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渝
摘要: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找到高效的模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讓學生的能力與新課程改革標準背景下的教學目標相吻合。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變革
科技時代下,信息技術的出現已經應用到了人們的生活中。小學這門學科的出現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加強對社會的認知,而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師也應該盡可能地轉變角色地位,加強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拋棄傳統觀念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上凸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盡可能為學生講述多種多樣的知識點,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這樣才可以高效地學好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構建小組合作,激發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模式是新課程改革標準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模式之一,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合作,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中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模式的構建,讓學生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知識的轉化,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小組活動模式的出現教師也可以設計出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實現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有效變革。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幻燈片制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引導學生利用PPT制作出我們的校園,但是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制作的環境中先要為學生講述模板設計幕布是什么樣的內容?先為學生講述這些知識點,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插入圖片、剪貼畫、設計幕布等,最后對PPT進行美化,使得學生在小組內部共同進步。同時也可以讓每個小組都呈現出一個作品,最后進行評比。對于能力最強或者說設計的內容最好的一個小組,教師可以給予一些物質上的鼓勵,這樣一來既可以吸引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掌握好相應的知識點。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目標的設定
在新教學改革思維的影響下,傳統以傳輸為主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教師應當依據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重新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進行設定,以此為依據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新時代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必須要精通掌握理論知識,能夠以理論指導學生加以實踐,提高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其次,教師必須要以學生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目標,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后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展現空間和機會,讓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加強綜合運用能力,最后需要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一些創新性目標,學生的學習視野得到擴展,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不斷地提高與發展。
比如,在教學線條和填色的內容時,按照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的要求,學生只需要掌握幾種填涂工具的使用方法即可。這些教學內容相對簡單易操作,學生只需要很簡短的時間即可完成操作任務,但是學生卻缺乏實際應用經驗,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小貓與線球的繪制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所學習到的工具來展開繪畫。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實踐的機會,還能夠發揮學生創作思維,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運用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
三、設計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信息技術不屬于主要的考試科目,所以教學評價體系的設計并不完善,教師只是隨機抽取某一章的時間內容,要求學生進行測試,仍然考查的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不符合信息教學的實際應用教育目標。因此教師應該重新設計教學信息體系,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以結果為導向,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中所存在的不足和相對缺陷,這樣打破傳統讓學生可以重新構建知識結構和學習思維,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將會在個人基礎之上不斷提高,逐步建立學習信心。與之同時教師的教學評價也應當更加多元,文化除了要考核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更加需要考核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
比如,在教學色彩填充的時候,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展開測試,來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但在課下也應當為學生構建應用創新教學任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教學PPT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PPT中的圖片進行填色,Office軟件與專業的畫圖軟件有極大的差異,那么學生就必須要在畫圖軟件知識基礎之上去探究office軟件的操作方法,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得以培養教師再根據學生創新實踐情況對學生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加以評價,就能夠幫助學生尋找到自我學習中的優勢和缺陷不斷提高個人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也成為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學科,教師應當重新定位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構建全新的教學評價體系,逐漸引導學生創新和應用能力的發展,為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掌握打造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郭丹丹.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創新的方向探索[J].文理導航(上旬),2021(10):92-93.
[2]王慧慧.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德育的實踐研究——以《我是光盤行動小能手》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21(2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