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群
摘 要:數學作為中職課程中的一門基礎課,它的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還有著服務專業課的功能。中職教師要認識數學在不同專業中的運用,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教學。本文就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為中心,從中職數學教學的問題、提升中職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信息技術改善教學模式以及提升課堂互動等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中職;數學;實效性
引言:
中職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偏差,對于數學的興趣度也并不高,因此如何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是每個中職教師應當研討的問題。只有明確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漲的點以及數學對于各專業的重要性,才能因材施教,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一、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所在
(一)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度不高
數學是結構性非常強的學科,因為之前的某一部分沒有學好很容易導致今后的課業學習困難,而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大部分都是文化課水平偏低的,想要將數學成績進一步提升就相對困難,因此中職學生大部分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度不高。中職學校的學生更加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以便能夠提升步入社會后的工作能力,對于數學的重視度也就是不得不學習應付一下考試。學生的水平不高,學習能力不強,又對數學這門學科沒有加以重視,自然就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度不高[1]。
(二)專業知識與數學聯系不大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其課業壓力是非常大的,除了學習基礎的文化課還要側重于學習專業知識技能,而普通高中生在三年學習的知識。中職學生就必須在2年時間內學完,且數學與專業技能的知識聯系并不大,因此中職學生能夠放在數學學習的時間與精力就會相對較少。在課業壓力的基礎上,再加上中職學生較差的數學基礎,就導致了中職學生學習數學逐漸吃力起來,自然也就無法提升學習效率。
二、提高中職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一)抓住教學重點,改善教學體系
普通中學的數學課程是作為主要科目教學的,在考試中占分數的比重也比較大,因此學生不得不刻苦的學習數學。但是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雖然數學也是必修的課程之一,但是不能以傳統的獨立教學模式進行,而是根據其專業特性對數學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從不同的角度找到數學與各專業之間的切入點,將數學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不僅如此,必要時數學教師可以與專業老師進行聯系溝通,依據每個專業課的需要設定數學教學重點。將與專業知識緊密相連的數學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將與專業關聯不大的知識只要求學生理解就行。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度,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例如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函數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函數的學習能幫助其將每個病人的相應數據做成函數表格進行詳細對比與匯報。而對于會計專業的的學生而言拋物線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經濟發展趨勢與拋物線的最高點與最低點等等。
(二)根據學生水平進行分層教學
雖然中職學生的基礎水平普遍偏低,但是在這些學生中仍有水平高低之分,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數學教師要根據班上各個學生的水平進行劃分成不同的等級,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材施教。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要求其盡可能的掌握數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對于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說就只要求其掌握專業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保障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夠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樹立起數學學習的信心。
(三)增強課后輔導,提升學習興趣
數學學習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終歸是有限的,想要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的關鍵還是在課下的輔導。因為中職學生的基礎水平不高,就導致其課下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不強,想要鞏固課堂知識時因為不能自主的去理解,導致在課下學習的效率并不高,因此教師在課下也要為學生提供隨時的輔導,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時遇到的困難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并幫助學生在長期的課下學習中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擁有自主理解能力,從而使對于數學的學習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三、運用信息技術,改善教學模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無法做到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終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被淘汰。數學相對于其他科目來講是相對枯燥的,而將微課程以及多媒體等技術運用在課程當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興趣度,在枯燥的課程學習中增添許多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為課業的繁重,因此中職教師在教學中通常都是在趕節奏,保障在短暫的時間中能夠將最多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因此在這快節奏的“灌輸”中,有許多學生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知識,很多時候都是尚未明白就已經講解過去了,長此以往只會導致學生降低學習數學的信念。
數學的公式對于學生的理解而言大多都是抽象的,僅依靠教師的講解以及課本上的知識描述是無法理解的。就拿《一次函數》的講解來說,不同的變量下所得出的以此函數圖像是不同的,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演示將變量進行更改后圖像的呈現有哪些變化。不僅如此,教師在課前導入時也可以利用微課簡短的特性,用生動有趣的視頻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四、提高課堂互動,改善師生關系
想要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不僅要求教師能夠合理教學,而且還要拉近師生距離。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將教師的位置擺的抬高,當教師是以高高在上的態度教學時,就注定無法與學生達成有效溝通。因此教師建立起與學生的溝通才能獲取學生的信任,在教學中所提出的要求或是下發的任務,學生的完成度也會相應提高。在課堂上就要將提問式互動轉為討論式互動,就比如《三角形的外角和》這一課,“無論怎樣的三角形外角和都是360度”這樣的論點本身就很有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用急于告知學生這一答案,大可以給學生不同的三角形讓學生去實踐外角和,當他們給出的答案是一致時,本身就會對于其中的原理有著強大的求知欲,從而進行論證探討。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就要求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根據中職學生的特殊性進行課程創新,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要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同時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只有做到課堂模式不斷創新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并根據學生水平因材施教才能將數學教學實效性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任宗富.提高中職數學教學實效性的方法探究[J].信息周刊,2020, 000(005):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