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伶輝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5G。自20世紀以來,移動通信技術經歷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通信技術。直到21世紀,第四代通信技術的問世,人們才更深地感受到網絡帶來的便利。微信、騰訊QQ的視頻和語音電話等功能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隨時隨地的互聯互通已不再是奢望。
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快手、抖音、火山小視頻等為例。這些短視頻軟件的出現,也很快地跟上了4G時代的步伐。近些年,5G通信技術的不斷興起和投入使用,可以更大限度的優化網絡,網絡延遲時間更短,傳播速度更快。從1G到4G不僅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還使人們更好地認識了世界,可以說是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G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它的到來將真正實現社會全方位的萬物互聯。
5G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硬件的革新推動了短視頻的發展。曾經人們使用單反相機拍攝,用Pr(Premiere),AE(Adobe After Effects),EDIUS等專業性很強的軟件進行視頻編輯。如今,硬件設備方面,智能手機逐漸成為編輯短視頻的設備。智能手機的普及,將視頻制作的門檻降低,人們也可以親身參與制作。5G網絡技術的發展升級,不僅提升了傳播速度,短視頻的影像清晰度也不斷提升,克服了傳統傳播方式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缺點。5G基站的建設,使網絡覆蓋面積不斷擴大;聯通、電信、移動三大運營商也推出了5G套餐,更快的網速以及更高的清晰度不斷滿足著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使用者可以自由搜索自己喜歡的視頻內容,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用戶本身和短視頻的聯系更密切。
創作內容方面,很多短視頻都是普通百姓自己參與創作的。創作內容就是記錄自己的生活,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創作門檻低的特點。短視頻的呈現方式:“其呈現形式包括將傳統長視頻編輯為移動短視頻,或是通過短視頻拍攝工具展現網民自身及身邊所發生的新聞、趣事或情感,主要用于移動新聞傳播、個人社交分享以及品牌商業推廣等目的”[1]。以年輕人為主,老人或者小孩的加入,也能有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力。這更體現了5G時代下,用戶與短視頻的密切聯系。
伴隨著5G網絡技術的升級,帶來的是以手機為代表的硬件設備的革新。以華為智能手機攝像中的“人像”“專業”等功能為例。這些硬件的升級,使軟件的使用更簡單。一些剪輯軟件也應運而生。“剪映”“小影”“快剪輯”等軟件不僅可以提供基礎的素材,同時還能以手機為基礎進行剪輯,加上低延遲、快速的5G網絡,真正做到隨手拍、隨手剪輯以及分享的一條龍式的體驗。技術推動短視頻的制作更便捷,可以方便地記錄生活。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技術的革新,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需要,短視頻將會發揮出更大的正能量。
以前人們不知道視頻制作的方式,只是坐在電視前觀看電視節目;之后電腦不斷普及,人們開始自己拍攝、剪輯視頻,但還是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同時成本也較高;智能手機的普及,給人以最便捷的體驗,拍攝和編輯視頻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從電視到電腦,再到智能手機的轉變,正是技術的發展給短視頻行業帶來的機遇。
雖然短視頻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為生活增添了些許色彩。但是它的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快速發展的大時代下,也顯露出很多不足。
5G技術相比之前的1G到4G技術的傳播速度更快、影響范圍更廣。處理視頻信息方式的多樣化以及發布信息速度的加快,導致信息來源和信息量的不斷增加,加劇信息的碎片化。用戶在看到一個視頻時可能只是看到事情的一個方面,無法接收到全面的視頻信息,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受限,可能導致偏見、誤解產生,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周而復始,無形之中就陷入一種死循環,長此以往消極影響甚多。
近年來短視頻行業快速發展,更加專業的運營使商業化趨勢更加明顯。英國人類學家克倫普在《數字人類學》一書中也曾論及,數字的背后其實都是人。“數字系統以清晰的方式,和它們植根于其中的文化緊密地融合在一起”[2]。一項技術的產生影響人,但是人的行為也應有一定限制。如今各種博主通過短視頻打廣告,引領消費方向。蘇寧易購、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通過直播、短視頻進行產品的銷售,還有一些旅游城市或者店鋪利用短視頻打造網紅城市或者網紅美食。各種“網紅系列”正深入人們的生活各方面。尤其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各種當紅明星開始進軍短視頻行業。明星與網紅“強強聯合”,通過人氣、流量的影響不斷在短視頻中植入廣告,通過直播帶貨、開自己的餐館等方式,增加收入。百姓的擇業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短視頻的推送機制比較單一,它是基于用戶喜歡、關注哪一類視頻、觀看視頻的習慣,由此更精準地實現內容的推送。讓用戶感覺,一點開視頻軟件,都是自己想看或者喜歡看的內容,由此一發不可收拾地花時間去看。但一段時間之后,視頻難免失去新意,不吸人眼球,令人審美疲勞。為此各大主播,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惡搞、低俗、夸大等方式來博人眼球,為自己吸引人氣和流量。以“大胃王吃播”為例,在各大短視頻平臺的激烈競爭中,將吃播推向極端,不僅吃相難看,還浪費糧食。特別是在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中,糧食緊缺更成了熱點話題。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是一個恒久的話題,不能讓低級趣味被商業鉆了空子。
過度商業化,過度逐利。短視頻的興起,一方面滿足了百姓的各種需要,但受到利益影響的現象也層出不窮。以一些媒體為例,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短時間內受到更多人關注,不惜干擾輿論導向,歪曲事實,甚至打破專業媒體人的職業底線。再以商家為例,利用短視頻進行營銷,打上“網紅同款”的噱頭。對于消費者而言,一方面出于“網紅同款”的物品應該不會差的想法,另一方面可能出于攀比、炫耀的心理,產生非理性消費。這不利于適度消費觀念的養成。
短視頻內容低俗化、過度娛樂化。由于現在的快傳播模式,主要注重人氣、流量的影響。如何在眾多的短視頻內容中被記住,提高粉絲量,有更多的流量,視頻內容更多向低俗化、娛樂化方向看齊。也有博主為了瀏覽量,不惜夸大事實、小題大做、惡搞、偷拍。甚至利用AI智能技術,將人臉直接調換,制造熱點。將作為一位博主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拋之腦后,觸碰法律底線。
視頻內容趨同。短視頻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很難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視頻易出現相同內容,缺少有新意和優秀的視頻內容。一旦某一視頻引起極大的瀏覽量,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模仿。例如短視頻中各種“車評人幫粉絲買車”或者“改裝車”。惡搞的段子也競相模仿,有一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既視感。視頻內容趨于一致,內容中涉及的行業也趨同,多次觀看這種內容,會產生視覺疲勞,令人厭煩。
視頻內容侵權以及網絡暴力增加。受有影響力視頻內容的影響,各種模仿原創視頻的行為就會更多。原創視頻被盜用或者因為某一視頻揭露了行業內幕而被惡意舉報,這些行為就已經侵犯了他人權利。由于網絡匿名化的特點,以及受眾缺乏理性思維,在某一視頻下因為某一評論而進行“互罵”,或者極易受視頻制作者的影響,對他人進行惡意評論。為博人眼球,對他人進行偷拍,影響他人私生活。這些行為不僅侵犯了他人權利,也是網絡暴力的體現。
技術本身是無對錯之分的,但技術在產生之后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觀念以及價值選擇的影響。5G時代下的短視頻發展所產生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到技術的問題上。在技術產生之時,就已經觸碰到人的社會和法律觀念。雖然“技術工具論提供了一個廣泛接受的技術觀,認為技術作為工具是用來服務于使用者目的的”[3]。但是不論是技術本身還是在應用中都需要進行不斷反思。
短視頻的發展受5G技術傳播速度快、少卡頓的影響,在5G時代會帶來更深的社會影響。不論是5G技術還是短視頻的發展,都要辯證地看待新鮮事物。要看到技術給生活帶來便捷,短視頻豐富人們的生活的同時,也要看到二者的問題。受網絡影響,人們看到各種博主的成功,人心不斷浮躁,認為人人都能在那十幾秒鐘脫穎而出,成為網絡紅人。與其每日在冥思苦想如何爆紅中度過,不如腳踏實地,干點實事。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只有注重用戶所需、著力原創、傳播正能量,營造良好的短視頻環境,這才是應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