接,從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化各項功能的利用率,因此可以減少成為本。所以,本文將根據“云災備”技術針對采供血數據信息系統的特點來分析。
關鍵詞:“云災備”;采供血信息系統;應用
前言:由于我國目前普遍使用的現代化采供血信息系統的模式相對比較落后了,并且這個系統所建立起來的成本可以說是非常高,維護的困難程度也會逐漸增加。隨著與“云災備”及其他網絡寬帶等相關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它們徹底地改變了采供血機構的信息管理和網絡結構。而且在采供血信息系統中如果能夠利用“云災備”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采供血管理機構的服務能力,同時還可以提升該系統的數據計算能力,從而有效地保障采供血管理機構的服務。
1、采供血信息系統災備需求分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智能化的自動管理系統將會讓采供血系統變得更為完善。采供血信息災備系統主要是負責維持和保護大量數據的安全,實現一套規范化的體系和管理模型,為其提供重要的技術基礎和支撐。采供血信息系統實現了采供血專用網絡信息傳送及調度采供血專用網絡,并與國際性的因特網有效銜接,促進了采供血專用網絡信息災備系統的基礎建設及其運維。
2、“云災備”的優勢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各類資源也逐漸開始朝著個性化、定制化、共享等方向進行。在互聯網絡發達的今天,信息資源的環境日益復雜,我們想要快捷地找到我們自身所想要的服務或者是資源,就必須要不斷地更新和提高軟、硬件條件。目前許多網絡服務的模式都會對于新加入的業務產生一定程度的約束,這樣也導致了服務無法能夠較好地滿足用戶。關于計算機操作系統里面的各種電腦結構,大部分還是隸屬于單一機器人時代的設計與構造。在現代的市場競爭中,是由摩爾定律決定一個硬件行業的發展,你只有自己擁有一個更巨大的操作系統、更迅捷的CPU,這樣你的整個內存行業和硬盤都會在市場上得到持續性的升級。災備具有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能夠改善和提高使用者單機實現性能改善的服務效率。用戶不需要將單機的性能提高或者是升級至很高程度,而且使用者只要在系統中擁有一個輸入、輸出及其顯示裝置,就已經可以享受到相應的服務。
3、“云災備”在采供血信息系統災備中應用場景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鹽城市中心血站將搭建一套“云災備”實時同步系統,提供一個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信息服務系統平臺,因此整個計信息化系統的安全可靠地運行直接關系到單位的業務生產和未來的發展,具備快捷方便的數據備份、災難恢復、數據恢復和應用恢復功能是現今系統網絡管理的重要目標。
根據鹽城市中心血站運行環境制定“云災備”實施方案,目前站內災備機房兩臺服務器及磁盤陣列已到了報廢年限,需要進行更新換代,本次采用的云服務器是位于政務網區域的華為云虛擬機服務器,分別為一臺應用服務器和一臺數據庫服務器。
“云災備”設備在我國采供血災備信息系統的主要災備分析應用中,主要功能是用于負責分析檢查我國采供血信息系統向各個主要災備服務點的相關災備應用數據信息是否準確[1]。“云災備”設備數據資源驗證管理系統平臺通過全面優化管理基于采供血數據信息管理系統驗證分布式工作地點和“云災備”管理中心的所有設備,并且充分利用基于云計算災備數據資源驗證管理系統平臺的基于采供血資源數據信息驗證系統解決實施方案,進行基于采供血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云災備”資源驗證。云災后預備驗證自動化實現災備數據驗證不但大大縮短了系統自動化災備驗證的工作周期,同時也有效節約了為大數據災備驗證處理網絡所省下的成本,提高了對系統中的災備驗證自動化和大數據災備驗證的實際處理工作效率。圖1所示為移動云計算平臺的安全驗證工作流程。
而基于“云災備”資源管理平臺的數據驗證模型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對資源的申請、分配、驗證、回收等管理和運維中,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其工作效率,還有效地提升了災備中心的信息化和數據驗證水平。流程實際操作案例分析摘要:
(1)申請:“云災備”資源管理平臺主要負責對用戶所需要提交的數據在網絡上進行申請和審核要求,并且是否能夠通過申請和審批的流程,審核和審批具有CPUIT支撐。
(2)分配:分配過程是“云災備”災備中心工作步驟最多的,不僅需要合理地分配網絡資源和主機的資源,還有助于為用戶提供足夠的存儲空間,以便于存儲更多的數據信息;并且配置一個網絡安全的訪問連接SAN網絡,防止不合理的訪問;接下來是安裝一個操作系統和搭建一個數據庫,輸入驗證后將所有的數據都分配好[2]。
(3)驗證:“云災備”資源管理平臺是通過虛擬化技術,把其中所有的現有資源都提供到各個地方公司中同時進行使用,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云災備”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還極大地改善了驗證人員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4)自動安裝驗證回收:對某公司已經安裝使用過系統驗證的網絡虛擬化系統軟件內容進行自動安裝驗證回收,并在虛擬環境中軟件進行自動完成數據庫的自動儲備和保存,保留已經進行安裝的軟件內容,并允許用戶釋放現在已經安裝使用過的虛擬軟件[3]。而且支持網絡節省在未來無法進行軟件驗證的實際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通過網絡繼續運行使用所需要保存良好的軟件驗證保護環境,節約了對驗證環境保護進行前期部署的大量時間。
4、“云災備”在采供血系統中的應用
4.1、分析“云災備”在采供血系統的應用
目前我國與其他地區相關的采供血信息系統大部分所使用的都是一種傳統的服務模式,這種新型的模式不但需要巨額的投入,而且對于該系統進行升級來說是非常困難[4]。另外,將采供血的信息系統和移動互聯網進行結合,這樣在服務器和存放的資源之間便能夠可以直接實現數據庫的跨區域中心服務,異地的資源則是能夠直接實現分布式的共享,隨意調動,而且在大規模的數據庫中心對于資源利用率也是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采供血時所對應的業務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可靠性和技術上的靈活性,這樣也就是能夠為我們減少許多成本投入。采用了供血資源的信息系統,那么我們就需要在這里進行一些比較復雜的計算任務,這里我們可以選擇采取租用"“云災備”中心"的方法,進行超級“云災備”服務,從而大大減少了采購超級云設備的費用。另外還有一些采供血的信息系統要想很好地適應這個新的大數據時代,就必須盡快地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和計算中心,如果僅僅依賴為各地采供血部門所提供的各種相應計算和數據中心,可行性就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
4.2、實現采供血業務信息化管理
在我國的中心血站(血液中心)、輸血科、醫院等大型的工作站要求能夠實現電腦和網絡化管理,但是目前許多的采供血系統均為普通人所使用的局域網,這樣就無法真正實現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想要更好地提高對采供血系統的信息化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4.2.1、關于血站管理軟件的設計
血液管理軟件建設目的是實現與國家平臺、省、市平臺數據信息數據關聯性;按國家、省、平各級部門要求上報相關信息;市級醫院與血站互聯互通,實現江蘇省內信息及時有效性,實現全省獻血者及親屬省用血直接減免;同時,血液管理軟件信息建設,遵循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要求;PC機應相關配置應遵循市場標配產品(如:處理器I5,內存4~8G,硬盤500左右,操作系統win7及以上系統;)網絡環境應滿足信息系統運行使用的網絡要求;后臺環境基于網絡情況,可以啟動離線模式,確保采供血系統業務正常使用。
4.2.2、建立醫院輸血科系統
該網站中主要是建立血站建設、用血、相關法律法規、輸血科研、輸血論壇等功能模塊,這樣可以為血站相關人員提供一個可以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同時也能讓輸血科和其他臨床科室人員進行交流,了解臨床輸血的情況。
4.2.3、輸血信息系統功能的建立
首先,將接收的血制品相關數據入庫,而輸血科可以通過網絡向血站進行登記預約訂血,然后接收到血站回復的結果。之后血站會將血液相關數據通過互聯網傳遞給輸血科系統中,輸血科將會對這些血制品的條形碼進行掃描并存入數據庫。
4.2.4、輸血科的遠程訪問系統
血站系統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獲得各個輸血科的庫存及使用數據,然后針對性地分析出各個輸血科所有的信息,這樣就更加方便地進行采供血工作計劃,及時地采取各種血液搜集控制措施,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血液的及時供應,提高了血站的供血和服務工作效率。
5結語
綜上所述,“云災備”在對采供血信息系統的研究和建立中還只是處于初期和后期的發展階段,想要更好地實現這一系統的研究和建立,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人才培養、“云災備”相關技術和標準的研究與制定等。同時還要充分地結合各個采供血部門的工作情況,利用“云災備”技術來進行信息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鄒彬彬,謝毓濱,曠開其,陽智芬,曹麗群.CPU醫療機構輸血相關信息系統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J].CPU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21,18(03):382-386.
[2]原毅.CPU探究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在采供血行業的應用[J].CPU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03):121-123.
[3]楊樂東.CPUOracleCPURAC集群在采供血信息系統數據容災中的應用[J].CPU信息系統工程,2020,(07):32-33.
[4]彭榮榮.CPUW市采供血信息系統的管理機制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20.
[5]王黎,范亞欣,梁曉華.CPU大連市血液中心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的建立與實施[J].CPU中國輸血雜志,2020,33(05):435-438.
[6]李躍林.CPU試論VPN技術在智慧血站建設中的應用[J].CPU數字技術與應用,2020,38(03):65+67.
[7]杜鵬.CPU血站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效果研究[J].CPU信息記錄材料,2020,21(0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