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 張 燕
習總書記強調, 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思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高校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已成為宣傳學院辦學成果的重要窗口。因此,建設運營好高校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 宣傳學院辦學成果等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相對于高校微信公眾號來說,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建設普遍較晚,在運營隊伍、受眾人群、服務意識、品牌定位、內容創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需提升策略。
(一)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時代需要
當前, 微信公眾號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獲取信息的重要新媒體渠道之一, 是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新媒體陣地。[1]高校的人才培養在二級學院,二級學院要做好意識形態教育工作,就必須建設運營好微信公眾號,從而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拓寬與學生交流的渠道,才能擴大和提升二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影響力。
(二)高校二級學院的自身發展需要
微信公眾號不僅僅是大學生日常獲取信息的重要新媒體渠道,也是其他社會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網絡渠道。社會大眾通過高校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能夠較為便捷地了解學院的發展歷史、學院辦學情況等信息。尤其是在高考填報志愿時, 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更是可以成為考生家長詳細了解學院的重要渠道。因此,建設運營好高校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對于學院自身發展具有較大意義。
(一)運營隊伍能力不強且不穩定。 學院微信公眾號的指導者院團委書記一般由輔導員兼任, 因陷于學生日常事務性工作對于微信公眾號的日常運營指導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具體運營者院團委學生會干部往往剛初步掌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能力就已步入高年級,因面臨畢業就業等壓力而無心繼續運行微信號。
(二)受眾人群單一。 學院微信公眾號主要面向本院師生且往往以在校生為主,主動關注的真粉較少,“僵尸”粉較多。 學院師生往往在關注學校微信公眾號后普遍對學院公眾號內容關注度不高。
(三)服務互動意識不強。新媒體最大的生命力在于服務互動,但學院微信公眾號缺乏服務互動意識,基本還是沿用傳統互聯網發布公告、掛新聞等功能,“灌輸式”傳播信息。
(四)品牌意識不強,定位模糊。學院微信公眾號缺乏品牌意識,欄目千篇一律;定位不準確,與學院網站內容趨同性嚴重,沒有體現出新媒體的特色。
(五)內容創新不夠。新媒體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創新,但學院微信公眾號內容基本來源于學院網站新聞以及互聯網,原創度不高。 限于運營隊伍能力原因,學院微信內容表現形式單一,枯燥無味。[2]
(一)堅持立德樹人原則。 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建設運營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導向,牢牢把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正確的媒體導向。
(二)堅持密切服務師生原則。 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建設運營中只有堅持密切服務師生,才會有真“粉絲”,才會愿意接受公眾號內容, 才會讓粉絲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學院微信公眾號的“溫度”。
(三)堅持品牌特色原則。 學院微信公眾號要有品牌特色意識,對于每一個欄目、每一篇內容要精心把關,杜絕粗制濫造,做到“一院一品”,欄目有品牌,內容有特色。
(四)堅持創新原則。 學院微信公眾號建設運營要不斷創新表達形式,少一點文字,多一點圖片,以師生喜聞樂見的視頻、音頻形式呈現,增加互動環節。
新時代, 新形勢, 高校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不僅不能丟,而且還要建設好,要把學院微信公眾號建設為提升高校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成效、 宣傳辦學成果的新媒體陣地。 因此,高校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建設提升策略需要不斷探究、實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加強學院微信公眾號的隊伍建設。 隊伍建設是二級學院微信生存和發展的必要要求。 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建設運營離不開政治堅定、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微信工作隊伍。 通過整合學院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吸納黨員干部、組建院級新媒體中心來保障隊伍的相對穩定性。 學院微信公眾號的指導者要相對穩定,要有工作時間保障。想法設法提升學院微信公眾號運營人員的自身認同感、獲得感,才能生產更多正能量、有特色的內容信息。
(二)開展行之有效的媒介素養培訓。 增強微信公眾號運營隊伍的媒介素養, 把媒介素養培養納入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的培養體系。增強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的信息思辨能力,自覺抑制不良信息的侵襲; 提高微信公告號信息的創造生產能力,主動傳播宣傳思想文化的正能量。
(三)擴展學院微信公眾號服務功能。進一步整合、充分利用學院新媒體信息技術資源, 擴展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功能,突出服務功能,在服務互動中宣傳學院思想文化成果,以滿足師生多樣化、個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務對象不僅要考慮在校師生,也要考慮畢業校友、學生家長等,進一步擴大受眾群體。
(四)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微信互動體系。[3]形成“學院新媒體中心—師生”的共同參與的微信工作機制。 針對青年群體張揚個性、反對權威、拒絕灌輸說教的心理特點開展微信公眾號的建設運營工作,做到學生人群在哪里,宣傳陣地就擺到哪里,師生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哪里,正確的輿論導向就針對哪里,互動就到哪里。
(五)提升創新力,打造品牌特色。對于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建設,要突出品牌,根據學院特色,打造品牌欄目,塑造特色內容,表現內容要有深度,展現形式要有溫度。 同一所大學,二級學院眾多,學院微信公眾號只有根據自身特色打造品牌,才能有影響力,才能越做越新,行穩致遠。
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盡管在建設與運營過程中遇到不少困境, 但應該不斷努力把它建設成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主要網絡陣地,宣傳二級學院辦學成果的重要窗口。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建設運營中堅持立德樹人原則、密切服務師生原則、品牌特色原則和創新原則,通過加強隊伍建設、開展媒介素養培訓、擴展服務功能、建立互動體系、打造品牌特色等具體策略, 提升二級學院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真正把它打造成意識形態工作、宣傳學院辦學成果的新媒體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