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美嬌
摘要:分析中小學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其學習活動的心理機制,能夠準確把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負面情緒,使得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制定心理輔導策略,以此協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項心理因素,從主觀層面為學困生建設下更加良好的學習心理基礎,以此使得中小學學困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克服心理問題,真正更加高效的開展學習活動,助力學困生轉化目標的最大化實現。為此,在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應切實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聚焦于學困生的心理層面深入地探索問題所在,切實做好具體的機制分析工作。
關鍵詞:中小學學困生;心理機制;分析工作
在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將使得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真正得以解決,從而以更積極的情緒接受教師的引導與協調,在正向的學習情感作用下高效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真正實現學習水平的不斷提高,并完成由學困生到普通學生乃至優等生的華麗蛻變。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心理輔導概念愈發完善,并且心理輔導的理念越發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教師們紛紛參與到了對學困生進行心理輔導的研究工作之中。在這一階段中做好學困生學習心理機制的分析則成為了教師的首要任務,通過對教學實踐的整合性歸納,本文總結了長期落后的學習弱勢心理、節奏失衡的考前焦慮心理、自我放縱的懶惰怠學心理三項學困生學習過程中突出的心理問題,將在下文中展開具體的論述,簡要分析影響學困生學習活動開展的具體心理問題,為后續教育工作者輔導工作的開展打下重要基礎。
一、長期落后的學習弱勢心理
學困生在班級中長期處于落后的學習地位,其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中處于下游,與班級中普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受到教師的關注程度也有著十分明顯的對比差異性,長期處于這種學習環境之中學困生自身也將產生嚴重的心理偏差。在對比中學困生將越發看重自身與普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差距,并強化自身的自卑心理因素,使其形成特殊的學習弱勢心理。在這一心理的影響之下,中小學學困生的學習活動將更加局限,學生在消極情緒的影響之下始終畏手畏腳,或過于功利,這都將成為進一步導致學困生學習效率持續下降的因素,對其形成長期的影響。
這一心理機制在學困生的學習過程中出現得較為普遍,是教師在心理輔導工作中應引起重視的首要因素。教師應積極地轉變現階段傳統的教育觀念,在中小學教學中通過建立分層機制的方式,以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劃分。這能夠從心理輔導方面為學困生創造更加平等的學習環境,在學習過程中斷絕學生之間存在的對立現象,以此使學生能夠不斷調整個人的學習心理,逐漸樹立學習自信心理,真正為其后續的學習活動參與打下重要的基礎。
二、節奏失衡的考前焦慮心理
學困生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困難的學生,這些困難是學生學習下降的主要因素,但其中困難的類型也各不相同。其中,部分學生雖然有著學習過程中的上進心理并且日常學習活動中也十分努力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但是在面對考試等相對嚴肅的學習情景時,會從心理層面產生嚴重的焦慮情緒。這種情緒在心理教育層面被定義為考前焦慮心理,也在重視心理輔導工作的當前教育環節之中成為了部分學困生需要解決的主觀因素之一。
在中小學學困生轉化的心理輔導過程中,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學習節奏失衡現象與部分學困生進行針對性的溝通工作,以循循善誘的情感引導方式,切實使得學生得以建立正確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逐漸克服自身面對考試時的心理情緒,撫平學生內心的焦慮,使其始終以溫和的情緒面對考試等嚴肅的學習場合,以平常心應對測試,從而發揮出自己的最佳實力,真正以良好的成績回饋自己的努力,使其突破學困生這一身份限制,實現個人學習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自我放縱的懶惰怠學心理
“沒有笨學生,只有懶學生”這句話雖然具有較強的片面性,但是也暴露了一個學困生產生的心理因素,即部分學困生在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懶惰怠學心理。這種消極心理機制的出現是由于這一部分中小學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在學習過程中過度自我放縱,使其學習狀態十分懶散消極,最終導致其個人學習知識基礎并不牢固,所以學習水平長期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發現這一心理機制之后,教師應在中小學階段的心理輔導工作中切實強化對學困生的學習引導工作,通過為學生建立明確學習指標等方式以外在的影響力量約束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以客觀實踐矯正學生現階段初中的懶惰怠學心理。在教師心理輔導工作開展的約束輔助作用之下,學困生能夠初步參與到自我學習管理環節之中,并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管理習慣,形成明確的學習意識,從而擺脫現有的消極心理情緒。在心理輔導工作的針對性影響作用之下,學生在未來的學習活動中能夠真正實現自我管理,在積極的學習情緒下妥善應對學習活動,最終真正實現個人學習能力的切實提高與優化。
對中小學學困生的學習心理機制進行具體的分析,能夠精準地找到學生學習活動中影響其學習效率的主觀因素,使教師能夠明確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負面心理,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心理輔導教育策略,以此更加具體地對學生進行協調,改變學生的心理特征,真正促使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為其學習效率提高打下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榮會.學困生的心理輔導策略探究[J].明日,2019(3):0308-0308.
[2]馬光輝.對學困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體會[J].2021(2013-1):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