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欣 朱思宇 江山 陳越 秦培朔



摘 要:當前仍處于全球新能源市場發展初期,規模有待進一步放量,整體產業鏈增長與發展潛力巨大。受到2020年4月23日發布的新能源政策的支持和標準化的進一步推廣,未來換電模式有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新能源市場目前已經進入了瓶頸期,就僅有的兩種續航方式來說:充電模式疑難多,換電模式待優化。
本論文詳細剖析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充電模式與換電模式的痛點,并以青島聯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電動汽車電池和換電柜專利技術為基礎,剖析其電動汽車電池及充電柜專利技術專屬的商業模式優缺點,助力構建全新的供應鏈生態圈,解決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存在的瓶頸,促進新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能源;車電分離;供應鏈協同;商業模式
一、背景介紹
在經歷了十余年的銷量持續走高后,全球汽車銷量在2017年達到了9500萬臺的峰值水平。自2018年起,全球車市增長步伐趨向停滯,未能成功突破1億臺大關,反而出現了可預見的輕微下滑勢頭。全球部分車市已不可避免地步入了“零和博弈”存量市場發展階段,競爭環境將更為激烈。在全球整體車市低迷的大背景下,以純電動、插電混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的下一代技術迭代方向,銷量表現十分搶眼,未來有望逐步替代傳統動力,并成為乘用車銷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聚焦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銷量走勢與全球較為一致,但呈現出更顯著的周期性特征。自2010年起,受到人均收入水平快速提高、供給側產品不斷豐富、政策積極鼓勵汽車產業發展等因素驅動,中國乘用車新車銷售市場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年銷量從1000余萬臺翻番至2017年的2400余萬臺,年均增速超過 10%。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過去幾年內也經歷了飛速的發展,正在從萌芽期向成長期邁進,其保有量在5年間增長了9倍有余。由于我國堅持的純電驅動戰略取向,純電動汽車在保有量當中占有較大比重,2019年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310萬,占比 81.4%。
進入202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國家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號召下以及在中共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指導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勢必加快進入能源體系主流,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新四化”和“新基建”浪潮席卷汽車產業,在消費端呈現的結果是互聯網汽車、新能源汽車、共享汽車等不斷涌現的新汽車產業以及不斷冒出的新技術、新概念,這不僅刺激著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欲,也刺激著汽車廠商不斷用新技術和新概念包裝車型、推向市場。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迎合行業及政策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
二、技術基礎
在新能源汽車較好的發展形勢下,最大程度地轉化潛在消費者是實現銷量持續性增長的必要措施。目前,新能源汽車能源補給可以通過充電和換電兩種模式。據行業相關調研數據顯示,在充電模式方面,影響新能源汽車用戶購買意愿的主要因素為電池質量和穩定性,占比高達60.8%,此外有59.2%的用戶關注續航里程問題。私人充電樁安裝受限制,公共充電樁效率低下,用戶及時充電的需求難以滿足。而換電模式可以在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做到充電時間段的削峰填谷,減少對電容的需求,減輕電網壓力。目前的換電技術尚未成熟,換電站布點對于設備及場地要求較高,大型換電站成本高無法大規模布局,換電模式優化勢在必行。
換電技術發展是換電模式優化的關鍵,以青島聯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UTEV)車電分離的專利技術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新型共享換電技術進行分析。UTEV在標準動力電池、電池換電柜及電池共享平臺和管理系統擁有大量的技術專利,在電動汽車“車電分離”發展路線上進行了周密的專利保護,形成電動汽車廠商無法繞行的專利網和產品線,其核心產品如下表:
三、商業模式
筆者基于UTEV車電分離的專利技術,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成員協同創新行為與合作模式,以及UTEV在供應鏈協同創新理論下的商業模式,利用有限的政府補貼額度最大程度地激勵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成員提高產品創新水平,同時改善現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的問題,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供應鏈協同創新理論下的商業模式設計圖
如上圖所示,在電池供應鏈主導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UTEV利用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提供的材料負責制造、出售及布置換電柜,同時提供標準化的電池,并同車企進行協同合作,車企負責設計生產標準的空倉汽車,利用UTEV的標準化電池和專利技術,最終向經銷商提供標準化的空倉汽車,或是同公共交通領域的負責人進行合作,向公共汽車、出租車領域提供標準化的空倉汽車,而空倉汽車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價格,在政府購置補貼下降的情況下消費者依舊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購買到新能源汽車,同時規避了電池損壞的風險以及電池維修的費用。UTEV除了同車企進行合作外,還需要同大型商場、寫字樓以及居民社區等公共場所進行溝通,實現換電柜的推廣,最終達到每0.5公里至1公里范圍內布局一個換電布點。UTEV負責制造及布置換電柜并租賃給商場,租賃期限五年起步,其盈利點在于商場交付的換電柜使用權租金及廣告費用。整個供應鏈的商業模式都滿足消費者對于產品的特性需求,即新四化:數字化、個性化、智能化、體驗化。
筆者深度剖析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存在的問題,積極利用UTEV現有的車電分離專利技術,以現有優勢價值鏈能力為核心牽引,實現綜合能力與短板補齊。
1.優勢分析
UTEV的換電解決方案擁有業內其他廠商無法超越的競爭優勢:
(1) 技術領域創新,提升用戶體驗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充電式新能源汽車最快充電也需0.8小時(為快充方式,對電池損害大,電池使用壽命縮短)。而自動換電汽車換電時,更換每塊電池僅需1分鐘,換電速度比加油還快,徹底解決用戶擔心的充電時間長問題;換電完成后,用戶可以線上支付,無需下車,為用戶帶來較好的體驗感和舒適性。同時,在車電分離模式下,電池實現了標準化,電池制造商更容易形成規模經濟,愿意引入更為先進的電池生產設備,安全措施更完善,品質更有保證。
(2) 行業技術共享,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UTEV車電分離專利技術的提出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問題的解決提供技術支持,而共享理念商業模式的構建,使這一技術得以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共享。通過技術的共享,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了技術支持,所有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對模式進行優化,從而形成強大閉環,行業產生合力,促使新能源汽車在相關產業中增強核心競爭力
(3) 降低購置成本,優化模式效率
車電分離技術的運用,可以降低消費者首次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只需選擇車型,而標準化電池的提出,規避了消費者面臨不同車型適配電池不同的抉擇問題,在使用過程中,以新的換電模式進行快速換電補能,提高消費者能源補給效率。此外,商場、居民社區安置換電柜,電池耗電狀況與GPS定位系統智能連接,車輛運行途中實時更新電量信息,并提前提醒駕駛人員按照既定路線前往就近換電柜更換電池,以此不僅縮短了以往換電模式的耗時而且智能化連接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從而給予消費者更好的用戶體驗。
(4) 優化供應鏈結構,推動行業持續發展
車電分離技術本身可以使車企擺脫電池這個“重資產”,將重心放在研發整車輕量化和適配性上,從而提高了車企的盈利水平。此外,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在原有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供應鏈基礎上,以UTEV代表的車企為中心,依靠專利技術與其他車企、商場、居民社區以及消費者之間形成緊密聯系,從而優化了供應鏈下游結構,帶動了整個供應鏈環節盈利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
(5) 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當今時代的發展主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是順應了時代潮流。而標準化電池的出現,為電池的利用問題提供了新方法。通過商業模式的構建,供應鏈中下游采用標準化電池,從而可以實現電池的統一管理,同時通過電池的綜合利用,提高電池的使用效率,發揮電池的全部價值。換電柜通過使用標準化電池為用戶提供換電服務,避免充電對于電池的損耗而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同時減少普通換電模式對于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消耗,進而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社會資源,以此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劣勢分析
(1) 電池和不同車企標準的統一或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
新能源汽車電池標準化問題由來已久,長期以來,電池的規格尺寸不統一,一直是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和動力鋰電池企業合作的主要矛盾之一,也是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大障礙,給換電商業模式的推廣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內企業眾多,如蔚來、小鵬和北汽等汽車企業,其旗下的新能源汽車種類、型號等技術參數各不相同,電池設計、結構與重量標準難定。汽車底盤設計的復雜性導致電池系統也極其復雜,不同車型之間的電池組難以通用。因此,電池和不同車企標準的統一或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
(2) 換電商業模式快速推廣需要各方協調配合
針對該商業模式的推廣,UTEV提供了技術支持,解決了核心問題。但是,想要車電分離模式被大眾廣泛接受,還需要各方力量的協調配合。就目前來說,整車廠、電池生產企業、公共領域以及消費者尚處于比較割裂的狀態,還未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形成合力,協同共享意識較為薄弱,形成商業模式快速推廣的障礙。而政府的支持可以為該模式的推廣提供政策驅動力,專項補貼及政策扶植都能推動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圍繞該商業模式,政府可以出臺一些行業扶持政策或指導意見,自上而下地推動新技術業態的形成。
四、結語
在現有的充電樁商業模式下,行業生態并沒有形成,整車廠自行建設并運營充電樁,其成本高、盈利性差的缺點使得整車廠投資充電樁數量少,導致終端用戶充電不方便、體驗差的體驗;外部投資者、整車廠及終端用戶并沒有通過充電樁形成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而是各自獨立,相互割裂。但在換電柜商業模式下,電池共享,換電業務不再只歸屬于整車廠,外部投資者、整車廠、UTEV可以共建換電柜,各自獲得相應利潤,充換電服務從成本劣勢轉變為利潤優勢,其高盈利性將產生外部效應,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加快換電柜的增設速度;整車廠能更加專注于汽車的設計和制造,為用戶帶來性能更好的新能源汽車;同時隨著資金的不斷加入、新能源汽車性價比的不斷提高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完善,將會有更多的汽車購買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為整個行業創造更多的盈利可能。多方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合作的發展狀態,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會加速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白皮書2020.
[2]周姝婭.零售商營銷努力與政府補貼政策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協同創新決策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20.
[3]王耀.推動“車電分離”快速發展是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有效途徑[J].汽車縱橫,2020(10):3.
[4]楊武.消費者環境價值觀對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的影響研究[D].安徽工業大學,2018.
[5]劉春輝,王宇婷,沈潤杰.淺析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未來發展前景[J].時代汽車,2020(2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