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峰
摘要:在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在各個時期的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之前,必須明確教學要求,并結合教學內容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活動,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軟硬件設施、學生和教師和信息技術素養、教學評價制度、教學內容等,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進行融合,為學生展示更多趣味性的內容,提高教學活動開展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高中化學教學;融合
在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中,高中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了很大提升,激發了學生對化學教學的主動性,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日益高漲,但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教學的融合教學仍面臨著很多問題,教師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分析、解決,充分發揮出學科融合教學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后續教學活動的持續進行提供支持,文章重點針對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教學的融合進行了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術突出學科思維特點
在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化學是一門嚴密性的學科,涉及很多形式化、符號化的語言,針對思維過程進行了揭示,有助于學生自主思考、學習化學知識,以滿足化學學科教學的預期目標。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將信息技術和化學教學進行融合,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基礎支持。現階段,高中化學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內容比較多,教師在演示過程中有些學生無法清晰地觀察到演示現象,這時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演示實驗內容,使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鈉的性質與應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教學內容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在涉及實驗時無法確保全體學生清晰地看到反應現象,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將教學內容在實物投影儀下,使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掌握實驗反應原理、現象等內容。另外,現代高中化學教學中有很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和原理,以及物質微觀結構,教師單純通過語言和文字進行描述,學生只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學習,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果。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教師應結合動畫模擬方式進行教學,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很多抽象知識在通過動畫演示后,學生能夠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和化學原理。并且,受化學學科特點的影響,很多化學反應持續時間長、危險性和污染性比較強,教師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演示,能夠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支持。
二、利用信息技術模擬危險實驗
在新時期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會涉及一些危險實驗,如劇烈燃燒實驗、強腐蝕性實驗、易爆炸實驗、產生有害氣體的實驗等,教師和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可能會遇到一定的危險。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問題,確保教師和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安全性,教師應從根本上規避、預防安全隱患,但在過去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不會針對實驗進行操作演示,導致學生只能通過教材內容認識、理解實驗步驟、實驗操作過程、實驗現象等內容,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化學實驗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必須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信息技術針對危險實驗進行模擬,向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演示,有效解決化學實驗中的安全隱患。
例如,在“鋁熱反應”實驗教學中,實驗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實驗操作時會遇到一些問題,這時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演示實驗,直觀展示實驗操作規范、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實驗過程、實驗現象等,使學生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保證實驗步驟的清晰、具體和形象,使學生產生良好的認知,積累更多的實驗知識、實驗原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增強演示實驗的直觀性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展示具有直觀、具體、形象、生動等優勢,高中化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演示化學實驗,能夠為化學實驗教學增添更多趣味,激發學生參與高中化學實驗課題的積極性、自覺性,從根本上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整體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例如,在“物質的分離和提純”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實驗過程中的器材,如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等,使學生掌握實驗器材的基本特點、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等,隨后教師應根據自己制作的PPT課件,認真講解實驗過程中的基礎理論知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目的、實驗意義、實驗基本步驟,為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操作提供基礎保障。另外,高中化學教師還可以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投屏技術,為學生直觀演示實驗,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富有感染力的演示實驗中,掌握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從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整體效率,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實驗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引進更多新型教學手段,將信息資源滲透到教學實踐中,使學生能夠直觀、形象地認識和理解化學知識,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激發學生參與高中化學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樹立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合理將現代教學手段滲透到教學全過程中,并注重信息技術和化學教學內容的融合,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蓓.高中化學深度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探索[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0):179.
[2]段萬基.淺談在學科核心素養引領下信息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的精細化融合創新[J].新課程(中),2018(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