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蘋
《望天門山》這首古詩通過對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秀麗景色進行描寫,來展現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學習這首古詩,除了要掌握重點字詞,讀懂全詩內容,更要能夠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激發對祖國美景的熱愛之情,感受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然而,這首古詩中不乏晦澀難懂的字詞和意境,詩中展現的時代風貌、描繪的自然景色也與小學三年級學生生活閱歷相去甚遠,這都使得教學難度加大。
在參考了諸多公開課教學案例并請教優秀教師后,筆者調整思路,決定利用智慧化信息技術重構學習路徑,以達到教學目的。信息化教育中,VR技術已初露頭角,它通過特定的眼鏡形成密閉的虛擬體驗空間,讓學生通過眼鏡內的影像全方位感受虛擬場景。VR技術的逼真感使其在古詩教學的畫面和意境營造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望天門山》這節課的設計過程中,筆者大膽引入VR技術作為突破本首詩教學重難點的一個工具。
一、景色再現,突破重點字義
確定了執教內容后,筆者才發現這首詩不好教,原因是這首詩個別字詞的意思難以理解,妨礙了學生對全詩的解讀。比如“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回”字,對這類難理解的字義,傳統的教法是直接給學生注釋。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最好的理解方式莫過于親歷觀察。此時,VR教學工具就顯示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
筆者根據教學目標,構建了幫助學生理解“回”字的VR情境:首先,模擬體驗者在江面上望楚江,只見楚江水滔滔不絕,滾滾向前;接著體驗者的視角慢慢上移,移至半空中,呈俯視視角,俯瞰天門山和楚江,只見楚江水流至天門山處改變了水流方向,整體呈九十度拐彎。
通過VR技術,學生不必長途跋涉,親自到訪,就可以沉浸在虛擬現實中,憑眺天門山和楚江的雄壯景象,目睹“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奇偉,這種逼真的山川河流使得學生能夠直觀精準地理解“回”字。相較于傳統教學中教師絞盡腦汁地用語言去描述解釋,這樣一種教學手段突破語文教學的慣性思維,新鮮感、科技感十足,瞬間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模擬場景,理解抽象知識
這首詩不好教還因為詩中有個別知識點隱晦抽象,比如“兩岸青山相對出”這句,青山聳立在兩岸,那為什么是“相對出”而不寫“相對立”呢?比較容易理解的是,相比“立”,“出”讓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呈現了動態美,但卻很少有人考慮到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其實,作者用“出”字,除了要逼真地表現舟行江上,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的動態美,更是為了表達舟上之人的喜悅和興奮。
這樣的知識點對于成年人來說也需細品深思,更何況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心智簡單,缺乏生活閱歷,理解起來如隔萬重山。
在有VR技術的今天,筆者選擇讓情境在課堂上再現,根據教學目標重構了VR場景。學生們戴上VR眼鏡即是李白,立于舟上,舟行江中,青山相對撲面而來。
VR模擬的真實環境,讓學生瞬間“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天門山。學生隨著小舟疾馳于波瀾壯闊的楚江江面,看著兩岸青山一座座向后撲去,興奮之情油然而生。“君心亦我心”,此時,學生豁然開朗,領悟李白心情的難題不攻自破。
VR教學工具化抽象知識為具象場景,彌補部分學生相關經驗的缺失,勾連學生的新舊經驗,使學生的學習建立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提高教學效率。古詩場景的還原,更是為學生搭起一座通往詩中世界的橋梁,將學生拉進古詩風貌中,增強自身的體驗感,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三、還原畫面,體會古詩意境
部編版教材課后習題往往濃縮和暗示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本首詩課后習題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說出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意思。
宋朝張舜民有詩句云:“詩是有聲畫,畫是有形詩。”一直以來,“詩畫結合”“想象畫面”就是小學生學習古詩的常用方法。所謂“畫面感”,從學生的角度講就是閱讀古詩內容時,眼前能出現與文字意境相符的生動畫面。
傳統的古詩教學中,教師會利用課文的插圖、課件的圖片、勾畫的板書讓學生初步感受古詩意境,然后啟發學生想象,最后用語言生動具體地描繪畫面。但無論是插圖、課件還是板書,都是屬于二維平面的,而VR是三維立體的,同樣的內容,VR的展示效果更有沖擊力,更能感染學生。本詩抓住“孤帆一片日邊來”中“孤帆”“紅日”“碧水”等意象創作VR視頻,為學生課堂上更細膩的想象做好鋪墊。
最終在VR視頻“耳聞其聲,目見其形”的幫助下,學生饒有興趣地對這句詩中的意象展開了大膽現象,描繪出來的畫面有形有色、動靜結合、情景交融。至此,又一個教學重難點在不知不覺間被“玩”會了。教師不僅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還提升了整堂課的審美樂趣。
以上這堂基于VR技術的古詩公開課是VR技術與語文課堂深度融合的一種嘗試,嘗試的結果讓我們看到VR技術完全能擔當傳統語文教學的補充工具。不可否認,信息技術正在為教育工作者帶來全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生動有趣的立體課堂,為重構學生的學習路徑帶來無限可能。教師要利用好這一新興技術,讓語文學科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煥發更加耀眼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