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迎
引言
為了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實效,教師應回歸教育的本質,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主動進行教學方法的改變,幫助學生適應分層教學課堂中的知識學習模式,使學生可在系統性、關聯性、綜合性的知識分析中,得到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其次,分層教學方法應該是更注重知識分層、能力分層、個體差異分層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分層課堂,落實自身的學習目標,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并且使自身的思維習慣逐漸變得多元化、一體化。
一、分層教學的應用意義探討
分層教學具備兩個教育特征,其一是在知識分層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感受,保護學生的學習情緒;其二是在個體差異分層中滿足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因而,分層教學模式不應該只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還應注重知識內容的難易程度,通過分層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課堂狀態,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教學目標。其次,內卷時代,讓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產生較多的焦慮,只有教師充分注意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并結合學生的能力特征,才能在學生的思維層面、學生的心理層面滿足學生的能力發展特征,增加數學課堂的時效性。同時,分層教學還能增加師生之間的交互性,通過必要的教學介入,控制學生的思維狀態,使不同差異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知識學習體驗。當前的教育教學的主要特征為,學生通常處于學習的中間位置,這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難得到提高,而分層教學的應用,可通過知識內容的分層,教學方法的分層,轉換學生的課堂位置,使學生可從學習活動的開始到知識內化的結束,得到全面的思維能力培養。
二、實施分層教學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的策略
(一)針對學生進行教學分層
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結合學生的真實需求,實施分層教學策略,可使數學課堂兼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教育教學的群體性。只有教師在上述兩個教育維度,展開分層教學的教育思考,才能通過一定的教育觀察,促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展,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其次,高中數學教師還應在教學層面,調整教學內容的整體難度,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與所學的知識內容建立聯系,增加分層教學的群體性效果,這是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的初始條件之一。同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教師的問題引導,進行習題的分析與各種數學定理的內化,高中數學教師還應在教學評價方面,給予高中生更多的支持,使小學生在習題分析中可在更多的視角,研究不同問題的解答方法,滿足高中階段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學生能力水平的差異,使得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方法、解題思路大多不同,只有教師在教育教學層面,利用教學案例的分層,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性,才能使更多的數學內容交織在一起,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例如,一輪復習直線與橢圓、拋物線的位置關系教學中,教師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可擴增學生的解題思路,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師生互動、合作討論中理解直線與橢圓位置關系等問題。
(二)復習目標、備課及習題實踐的分層
教師需要對復習目標及備課內容進行一定的分層研究,以便在學生的個性層面、教學的群體性層面,加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使高中學生在體系化的習題實踐中,更好地夯實基礎的數學定理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備課內容的難易分層,抓住分層教學的核心主線,使學生突破自身的局限思維,根據教師的問題引導,在核心知識內容的串聯中得到學習能力的提升。其次,為了增加分層教學的適用性,教師需要在備課初期與學生展開一定的學習討論,根據學生的個人訴求,進行復習目標的分層以及習題布置的分層,繼而在學生的個人層面、復習內容的串聯性層面擴大分層教學的影響范圍,使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與二次吸收中,產生更多的問題解決思路。例如,排列與組合分層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備課的初期階段,與學生展開復習內容的探討,以便在教學的群體性層面,記錄不同學生的學習問題,繼而通過備課內容的分層、習題實踐的內容分層,加深高中學生對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的理解,是學生可在組合數的計算中,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三)具體授課階段的教育分層
授課階段的分層,是加深學生理解各類數學定理應用方向的重要階段,教師利用問題進行分層教學的授課引導,可為高中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將授課難度控制在學生的可接受范圍之中。其次,為了促使學生在分層教學中進行自我的突破,教師還應在主要的教學框架內,幫助學生認識不同數學定理的解題應用方法,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可在不同解題思路中靈活掌握各類定理的解題使用方法,以此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應對各種題型的變化。同時,在授課階段進行教育分層,可降低固有學習框架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影響,使學生可跳出數學習題的固有局限,去反思各種數學習題的解題途徑,最終重建自身的數學學習方法、數學解題思路。例如,曲線與方程的授課中,教師應對軌跡方程的求法進行分層,以便幫助學生了解方程的曲線與曲線的方程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鞏固學生對方程曲線的認識,使學生可在固有的學習框架中,根據求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進行問題的解決與思路的擴展。
三、結束語
數學教書應充分利用分層教學的教育特征,在知識的分層中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擴充學生的解題途徑,并在個體差異分層中滿足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只有在上述兩個教育維度展開分層教學的教育思考,才能通過一定的教育觀察,促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展,提升高中數學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