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楊紅
摘 要 在解決“三農”問題的過程中必須重點關注農戶信息服務需求,了解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對策,力求為推動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全新動力。以昌吉市農戶為研究對象,對該地區農戶信息服務需求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農民自身因素、信息需求渠道、信息需求誘導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對策,主要包括提升農戶信息素質、加強信息渠道建設及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吸引力。
關鍵詞 農戶信息服務;影響因素;新疆昌吉市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108
從20世紀末期開始,我國農村改革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屢創新高,而農民自主經營以及決策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這種背景下,農戶對信息產品需求度也在顯著提升。我國農村信息問題已經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研究學者也開始關注該領域[1]。而該問題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僅在近幾年就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相關制度,力求提升我國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如“金農工程”“十一五”“三電合一工程”等,這為滿足農戶信息服務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雖然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按部就班的開展,但從實際角度看,依然存在農戶對信息需求與相關主體信息供應之間的矛盾,這對我國農業信息化進程、三農問題解決以及現代化農業發展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在開展農業信息化建設之前,就要對農戶信息需求進行探究,找出可能會對需求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而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因此,將昌吉市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該地區農戶信息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幾點建議對策。
1 昌吉市農戶信息服務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1.1 農民自身因素
研究學者,認為農民自身的很多因素會對農戶信息服務需求產生較大影響,主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從年齡角度看,隨著農戶年齡的不斷增長,往往會更加關注整個農業市場信息、農業政策信息以及教育信息等。王玄文在研究過程中認為隨著農民年齡的不斷增長,其自身的農產品種植經驗就越豐富,因此就會對全新的農產品種植技術以及全新產品更加感興趣。從性別層面看,男性群體對于節約資金以及提升農產品質量的技術信息較為關注,女性群體則重點關注節約勞動型技術以及高產技術信息服務層面。同時一些研究學者還發現,女性群體在獲取信息過程中更多是借助于親友以及農村專家。從文化程度上看,單個農戶是否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全新技術,與其自身受教育程度存在正比例關系[3]。
從信息需求主體感受角度看,主要包括信息支付意愿大小和投資意愿大小。1)信息支付意愿大小。結合目前已有相關資料可以清楚看到,農民信息需求意愿大小與多方面因素緊密聯系,例如農戶自身文化程度、農戶家庭人數多少以及信息風險承受能力等。但對于信息支付意愿大小而言,經濟能力所產生的影響將更為顯著。筆者認為,無論農民自身是否具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付購買信息,只要其確實存在此方面意愿,就不能因為認定其不具有為信息服務付費的能力和不具有承擔信息風險的能力,也不能因此否認其存在著信息需求意愿,這與農戶的實際意愿呈現出不吻合的態勢,因為農戶自身信息支付意愿還是比較強烈的。2)投資意愿大小,主要是指農戶信息支付量大小,其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主觀指標,在之前研究過程中,也有很多研究學者對該指標進行分析,從所得結果來看,如果農戶投資意愿比較強烈,那么其對于信息服務需求也會明顯提升[4]。
1.2 信息需求渠道
從目前實際角度看,昌吉市農戶在獲取農業信息過程中主要渠道包括以下5個方面。1)電視廣播渠道。對于電視廣播而言,是一種受眾群體規模巨大的傳播媒介。這種信息傳播方式具有生動、形象、及時等一系列特征。農戶所獲取的信息也可以為自身農業生產、農副產品市場以及生活等方面提供充足信息。2)圖書雜志報刊渠道。對于圖書雜志而言,其自身理論體系完整,內容豐富且成熟;而對于報刊而言,則具有時效性強的特征。農民所需要的信息覆蓋面相對而言較為廣泛,同時也要求信息必須是及時且新穎的,但是綜合考慮農民自身文化水平以及經濟水平限制,想要讓農戶單獨為圖書雜志報刊渠道進行付費并不現實。因此目前很多村莊都建立了圖書館,方便農戶閱讀[5]。3)本地農業科技部門。對于本地區農業科技部門所提供的信息而言,是典型的農村公共服務,因此其自身具有公共產品性質。但是,由于其所涉及到的服務內容較為廣泛,且載體多樣,因此其自身還具有準公共產品以及私人產品等一系列屬性,所以如果簡單依靠政府相關部門對信息進行供給,可能會出現信息服務缺位的現象。4)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業科技示范戶是普通農戶當中的代表,具有典型的先進性特征,如果能夠發揮農業科技示范戶的作用,就能夠保證其自身的示范與輻射作用得以顯著提升,進而帶動其他農戶一同參與其中,使得農戶對信息的需求不斷增長。5)涉農企業。涉農企業,是指專門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的經濟實體,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農場、飼養場、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等,這些企業在農業信息供給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十分顯著。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看,涉農企業在進行信息供給過程中還存在有償性特征,因此也導致了其自身作用很難得到充分發揮。
1.3 信息需求誘導因素
信息需求誘導因素主要包括農戶收入、信息支付能力、外出務工經歷等。1)農戶收入,其是影響農戶信息需求最為主要的一個要素。隨著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農戶收入情況也在不斷提高,此時就可能會主動選取一些付費信息。2)信息支付能力,該要素是對農民進行信息消費決策的一個重要要素,但從已有研究情況看,對信息支付能力所進行的衡量并沒有達成共識。筆者認為,在對農民信息支付能力進行衡量過程中,農戶純收入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3)外出務工經歷。從已有研究結果看,在農村留守的婦女對于農村生活以及農業方面的興趣與熱情不斷降低,而對于非農業信息的興趣度則不斷提高。農戶在外出務工以后所體驗到的生活與其之前生活存在差異性,自身思想觀念也會產生明顯變化,消費觀念也會產生變化。
2 提升昌吉市農戶信息服務需求的對策
2.1 提升農戶信息素質
提高昌吉市農戶獲取評估與使用信息能力,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入手。1)要對傳統種植理念進行改善。由于受到傳統思想影響以及我國社會始終存在的二元經濟結構束縛,導致我國農業生產始終處于較為緩慢的發展態勢,農民自身信息意識相對而言比較薄弱,所以必須要合理提高昌吉市農戶信息素質,從根本上轉變傳統落后理念,不斷增強農民主動獲取信息意識。2)需要合理提升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農民自身文化水平較低直接導致其對于信息需求存在不敏感、甄別能力較差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要將提升昌吉市農民文化水平作為提升其信息素質的重要前提,這也是一項重要且艱巨任務,需要社會各個方面一同努力。
2.2 加強信息渠道建設
從目前實際研究結果上看,電視始終都是農戶獲取外界信息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渠道,但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農戶在獲取信息的過程當中,也應當將其作為重要來源。而從另外的層面上來看,也應當科學引導農民形成從電視節目獲取信息的好習慣,這需要電視節目供應方以及農民自身一起努力。從鄉鎮圖書館建設層面來看,需要加大對其財政支出力度,保證合理更替相關圖書,同時還需要維護基礎設施,保證鄉鎮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2.3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吸引力
在目前昌吉市已有信息基礎設施條件不良的情況下,要確保昌吉市真正實現通訊網、電視與互聯網協同并進發展,只有將相關資源進行整合,才能對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優化與配置,保證農戶自身信息需求得
到滿足。
參考文獻:
[1] 黃文婧,李舒翔.農戶信息服務需求影響因素研究:以云南省姚安縣為例[J].通訊世界,2019,26(2):222-224.
[2] 張永強,張澤浩,王剛毅,等.城鄉一體化進程下農戶信息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黑龍江西格木鄉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8):285-290.
[3] 王曉蓉,賈寶紅,馬雪,等.都市農業農戶科技信息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以天津設施種植業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5):273-276.
[4] 郭焱芳,吳浪.農民專業合作社信息與技術服務需求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26(10):5-7.
[5] 張紅智,王營營,王波.鄉村振興戰略下基于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農業融資體系構建[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8(4):78-84.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