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 陽

新冠病毒讓幼兒入園的日子一拖再拖,在宅家期間,我園通過“云空間”拉近了與幼兒、家長的距離,且“線上幼兒園”從沒有關閉。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币咔檎业娜兆永锿Un不停學,幼兒建構游戲的時間可不能少。上學期,幼兒在幼兒園學習了用積木搭建“我的社區”。在家里,可以用哪些物品來搭建?大家一起在家中尋找、探究、體驗。
案例一:于于的媽媽問:“于于,你知道我們小區有哪些地方?”于于笑著說:“我知道,有我們住的房子、幼兒園、醫院?!眿寢尷谟诘男∈终f:“那我們可以用哪些材料來搭建?”于于左顧右盼:“我有積木,可以用積木搭。”說完,于于就把積木箱搬到桌子旁邊。
“媽媽,我要搭建我們家?!庇谟趶南渥永锬贸鲆粋€長方形積木放在桌上,在兩個長方形積木的上方架起一個扁扁的長條形積木,又嘗試架上一個三角形積木。“哈哈,這是我家,175 棟。我的好朋友住在我家旁邊,我也要搭建他們家?!闭f完,于于繼續用同樣的方法搭建了一模一樣的房子。媽媽問他:“我們家后面是什么?”“是別墅。別墅的房子沒有我們家這么高?!闭f完,于于找到很多正方形積木,把它們排成一排,并在上方架上半圓形、三角形積木。媽媽問他:“別墅后面是什么呢?”于于興奮地說:“幼兒園?!彪S后,他用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半圓形、拱形積木,搭建了幼兒園的大門、教室、椅子。于于對媽媽說:“我們幼兒園前面是醫院,現在有好多人生病,需要住在醫院里。”說完,他拿起長方形、拱形、圓柱形、三角形積木,搭建了醫院的門頭。媽媽對他說:“怎樣讓病人知道這里是醫院?”于于用手摸了摸頭:“可以畫上醫院的標記。”說完,他拿來一支紅色水彩筆,在三角形的房頂中間畫上一橫一豎,笑瞇瞇地說:“醫院畫好了。”媽媽問他:“醫院的旁邊還有什么?”于于說:“食堂和加油站?!闭f著,他又用長方形、正方形積木進行搭建。媽媽問:“小區搭建好了嗎?”于于回答:“搭建好了。”媽媽繼續追問:“每天我們都是從哪里進入小區?”于于指著窗外說:“北門。我要搭建大門和圍墻。我們的圍墻很高,壞人進不來。” 于于把長方形積木豎起來,圍著房子外圍一個一個擺放在桌上。接著,又拿來圓柱形積木,在兩個圓柱形積木上再加上長條形積木。于于笑著說:“我的小門搭建好了。”媽媽問他:“北門一共有幾個門?”“有 3 個門。”說完,于于在小門旁邊用圓柱形、長條形積木拼了兩個同樣的門。“媽媽,小門旁邊還有解放軍叔叔站崗呢?!庇谟谡f完,從箱子里拿出兩個正方形積木拼成長方形。這時,于于皺著眉頭對媽媽說:“媽媽,還有解放軍叔叔。用什么材料呢?”于于想了想,便從箱子里拿出一個畫有月亮的小長方形積木,對媽媽說:“就把這個當做解放軍叔叔吧?!彪S后,他把積木輕輕放在拼成的長方形積木上方,興奮地對媽媽說:“媽媽,小區搭建好了!”
案例二:辰辰找來許多袋牛奶和硬殼書,對媽媽說:“我要搭建我們的家?!背匠侥昧嗽S多袋裝的牛奶分散擺放在地墊上,左手拿起一本書,右手把牛奶擺放到書的四個角上,第一層搭好了;繼續拿牛奶,分別放在書的四個角上;再拿牛奶,分別放在書的四個角上。三層樓的房子便搭建好了。辰辰問媽媽:“我們的房頂是三角形的,應該怎么搭呢?”媽媽回答:“你看看周圍有什么材料可以變成三角形?”辰辰拿牛奶、紙杯、書嘗試拼成三角形,但是都沒有成功。此時,站立著的書倒下來,“趴”在地墊上。辰辰說:“媽媽,這個挺像三角形的。”于是,他把書打開,放在房子的最高處當作房頂。媽媽對他說:“我們家旁邊有什么?”辰辰說:“超市。超市有兩層樓。”辰辰拿來牛奶和書,把牛奶分散平放在地墊上, 再架上書。但是搭了一半,辰辰對媽媽說:“媽媽,沒有牛奶了,還有一層沒有搭好。”媽媽說:“哎呀,家里的牛奶都在這里了,這可怎么辦?牛奶一定要擺在四個角嗎?能不能換個地方?”辰辰小心地把放在四個角的牛奶撤下兩袋, 驚奇地發現樓房沒有倒,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的房子沒有倒?!眿寢屝χf:“哇,太厲害了。兩袋牛奶也能搭建房子。”媽媽對辰辰說:“超市的旁邊是什么?”辰辰說:“醫院?!眿寢屨f:“牛奶都用完了,你可以把書立起來,試一試?!痹趮寢尩膸椭拢匠桨褍杀緯鄬Χ?,在它們上面架上書,房子沒有倒。媽媽說:“辰辰,你去客廳再找找其他材料吧。”
辰辰來到客廳,看到一次性杯子對媽媽說:“媽媽,紙杯可以嗎?哇,柜子上還有兩袋牛奶?!背匠侥弥化B紙杯和兩袋牛奶高興地跑過來。他拿出4 個紙杯放在書的四個角上,再架上書,用紅色水彩筆在白紙上畫上十字架標記,剪下來粘貼到紙杯上,當作醫院的屋頂。兩袋牛奶放在一樓兩邊,當醫院大門。
幼兒在幼兒園學習過搭建主題“我的社區”,家長和教師也分別帶領幼兒參觀過社區。因此,幼兒知道社區附近有什么、這些建筑物有哪些特征。居家期間,如何將幼兒的已有經驗從幼兒園“回到”家庭?在班級微信群,教師通過視頻、語音的方式,與幼兒線上共同討論:你家附近有什么?可以用家中的什么才來搭建?每一次“溫情連線”,幼兒都會迫不及待地分享他們的想法,教師感到滿滿的幸福感。
生活經驗是幼兒進行建構游戲的基礎。幼兒在家中尋找、收集各種材料,如硬殼繪本圖書、紙杯、紙盒、牛奶等家中安全的物品。幼兒利用家里的場地、材料創造搭建作品,在探究、體驗、發現中不斷成長,感受到“宅家”的樂趣。同時,體會到和家人一起活動的快樂,建立了積極互動的親子關系,增進了親子情感。
每一次“空中”的相見,幼兒互相分享搭建作品、展示搭建成果。這也體現了陳鶴琴先生所主張的“兒童教兒童”教學原則。
第一天,于于的社區就搭建好了,媽媽把他的搭建視頻發到班級群與大家分享。幼兒打開視頻觀看時,用語音對話交流:“哇,這么多房子啊!”“門口還有解放軍叔叔,太酷了?!薄澳惆汛笤航榻B得真清楚?!薄疤袅?。”“房子太矮了,住不進去?!薄匠綃寢尠l了辰辰的搭建視頻,幼兒紛紛點擊視頻,用語音對話交流:“哇,這個樓房搭得高,可以住進去了。”“超市有停車場太好了,我們家每次都是開車去的?!薄皼]有圍墻,萬一有壞人,怎么辦?”……毅毅媽媽發來毅毅搭建的視頻,幼兒觀看視頻后都表示非常喜歡?!澳慵业膰鷫σ粋€接著一個,這樣就不怕有壞人進來了?!薄拔蚁矚g你制作的亭子,太美了。”“你家好大,我想去你家參觀。”“我進小區時保安叔叔也給我量體溫,回家后和媽媽 一起洗手?!薄?/p>
幼兒建構游戲從桌面到地面,從積木到紙盒,從平面到立體,充分運用空間位置。同時,結合疫情防控,幼兒將進小區要戴口罩、量體溫、勤洗手等防護知識運用到建構游戲活動中。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時,是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最佳時機,大家取長補短,共同成長。
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教育是幼稚園與家庭共同的責任。”宅家的日子也許還要繼續,家園要同心協力,共同促進幼兒發展,讓宅家的生活繼續呈現不一樣的精彩。在以后的建構游戲中,教師、家長還要不斷探索、實踐,運用多種方式方法,給予幼兒更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