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科研團隊成員之間存在著知識共享的博弈過程,通過建立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的進化博弈模型,就當前我國高校科研團隊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考察科研團隊成員行為進化的機理、合作的持續性以及均衡的穩定性,為科研團隊成員之間知識共享的策略選擇提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知識共享;高校科研團隊;進化博弈
知識共享是高校科研團隊成員合作的基礎和主要形式,也是科研團隊組建的意義所在。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的本質在于存在一定“學緣”關系的成員之間,通過構建知識共享機制與氛圍,團隊成員不斷學習,將個體知識轉化為團隊知識,提升團隊學習和創新能力,從而實現團隊整體行為和績效的提高。由于知識和教育得到了來自國家、社會和學者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與知識共享博弈和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相關的研究成果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本文基于進化博弈視角研究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行為的進化過程以及進化穩定策略,為高校科研團隊知識管理提供路徑研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論創新和應用價值。
1、進化博弈模型的構建
進化博弈基本思想是有限理性的決策者在重復博弈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學習和策略調整,從而分析進化過程是否具有穩定的均衡點,如何解釋這個均衡點。這個均衡點就是進化博弈理論的基本概念“進化穩定策略”,進化穩定策略是一個靜態概念,但它卻可以描述出系統的局部動態性質。高校科研團隊成員之間的知識共享活動比較符合有限理性下的進化博弈特征。
為便于高校科研團隊進化博弈模型的構建,本文將科研團隊成員看成是決策的主體,每個成員可以選擇知識共享或知識不共享,形成決策主體的策略集,知識共享的策略選擇建立在博弈方的預期收益上。
假設高校科研團隊中參與博弈的兩方分別為成員A、成員B,參與進化博弈的團隊成員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建立非對稱的進化博弈模型來進行分析。
(1)在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的博弈過程中,用vA、vB分別表示成員A、B的知識都不愿共享時獨自研發所獲得的正常收益;
(2)如果知識共享,則共享后由于合作創新,團隊成員間的知識流動、知識轉移和知識吸收會所產生新知識的創新,這種知識的協同效用而創造的協同價值用v表示,其中A的收益分配系數為k,B的收益分配系數為1-k,k的大小取決于博弈兩方談判力的大小;
(3)在一次知識共享活動中,A、B擁有不同的專有知識,其中一方會將另一方的專有知識轉化為自身知識,各自獲得對方的知識價值分別為wA、wB;
(4)知識共享時不僅僅只會獲取收益,知識接受方使用合作中獲取的知識會降低知識提供方原有的知識價值,進而產生一定的風險,假設A、B所付出的風險成本分別為cA、cB。
因此,高校科研團隊成員A、B知識共享的收益矩陣如表1所示。
2、模型分析
假設高校科研團隊中成員A選擇知識共享的比例為,那么它選擇知識不共享的比例為;成員B選擇知識共享的比例為,選擇知識不共享的比例為。
(1)成員A選擇知識共享時的收益記為,且;
成員A選擇知識不共享時的收益記為,且;
成員A的平均收益記為,則。
(2)同理,成員B選擇知識共享時的收益記為,且;
成員B選擇知識不共享時的收益記為,且;
成員B的平均收益記為,則。
(3)構造高校科研團隊成員A、B的復制動態方程分別為:
動態微分方程[1]和[2]可以描述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的博弈進化過程,下面需要根據微分方程的穩定點,求出關于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博弈的進化穩定策略。動態方程的穩定點需要滿足且,動態微分方程[1]表明,或時都有,此時高校科研團隊中成員A選擇知識共享的策略是穩定的;同理,動態微分方程[2]表明,或時都有,此時高校科研團隊中成員B選擇知識共享的策略是也穩定的。因此,這個動態系統有五個局部平衡點分別為:D1(0,0)、D2(1,0)、D3(0,1)、D4(1,1)、D5(,),其中D1、D4為進化穩定點,D2、D3為不穩定點,為D5鞍點。
3、參數分析
下面對模型的參數進行分析,試圖找出其對知識共享進化的影響并施加以可能的協調,使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朝著良性的方向進化。
(1)協同價值用v,對于點D5(,),當協同價值v增加時,減小,減小,即D5點向左下方移動,系統達到進化穩定狀態(1,1)的概率增大;反之,減小協同價值v時,系統達到進化穩定狀態(0,0)的概率增大。這說明,若協同價值較高,可以使高校科研團隊成員A、B獲得較高的收益,那么就促使團隊成員進行知識共享。
(2)風險成本cA、cB,當cA、cB減小時,減小,也減小,系統達到進化穩定狀態(1,1)的概率增大,可見,風險成本的減小,對高校科研團隊進行知識共享的動機是十分有效的。
4、結論
綜上所述,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的行為存在兩個進化穩定狀態,分別是接受知識共享和拒絕知識共享。其進化方向對團隊知識結構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因此組建科研團隊的時候要吸納具有不同背景的相關學科成員,為科研團隊共享知識創造條件。其次,降低知識共享風險,建立合理的監督機制防范知識共享帶來的負效應。
參考文獻:
[1]劉臣,單偉,于晶.組織內部知識共享的類型及進化博弈模型[J].科研管理,2014,35(2):145-153.
[2]吳繼蘭,張嵩,邵志芳,馬光.基于知識貢獻考核和效用的組織個體知識共享博弈分析與仿真[J].管理工程學報,2015,29(1):216-222.
作者簡介:張芳(1981— ),女,講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