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敏 徐紹仙
1.懷化學院,湖南懷化 418000;2.Chiang Rai Rajabhat University,Thailand
1997年戴維.烏爾里奇首次提出了HRBP(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的概念,這一概念得到了企業界的認可,并有很多公司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與創新[1]。在當前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大量的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進入非傳統的旅游企業或其他行業就業,具備“跨界能力”的人力資源備受企業的青睞。因此,學生職場勝任力的培養至關重要[2]。HRBP能力構成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為一體,研究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HRBP能力構成及教學對策,可以為專業教學提供改進的方向,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職場勝任力。
文章根據學者研究結論將HRBP進行角色分解為HRM專家、服務管家、戰略合作伙伴、企業微創客、變革推動者五個角色[3],設計了涵蓋這五種角色及綜合素質要求的問卷,共有6大板塊80個問題,包含5個HRBP角色分別對應的75項能力以及5項綜合素質能力[4]。為了更好地探究HRBP能力的適用性,文章選取了4個樣本群體—行業高層管理人員或創始人(后文簡稱A)、懷化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含酒店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后文簡稱B)、懷化學院旅游管理專業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后文簡稱C),懷化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后文簡稱D)發放問卷進行數據搜集,要求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打分。結合深度訪談、文獻對比等研究方法共回收有效問卷86份并進行了數據對比及分析。
對于必須掌握的15項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能力[5],群體A、B、D分數最高的且高度一致的是忠誠度。行業人士和在校學生均認可忠誠度的重要性,但是專業教師群體對它的排名則為第四,在未來的教學中,專業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忠誠度問題,在課程中引入更多價值觀的意識培養,這是學生和業界的共同期望。分數最低的能力各個群體選擇不一致,群體A認為是組織診斷能力,群體B認為是數據研判能力,群體C認為是法律知識,群體D認為是系統性思維。其中群體D所選擇的系統性思維能力,恰恰群體C認為是一種比較重要的能力。以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畢業生的視角及行業需求來考評,這說明教與學有了認知方面的差異,系統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目前社會所期望的,但是在教師層面,應該利用各種案例教學加大學生系統性思維的訓練,而不能夠僅從單一的專業能力著手,應該注重在“博”的基礎上“專”。
識人用人能力的分數在四個群體都較高。這說明識人、用人能力是人力資源管理專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在未來的教學中,專業教師不僅應該要利用各種人力資源測評軟件,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劣勢,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用人技巧,加大領導力相關課程的教學。同時,在HR體系專業知識、流程設計與優化能力、員工關系管理能力方面,群體A、D達到了較高的共識,這三個方面的內容符合社會需求和教師的教學重點,但是群體B打分較低,這說明應屆畢業生沒能認識到調整及優化流程設計的能力在企業里的重要性,在日后的教學中,需要專業教師進行引導,并設計相關的案例進行教學。
對于必須掌握的15項平臺服務管家能力,三個群體A、C、D分數最高的且高度一致的是正直坦誠。但是,對于群體B而言,這項能力在這15項中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是智能化辦公軟件知識。群體B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在職業道德與職業意識方面,需要專業教師加強引導,這樣才能符合社會的預期。群體A和群體B均比較看重智能化辦公軟件知識,但是專業教師對這個能力評分不高,在日后的課程設計中,對于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應該更加注重落地性,訓練學生熟練應用office辦公軟件,知曉智能化自助辦公系統,能夠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類、分析和講解。
群體A、B、C、D分數都較高的是吃苦耐勞能力。目前,社會、學生、教師對于大學教育都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大學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驕子,而是需要認真實干,具有良好的耐受力和意志力。在行政事務處理能力方面,群體A與群體B、C、D的分數有較大的反差,前者分數很高,但是B、C、D均不認可,通過訪談2位群體A成員,他們認為綜合協調各類行政資源,掌握人事事務處理流程,獨立自主完成行政及人事事件管理,是屬于人力資源管理中傳統職能模塊的基本內容,現有的HRBP能力是在傳統的HR職能模塊基礎上,加入崗位所需要的業務能力,并不意味著前者不重要,所以,作為業界人士,依然認為行政事務處理能力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傳統人力資源六大職能的教與學。
對于必須掌握的15項戰略合作伙伴能力,群體A、C、D均認為使命感很重要,但是群體B分數不高,群體B作為應屆畢業生,沒有自覺轉換身份,從而不能很好地認同使命感,因此,在專業教學中,職業意識的教育不可缺失,當代大學生的教育,不能夠僅僅圍繞專業技能,態度與意識的滲透必不可少。
群體A認為戰略性思維很重要,但群體B、C、D的分數沒有顯示出其在該角色中的重要性。戰略性思維是指能夠基于長遠生存與整體利益,對關系全局的、長遠的、根本性的重大問題進行分析、整合、預見和決策的策略性思考和謀劃的思維模式。群體A代表的是用人單位的基本訴求,但是教師與應屆畢業生,哪怕是已經畢業多年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畢業生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反思日常教學,企業戰略類的課程需要進行深入的解讀,聘請業界專業行家進行案例教學,訓練系統的戰略思維能力。
對于必須掌握的15項戰略微創客能力,群體A的整體分數較低,有9項能力平均分數少于4分,而群體C、D的每項能力平均分數均大于4分。群體A在企業微創客這個角色中的整體表現說明,對于大多數職業經理人和企業高管并非高度認可企業內部全員創業的運作方式,這種數據結果不太符合大眾的認知,但是符合學者們的調研結果。學者們在對HRBP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得出結論:目前HRBP只在互聯網等用工數超過10000以上的大型企業運作的較為成熟,群體C、D代表著大眾的認知,而群體A出于具體實踐的考量,因此,數據結果也就有了明顯的反差。
四個群體都高度的認可事業心以及堅忍自信能力,對于這兩項能力的整體分數都非常高。這說明未來的教學中需要設計各種案例,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塑造學生熱愛工作,對事業執著追求,在巨大的壓力下能夠自我調節,堅定完成目標任務,自立自強的能力。
對于必須掌握的15項變革能力,四個群體在善于學習方面達到了共識,整體分數最高,行業、學生及教師群體都認為利用多種途徑、資源創造學習機會,掌握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綜合實力的能力是變革推動者角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群體A、B在對于商業前沿焦點方面以及商業敏感性方面分數最低,與群體C、D形成了較大的反差。專業教師高度認可這兩項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這兩項能力需要具備高度的超前意識,在具體的運營中難度也非常大,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對于這項能力評分較低,而學生群體則認為這兩項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在豐富工作經驗和具體行業認知的基礎上,課堂上的理論教學意義不大。從行業和學生的角度出發,對于商業前沿焦點和商業敏感性培養的教學可以適當的貫穿到各類專業課程,但是需要密切結合行業實際,無需過多空洞的理論展示,最重要的是需要通過各類專業賽事的訓練,引導學生的創新契合行業場景,從而提升這兩項能力的實用性。
在綜合素質5項能力中,群體A的整體分數遠遠高于群體B,這說明行業的要求與學生的自我認知方面有巨大的差距,專業教師在這個方面也需要從企業需求的角度出發,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群體A中樂群性分數最高,群體B與D中建立信任的能力分數最高,群體C中親和力分數最高。但是對于抗壓能力,群體B、C、D的分數與群體A的反差較大,群體A認為有效自我調節,穩定情緒的能力很重要,但是沒有引起學生群體和專業教師群體足夠的重視,抗壓能力的培養需要貫穿到職業規劃教學課程體系中,專業教師在講授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時也應該利用“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喚醒學生更好地感知未來的壓力。高校的項目賽事教學,也可以喚起學生的壓力意識,從而為將來進入職場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結合HRBP5種角色及綜合素質,四個群體在識人用人能力、吃苦耐勞、事業心及堅忍自信能力等維度達到了高度的一致,并對專業教學與學生需求、專業教學與業界需求以及業界需求與學生需求三組認知差異進行了深度對比。在專業教學與學生需求層面,智能化辦公軟件知識、使命感、忠誠度等維度,教與學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在專業教學與業界需求層面,系統性思維、辦公軟件知識、行政事務處理、商業前沿焦點與敏感性以及抗壓能力的培養等維度,教學重點與市場需求出現了不匹配的現象;在業界需求與學生需求層面,行政事務處理能力以及使命感等維度,社會要求與學生群體產生了分歧。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的需求,在未來的教學中,可以根據三組認知差異的具體維度,設計教學案例及多元化教學手段,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職場勝任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