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嬪
摘 要 林業植物檢疫工作能保證林業資源不受有害生物的危害,為林業發展、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一定支持。分析林業植物檢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控及提升植物檢疫工作質量的措施,以此保證能通過有效的植物檢疫管理,結合對應的生物防控技術,促使林業能夠實現健康、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 林業植物檢疫;有害生物防控;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16
有害生物一旦出現蔓延的情況,再加上一些外來物種缺少天敵,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比較嚴重的破壞,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生態平衡,同時也會造成比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基于林業植物檢疫工作,當前需要提出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控方法,完善植物檢疫工作。以此保證通過限制有害生物入侵,提升我國在林業方面的保護力度,進而不斷提升林業資源的生長質量,為林業資源健康發展創建適合環境。
1 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要點
1.1 預防措施
1.1.1 撫育管理
要想及時發現存在的林業病蟲害問題,需采取對應措施,加強撫育工作,通過減少病蟲源、提升抗病能力,落實有效的資源管理。1)需要定期清理林間染病落葉,對個體病枝給藥,將患病的落葉、殘枝等集中到一起進行焚毀處理。2)在施肥時以有機肥為主,做好對應的水肥管理工作,提升林木的抗病能力[1]。3)在一些樹木生長比較密集的區域中,要及時的進行修剪工作,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升林木抗害能力。
1.1.2 綠色防控
需要采用綠色有害生物預防措施,開展綠色防治工作,如采用人工、化學、物理結合的綜合措施開展有害生物預防工作。在使用化學方法開展工作時,盡量選擇高效、低毒的新型藥劑進行預防,減少有害微生物、昆蟲總量、分布密度,預防大量破壞林業資源的情況出現。如早春可以在林區噴灑石硫合劑和石硫合劑礦物油、涂抹樹干粘蟲膠、纏繞膠帶等方式對林區中的資源進行保護;秋季可以采用對土壤深翻的形式,將埋藏在土壤中的害蟲蟲卵進行滅殺。
1.1.3 生態防控
在實際的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可以通過人為向林區中輸入有利于維持林區生態平衡物質的方式,保證林區中生物的多樣性,構建完整的林區生態鏈,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自然的調控。該方式也被稱為生態調控,能夠促進林業資源健康成長,提升林木對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
1.2 治療措施
1.2.1 生物藥劑
生物藥劑是有害生物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當前在全新的綠色理念下,主要是使用生物農藥對有效生物進行治療,原理是利用生物活體、代謝產物,對林木中蟲害、鼠類等有害生物實施高效的滅殺,能非常有效地抑制林業有害生物破壞林業資源。當前生物農藥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農業、林業有害生物治療中,具有低毒、無殘留等優勢,不僅治療效果比較好,同時也不會造成嚴重的污染[2]。生物藥劑按照治療原理可分為植物源制劑、仿生制劑、動物源制劑和微生物制劑4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植物源生物藥劑有苦參堿、魚藤酮等;仿生制劑有滅幼脲、虱螨脲等;微生物制劑有甲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在治療有害生物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1.2.2 引進天敵
在治療和抑制有害生物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引入有害生物天敵的形式,對林區中的生態平衡情況進行調整。引入天敵一般以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2種形式為主,比較常見的昆蟲類天敵包括蜻蜓、瓢蟲等,寄生性包括赤眼蜂等,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林區中的實際有害生物情況,綜合進行選擇。
1.2.3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有害生物治療措施,主要是利用林區中有害生物在生物學方面的特征,應用色、熱、光以及超聲波等方式,實現對有害生物的誘捕和滅殺。常用的方式有滅蟲燈、信息素等,其中滅蟲燈的原理是利用一些有害生物趨光性的特點,對有害生物進行捕殺[3]。而信息素主要是利用有害生物在交配季節時會通過信息素尋找對應的交配對象,這時可以在林區中布置對應的性誘導劑,達到捕殺有害生物的目的。在有害生物中,能夠使用信息素進行誘殺的種類有梨小食心蟲、美國白蛾等。
2 林業植物檢疫有效開展的具體措施
2.1 加強簽證管理
高效開展植物檢疫工作需要從現場檢疫工作制度入手,加強簽證管理工作質量,保證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植物檢疫工作,實現對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控。1)需要對現有的檢疫簽證程序進行完善,嚴格地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辦理檢疫簽證[4-5]。尤其是針對造林、綠色苗木和松木包裝材料的實際檢疫工作,需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堅決禁止只進行簽證而沒有檢疫的行為出現。2)針對需要申請調運的植物及相關產品,需要落實現場檢疫證明相關制度,結合抽樣調查與鑒定、現場檢疫等各項工作,確定檢疫合格的產品并且簽發對應證明文件。同時需要明確文件的使用時間,如果沒有取得對應的檢疫合格文件,則視為沒有經過檢疫。3)需要及時加強對檢疫證書的管理工作,嚴格地按照證書管理要求,實現專人管理、按時釘裝,對于出現偽造、買賣及拆借證書等各種違法行為進行阻止,一旦發現要按照法律要求追究法律責任。
2.2 落實復檢制度
針對植物檢疫工作來說,需要在執行各項檢疫工作制度的同時,將復檢制度落實在實際中,完善疫情相關管理工作,通過不斷地提升植物檢疫工作質量,確保林業資源不會遭受更大的損失。1)需要加強對重點綠化工程、造林工程的跟蹤檢疫檢查工作,尤其是針對造林中外調而來的苗木品種,要更加及時地開展復檢工作,保證能徹底避免有害生物侵入到生態環境內部。2)對于從事相關苗木培育、苗木轉運、相關材料制造等相關工作的場所進行及時復檢,落實有效的監管措施,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尤其是針對一些已經出現疫情的疫區相關產品,要完善對應的復檢工作,按照規定要求其出示對應的檢疫合格證書后再讓其進入到林區中。
2.3 提升人員素質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我國植物檢疫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實現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對于實施檢疫工作的工作人員,需要關注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通過不斷地提升相關人員專業能力和素質,保證落實有效的植物檢疫工作,為我國林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持。1)由于植物檢疫工作具備比較強的技術性和政策性特點,并且涉及面比較廣泛,需要檢疫人員具備比較強的專業能力,才能夠保證工作順利開展。因此,需要通過開展檢疫工作培訓的形式,提升相關人員的執法能力及實操能力,使其能夠在工作中及時認識到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及早進行處理,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2)需要不斷加強相關人員對有害生物的實際識別能力,熟悉嚴重疫情發生的原因和后果,了解疫情的發生和流行規律,掌握綜合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進而保證其能更加高效地開展植物檢疫工作,為我國林業健康提供一定支持。
2.4 完善基礎設施
確保植物檢疫工作能夠更加高效的開展,需完善林業檢疫部門現有的基礎設備,發揮高新技術、手段、方法的優勢,落實更加有效的植物防疫工作,真正從源頭上控制有害生物的入侵。1)政府需要加大對地方植物檢疫部門的資金投入,積極地引導其引進各種全新儀器設備,如PCR檢測儀器、簡易工具箱等。2)需要不斷提升檢疫工作的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建立完善的植物檢疫電子信息系統,將與植物檢疫相關的表格錄入到系統中,實現檔案的數字化管理,以此保證通過提升檢疫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確保工作能夠更加高效、專業的開展。
3 結語
有害生物對林業資源的健康發展影響非常大,落實有效的植物檢疫工作不僅能將有害生物隔絕在區域外,為林業資源的生長提供保障,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生態平衡。因此,當前除了對有害生物防控措施進行分析和研究外,還需要通過加強簽證管理、落實復檢制度、提升人員素質、完善基礎設施等措施,不斷地提升植物檢疫工作質量,創造出更加適合的林業資源生長環境。
參考文獻:
[1] 趙紅,普紹麗.林業植物檢疫及有害生物防控分析[J].現代園藝,2020,43(24):33-34.
[2] 金鄭花.淺議林業植物檢疫與有害生物防控策略[J].現代園藝,2020,43(22):27-28.
[3] 王昕.限定有害生物的植物檢疫處理研究[J].農業與技術,2020,40(22):39-40.
[4] 蔣義慶.尤溪縣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工作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林副特產,2020(6):98-100.
[5] 馬駿球.林業植物檢疫理論研究綜述與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管理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20):113-116.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