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活動目的:
通過學習和分享不同歷史階段的紅色革命歌曲,了解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促進學生愛黨愛國精神,激勵學生奮斗激情,為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做好思想準備。
活動準備:
1. 全班分兩組,每組準備一首不同歷史階段的紅色歌曲,組員用歌唱、朗誦等不同表現形式展示歌曲和講解紅歌背后的歷史。
2. 布置班級活動現場:準備課件、服裝、音頻等設備。
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
班主任老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下午好。歡迎來到高一十一班《百煉成鋼路、紅歌頌黨史》主題班會活動現場。紅色經典歌曲是中國共產黨藝術實踐的結晶,是具有極強藝術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的文化食糧,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文化資源。紅色經典音樂作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主旋律,能讓聽眾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感受到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鼓舞人心,振奮精神、催人奮進。今年7月1日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今天我們高一十一班同學將通過學習不同階段的紅歌,探索紅歌背后的黨史。下面有請主持人:高一十一班團支部書記糜佳怡同學。
二、引言
主持人糜佳怡:一首紅歌,就是一段歷史的銘記。在崢嶸的革命歲月里,華夏兒女譜寫出了許許多多動聽的紅歌。今天,就由我們班級的幾個小組來為我們介紹幾首紅歌。
三、分組介紹紅色歌曲
1. 《黃河大合唱》
許宏:(展示圖片)
如果說延安13年,中國共產黨譜寫的詩篇,那么保衛黃河便是中華兒女戰斗的史詩。下面先請大家來欣賞幾幅圖片。
大家一定被這壯麗之景所震撼,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她孕育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華兒女,這其中也不乏浴血奮戰的抗日英雄,下面讓我們來聆聽由第四組演唱的《保衛黃河》片段。(五位同學上臺演唱歌曲)
許宏:此時此刻,演唱者,聽眾一定都是心潮澎湃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大家的感受。
張子健同學,你剛剛唱的十分動情,你一定對這首歌有很深的感悟吧。
張子健:《保衛黃河》它的詞寫得就很好,特別是后面的“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把一種要緊急抗戰的迫切狀態完全表現出來了。
陳昕佳:它的音樂也很有特色,讓任何一個昏昏欲睡的人聽了都會立刻精神提高八度。而且這種音樂還充分模擬了黃河水流湍急的特點
許宏:嗯,對,就是這樣一首精神,令人亢奮之歌才能替現出我中華兒女的力量。現在讓我們對這首歌有更深的了解吧。
許宏:這些都是《保衛黃河》的歌譜,大家請看。全歌并沒有過于冗雜的歌詞,但是這反反復復的歌唱,噴涌出磅礴的生命力。
許宏:這是作曲家冼星海先生,和作詞家光未然先生的身平資料。可以看出,兩位先生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對祖國的一腔熱忱。
許宏:創作如此一首宏偉之歌,與它的歷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選讀一部分ppt內容)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后,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后,寫出了《黃河》詞作,并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后非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創作于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由鄔祈零指導)立即引起巨大,反響,隨即很快唱響全國,成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時代的最強音。其在藝術上有著很高的音樂成就與獨創性。這首作品的創作是以抗日戰爭為背景,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莊嚴地謳歌了中華民族的堅貞不屈、頑強抗爭的英雄氣概。這部作品的詞寫出了中華民族的氣魄, 音樂表現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風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藝術性為中國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范。作品表現了在抗日戰爭年代里,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斗爭,也表現了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它以我們民族的發源地——黃河為背景,展示了黃河岸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以啟迪人民來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作品氣勢宏偉磅礴, 音調清新、樸實優美,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強烈反映了時代精神。
許宏:這,就是《保衛黃河》,這,就是我中華兒女的精神。正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才有了勝利。我們小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2. 《英雄贊歌》
大家好,我們小組介紹的紅歌名叫《英雄贊歌》。
《英雄贊歌》出自抗美援朝時期,我們先來看一個短視頻了解一下抗美援朝。
《英雄贊歌》由公木作詞,劉熾作曲,是一首歌頌志愿軍戰士的歌曲,也是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闡述的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中,中國抗美援朝時期,反映了志愿軍戰士王成陣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對哥哥的思念和崇拜。接下來這個視頻就是電影中歌曲的片段。
聽完后大家一定感受到了這首歌的激昂奮進,它的歌詞具有極強的文學性與感染力,將一位不懼艱險、舍生取義的人民英雄展現了出來,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關于《英雄贊歌》的創作,作曲家劉熾當時留下了這樣回憶:”1940年,我到內蒙古去采風,住在一個名叫王月豐的出色的民間歌手家里,每天晚上就象開音樂會,唱一晚上喝一晚上。我那時記憶力好,記譜快,每晚不停地記。內蒙到處是歌,那些日子真讓人難忘。寫《英雄贊歌》時,就采用了一首內蒙古民歌《巴特爾陶陶呼》當種子,加以發展即完成了《英雄贊歌》。
《英雄贊歌》流傳了幾十年,如今依然沒有失去它的魅力,從它的創作集體、從這個集中的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這個民族的精神、這個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無窮魅力。
我的發言結束了,謝謝大家。
四、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通過一節主題班會回顧了不同歷史階段的幾首紅歌,了解了紅歌背后的黨史。通過一首首旋律優美的紅色歌曲,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有了新的認識。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從播下革命火種的小小紅船,到領航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
五、合唱《我愛你中國》,結束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