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薇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日益完善和豐富,如何真正地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成為了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對生物課堂教學進行重新的定位和思考,教師要重新分析當下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從而運用出色的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去驅動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潛力,并且在學習帶有難度的生物知識時,更好地解答問題并讓自己實現發展和突破。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多元策略
面臨新的教育形勢和教學要求,傳統灌輸教學方法與策略的弊端日益突出,急需進行徹底改革。具有創新性和有效性的多元教學策略可以直接彌補單一教學的缺陷,激活教學活力,因此應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因此,本文從提煉教材內容設問、打破傳統教學觀念、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優化課堂評價環節四個維度入手,探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途徑,以供一線教師參考借鑒。
一、提煉教材內容設問,激活學生學習思維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更加注重激活學生思維,鍛煉和發展學生的思維,科學設問、精心提問是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力武器。具體地說,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改變落后教學傾向,將教材的重點、難點、要點提煉出來,提出問題,去激活生物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以思考問題為樂趣,從而不斷地幫助學生,使其能建立起正確的思維模式,還能在學習生物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能力和素養。
例如,在講授“細胞中的無機物”時,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需要學生不斷探索,所以筆者決定采用問題式教學進行教學。在課堂上,筆者首先對教學目標做了簡單的介紹,讓學生熟悉課程內容,隨后筆者又從教材中提煉問題,通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如“水含量都有什么特征?水的分類和生理功能是什么?無機鹽的分類和作用是什么?為什么大量流汗后要補充無機鹽?”在提出問題后,學生們紛紛發散思維,展開獨立的思考,運用所學的細胞中無機物相關知識,展開分析和探究,從而深化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二、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和諧課堂氛圍的創設,有助于教學活動高效進行。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優化自身的學習方法,找到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和模式,且能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悟到科學的力量,具備相應的智慧。教師要激發學生對于生物的內在興趣,且能讓學生以主動介入的狀態去吸收更多的生物知識,讓學生能做自己的主人,以大無畏的精神去探究生物,收獲科學智慧。比如,在教授“基因對形狀的控制”這一課時,筆者會與學生進行交流,增進師生感情。此外,筆者還會在課堂上設置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消化知識。在此基礎上,逐漸改善了課堂學習氣氛,學生也逐漸消除了對生物學習的排斥情緒,從而更加主動、深入地學習到關于基因對形狀控制的相關知識。
三、開展合作探究活動,促進學生交流互動
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體現,它能促使學生從分裂的關系走向良性的合作競爭關系,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此,生物教師應從根本上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認識班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組分配,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分工,保證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其次,教師要設定合理的任務,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互動,分享觀點和經驗,活躍課堂氣氛和課堂狀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通過激素的調節”這一課時,筆者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課程準備階段,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在課堂上,筆者帶領每一組同學對本課程的知識進行探討,之后筆者又為每一組安排一些具體的探究任務,如“探究什么是激素調節?激素是怎樣調節生命活動的?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是這么調節血糖平衡的?”通過任務的提出,鼓勵學生分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去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同的觀點時,筆者會給予適當的指導,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討論結果。
四、優化課堂評價環節,維持學生學習狀態
評價的優化,能夠促進全新理念的實施和教學效果的優化提升。為此,生物教師要改革和創新以往評價模式,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出發點,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得到啟發和激勵,從而保持學生的學習狀態,達到生物教學效果的鞏固和優化。例如,在講授“染色體變異”的時候,筆者優化了課堂評價,使用評價單的評價手段,體現學生的學習水平。評價單的內容為“我能看懂教材”、“我能明白染色體結構變異基本類型”、“我能理解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概念”這三個主要的考察點,分別體現了學生在識記、理解和應用上的學習水平,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思考,按照評價單上的內容給自己打星星,從而幫助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水平。
總之,實施多元教學策略是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途徑,是適應新課程改革新要求的關鍵。因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我們要主動把握課程改革的發展與變化趨勢,通過創新策略的實踐應用,使整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更加多樣化、高效化。
參考文獻:
[1]陳文彧.試論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J].高考,2019(19):101.
[2]周琳.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