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尼
摘要: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善于閱讀、不懂得如何學習的人。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和能力,對學生進一步發展思維,開發創造力和想象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應重視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使學生能夠通過大量閱讀獲取一定的信息。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使其積累大量的知識。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內在涵養。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討論。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現狀
1.從學生的角度觀現狀
從學生的角度觀閱讀現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學生閱讀時間受限。經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的課余時間已經被安排得比較充實,已經沒有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學習。加之由于家長對閱讀這個概念存在誤區。他們認為,閱讀就是讀好語文書,只要鉆研好語文書,上好語文課,做好語文練習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此沒有必要進行額外的課外閱讀,所以把學生的課余時間都安排了奧數、舞蹈和跆拳道等特技課程,保證學生不輸在起跑線上。(2)學生缺乏讀物選擇的權利和自由,造成他們的閱讀范圍比較狹隘。面對考試,面對家長所擔心的未來競爭,學生們沒有自由選擇的閱讀權,學生閱讀范圍一般情況下都是課本之上的文章,極具功利性的閱讀正敗壞著學生們的閱讀胃口,消耗著他們的閱讀熱情。
2.從老師的角度觀現狀
從老師的角度看語文的閱讀現狀,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使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擴展閱讀課程概念和意識比較模糊及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在課堂講解中大多數老師采用識詞、組詞、讀文、回顧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忽略了學生閱讀情感的體驗。
3.從監護人的角度觀現狀
家長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新接觸的課程,比如,數學或者英文課程,因此,家長對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比較缺乏,究其原因是因為家長不清楚擴展閱讀的重要性,小學生自律和自學的能力有限,因此家長沒有及時地督促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間接地阻礙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各個學科,雖然每個學科所學內容不同,但是語言文字表達方式是一樣的,所以閱讀習慣間接促進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定期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會激發學生敢于思考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單獨思考的能力,從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塑造性比較強,勤于閱讀有利于塑造學生情感認知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及思想感情表達能力,閱讀各種題材的文章對學生的影響并不一樣,因為各種形式的題材對學生情感認知和欣賞能力都不一樣,比如,敘述類的文章將會提高學生的敘事能力,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明白如何和別人進行溝通,而閱讀情感豐富的文章將會增加學生情感的細膩性。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是老師的授課重點與難點,但是定期組織學生閱讀,這一方式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因為大量的閱讀和收集其中優秀的語言和詞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被動寫作的方式轉變為主動寫作方式,最終全方位地促進小學生的寫作質量。
三、培養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1.激發學生興趣
要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小學生正處于較為特殊的年齡階段,無法持續性地關注同一事物,但是,若其自身的閱讀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就能夠充分調動其閱讀積極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語文閱讀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描寫人文景觀類課文時,教師可提前收集相關資料,并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等方式進行播放,形象生動的畫面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充分體驗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隨后,教師還可讓學生通過分組的形式開展閱讀競賽活動。豐富的課堂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充分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閱讀,同時也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3.傳授閱讀技巧
教師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應將各種閱讀方法以及閱讀技巧傳授給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可按照以下四個步驟進行:(1)通讀。將文章全部內容閱讀一遍,促使其對大概內容有一定的了解。此方式能夠快速掌握文章主旨。(2)跳讀。可先抓住文章的核心內容,對各段落要點進行重點分析以及掌握。在此過程中,可讓學生將有疑點之處做上記號,便于課堂提問,若遇到不能理解之處,可暫時跳過,促使閱讀能夠具備連貫性,閱讀完整篇文章后再對疑難問題進行思考。(3)精讀。學生需做到仔細閱讀、認真思考,將文章中較為深刻的語句進行反復的閱讀,并將其作為重點理解。(4)寫讀。學生將整篇文章讀懂并掌握知識點之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摘抄并寫出讀后感。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做到知識的累積,還能夠適當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4.豐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不僅能夠增長知識,還能夠有效拓寬視野。為此,教師可積極推薦較為優秀的課外讀物給小學生,也可引導小學生互相分享好的課外讀物。另外,還可組織開展各種讀書活動,通過閱讀活動中的交流以及學習,提升小學生閱讀的數量以及質量,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閱讀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對語言技能的掌握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將閱讀教學作為重點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以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岳秋景.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1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