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卓英 王亞榮
《智利之窗》是巴西《南美僑報》旗下創辦的拉丁美洲最具影響力的華文報紙之一, 南美僑報網作為面向拉丁美洲華人華僑的華文網站,不僅進行新聞報道、維護華僑正當權益、宣傳愛國主義思想、促進與當地人民友好,而且擴大漢字漢語在拉美地區的傳播和影響, 向拉美地區的華人華僑傳播中華文化、弘揚中華優良傳統,使在異國他鄉的游子們能更加直接地了解中華文化, 同時也進一步樹立中華文化自信。
在世界共同體的格局下, 報刊等媒體作為凝聚共同體內部共識、促進共同體交往的重要媒介,充分體現出其跨文化傳播功能與文化擔當意識。《智利之窗》在傳播中國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大國媒體應有的文化擔當。
定位精準,服務當地華人。《智利之窗》自創刊以來一直堅持:定位精準,服務當地華人;堅持獨特的文化特色,重視品牌建設;注重內聯外通,構建多視角多維度的辦刊理念。《智利之窗》作為面向智利地區的華文報紙,立足智利華人華僑的工作生活,維護華人華僑的權益,反映其心聲,促進其融入當地主流社會, 使其成為多元文化多元民族構成的一部分。 文化擔當是一種文化責任和文化使命,是價值導向和道德引領。 身處智利的華人華僑們能通過《智利之窗》的閱讀不斷提高文化認同感, 在多重文化背景下仍能保持文化自覺和中華文化自信。
堅持文化特色,重視品牌經營。隨著中國經濟改革和社會進步,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受到世界的關注與認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開設專版介紹中華文化,提升中華傳統文化在智利乃至拉美地區的影響力,喚起當地華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關注, 保護并傳承寓意豐富的傳統文化, 這體現新時代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自覺性。在與各國交往和國際議題的制定中,中國要想擁有話語權, 就需要媒體有強烈的文化擔當意識, 才能更加主動、自信、智慧地參與國際文化交往,《智利之窗》依托“南美僑報網”蓬勃發展,打造智利地區知名度高、認可度好的華文報紙, 為中國在多元復雜的文化語境里發出中國 “好聲音”,贏得來自世界的理解和尊重。
注重內聯外通,打造全方位華文媒體的辦刊理念。為了實現自身更強的發展,《智利之窗》 與國內媒體北京宣講家網、看中國網等保持著密切合作。 此外,與智利當地政府和媒體加強溝通,爭取一個相對寬松的發展環境。 同時,根據市場環境審視其市場定位,將媒體與科技融合,憑借南美僑報網的新聞資源和品牌優勢, 使其成為智利地區有名的華文媒體。 《智利之窗》在與西方文化碰撞下堅守中華文化自信,這份文化自信來自國家給華人華僑帶來的安全感,同樣也展示出他們的世界地位和自信心。
《智利之窗》是南美僑報網下除《厄瓜多爾華人周報》《中美洲版》以外,設置專版宣傳中華文化的期刊。秉承堅定文化自信,宣傳中華文化,服務當地華人華僑,全方位報道國內外大事的原則, 一出刊就受到當地華人華僑和中國大使館的好評。在當前互聯網和自媒體蓬勃發展的大潮中,海外華文媒體可謂是夾縫中求生存。 《南美僑報》作為南美地區實力強大、辦報經驗豐富、歷史悠久的一家老牌媒體,在大力發展新媒體的同時,仍根據南美各國華人的需求,努力堅守紙質媒體的陣地,因而《智利之窗》的出版可以看作是《南美僑報》對紙質媒體的一份堅持與回歸。
《智利之窗》中華文化版深入具體的介紹中華文化,所選內容都是在歷史長河中,那些經典的、特色的、影響深遠的、意義重大的代表性文化,是炎黃子孫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奮,創造并傳承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像皮影、木偶戲、針灸、珠算等跨越千年仍光彩奪目。而端午節、媽祖文化、朝鮮族農樂舞等則體現出中華民族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奮斗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忘我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人民群眾通過勤勞的雙手和實踐實現美好生活,創造普通人的不平凡人生的價值理念,并支撐著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
自人類歷史發展以來,中華文化經久不衰,中華大地上的兒女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點燃著中華文化之光,海納百川的中華氣魄、謙遜包容的中華性情,讓中華文化熠熠生輝。
內容層面,《智利之窗》中華文化版的內容都選自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都是對全世界人類具有普遍性的自然、文化或人文價值的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民間文學、傳統音樂等,物質文化遺產如歷史建筑群等,讓海外華人更多更便捷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時間層面,“草原音樂活化石” 的蒙古族長調民歌可追溯至兩千年前,“口傳千年的超級史詩”格薩爾、唐代“紙壽千年墨韻萬變”的宣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的宋元珠算,以及跨越千百年歷史的皮影、青瓷、活字印刷、篆刻等,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為后人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精神和物質食糧。
空間層面,中國遼闊的土地上孕育著優秀中華文化,北有朝鮮族民樂舞、 赫哲族伊瑪堪說唱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南有粵劇、黎族紡染織秀技藝、桑蠶絲織技術,東有媽祖文化、福建南音,西有熱貢藝術、藏戲、木卡姆藝術等,都遠播海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讓世界感受中國的文化魅力。
《智利之窗》是智利首發的華文報紙,當地華人華僑對其信任感比較高,是一個有文化擔當的新聞媒體。 《智利之窗》關注時事熱點、軍事政治、介紹中華文化歷史事件、分享當地華人事跡、體壇娛樂八卦等,為當地華人了解中國各領域發展提供第一手信息,履行海外華文媒體的文化使命,始終堅定文化自信,讓僑胞們感受祖國的繁榮富強,以及來自祖國的關愛之情。
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越來越廣泛, 中國逐漸掌握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智利之窗》時刻關注國內政治,聚焦“十九大”“兩會”“中國再修憲法”“雄安千年大計”“一帶一路五周年”“解放軍成立90 周年”“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等時政熱點, 將中國文化自信的基礎夯實在華人華僑乃至外國友人的心中。 “文化自信就是一個民族、國家及其每一個體對既有文化形態、文化成就、文化作用及其生命力、創造力、影響力的深度認同、自豪情感和堅定信念。”[1]“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
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的傳播,改善文化的傳播方式,是文化聲音的“音量鍵”。祖國日漸昌盛的經濟趨勢,催化文化自信在華人華僑心中生根發芽。《智利之窗》頭版中介紹“華為5G”“粵港澳大灣區”“中國與智利升級中貿協定”“博鰲論壇”“中國雙11,全球剁手”等有關中國經濟科技的發展動態,讓華人華僑感受中國雄厚的經濟實力,給他們以堅定的底氣。 經濟是一切思想文化發展的物質基礎,在中國5000年悠久歷史中,新中國建國70 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當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科學技術的領先者,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
具有獨一無二的理念、神韻、氣度和智慧的中華文化,給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增添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五千年的歷史沉淀下來的中華文化,更是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底蘊。 《智利之窗》向海外每一位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人訴說著中華文化的厚重。《智利中醫藥學協會成立》《玻利維亞外長受少林文化影響一生》《智利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等都介紹中華文化,以及中華文化對華人乃至對外國友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為中華文化的獨有氣質做出了客觀的詮釋。
作為定位服務華人華僑的華文報紙,《智利之窗》 關注華人的生活實際,為其“保駕護航”。頭版熱點就曾針對海外安全問題發表過《留學生如何自保》《在外海就真的安全嗎》等文章。 《以僑為橋,舌尖上的福建勇闖全球》《舌尖上的中國3》等把中國的美食介紹到拉美地區,同時也傳遞著美食背后的中華文化。
《智利之窗》 這一溝通中國與智利乃至拉美地區的媒體,適時擔當了為中國發好聲音的角色,將文化自信的聲音帶給華人華僑, 時刻提醒其保持作為中華兒女的驕傲以及對中華文化的深度認同和堅定信念, 為當地華人構筑了文化自信的平臺。
《智利之窗》作為海外華文報紙,在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發好中國聲音中體現出媒體的文化擔當意識,同時也肩負著華文教育的重任,很多當地華人華僑利用這樣優質的華文報紙進行漢語的學習。在中國繁榮發展的大背景下,為喚起當地華人對中華文化認同、搭建文化自信平臺和推動文化自信發揮的橋頭堡作用。 隨著APEC第27 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等國際會議的召開, 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大國擔當和大國實力愈發彰顯,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的中國國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