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法權
鄭州商學院旅游發展研究中心,河南鄭州 451200
傳統村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發生了較大改變,通過旅游行業的興起,鄉村傳統村落已愈加受到人們的歡迎,相關部門已意識到傳統村落的文化旅游價值,并借助科學手段提升保護水準。
目前,中國傳統村落保留了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各個村落的民風、民俗各不相同,不同地區或不同村落皆有獨特的村規民約,其反映出該村落真實的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基礎,傳統村落會展現出多種生活形態,由于地域不同也導致其生活方式存有較大差異,特殊的差異性展現出我國村落內部主要的文化價值。
針對生態價值而言,根據我國傳統村落的分布形態,其生態系統與生產方式都存在較大差異,村民在經年累月的生活中依照自身智慧,創造出了多種生態文明。具體來說,南方由于降水較多,其主要的種植物為水稻;而北方依照該區域的土壤特質與氣候原因,農業作物多為高粱或小麥,因而受多種要素影響,農業生態文明不同其衍生出的生態景觀也不盡相同。
從經濟價值上看,由于傳統村落的價值主要集中在生態價值與文化價值,二者在相互融合且發展后可形成經濟價值。當前我國的運行機制為市場經濟,因而傳統村落若想獲得更快發展,要及時轉變思維模式,增加產業類型,提升其經濟的整體水準,因此,利用傳統村落來融合鄉村旅游可有效促進二者發展,增強傳統村落的現實價值[1]。
在過去100多年內,傳統村落已顯露出衰落跡象,其數量與發展的軌跡正逐步弱化,對其形態的保護并不合理。一般來講,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村落消失已成為一個必然趨勢,同時,我國又在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致使傳統村落的形態發生較大改變。此外,我國當前推行了新型的土地管理法,即“拆舊建新、一戶一宅”,自該政策實施以來,部分傳統村落受到較大影響,也加速其衰敗速度。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受財政驅動的影響較大,在開展經濟發展的同時沒能及時保護傳統村落,因而國家對傳統村落應加大保護力度,并利用合適的措施,開發其多種價值,改善鄉村旅游的整體狀態[2]。
由于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量極高,相關部門需對該區域增強保護與管理意識,一方面,當地政府部門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前期投入來激發村民的保護意識,進一步促進村民的生活水平,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另一方面,管理人員從多方面為村民普及文化知識,使其意識到自身居住環境內帶有較強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增強其村落保護的動力,也為其留在村落工作樹立信心,增強傳統村落的保護水平。
在進行傳統村落的保護時,管理人員需加大對建筑的重視力度,在傳統村落內建筑為該區域的首要標志,由于此類建筑蘊含極高的歷史人文價值,管理部門需增強保護水平。相較于現代建筑,傳統建筑存有較大區別,無論是實用性還是外觀上,傳統村落內的建筑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且正逐漸成為一種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村落建筑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可將該區域與傳統建筑的風格、形態與構造相融合,繼而改善該村落的整體面貌[3]。
不同傳統村落帶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其不但能展現在村民的飲食、建筑與衣飾中,還顯現在其生活習慣與該區域特色節目上。鮮明的文化象征著傳統村落對應的特色,會增加對游客的吸引力,促進該區域旅游行業的發展。在傳統村落內該地區居民依然依照其飲食習慣與習俗進行生活,由于巨大的差異會給各地游客帶去極大影響[4]。
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充分尊重各個傳統村落的生活習慣,針對其各自文化出臺多種保護性措施與政策,保護該區域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當地政府也需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科學的普及方式提升群眾的文化保護意識,使各地游客在充分尊重傳統村落文化的基礎上,增加生活體驗。
通常來講,傳統村落都位于大山中,其地理位置屬四面環山,因而其常帶有較特殊的自然景觀,游客前來的目的大多為欣賞美景,因而當地政府需加大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自然景觀內多含有動植物或各類珍貴的自然資源,管理人員需與專業人員開展研究,增加對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效率,嚴格保護山內動植物,從而使該村落形成一條獨特的資源產業鏈,繼而幫助傳統村落獲得更為平穩的發展。
由于傳統村落自身環境較為優秀,其內部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也更為豐富,再加上特殊的風土人情,傳統村落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雖然促進傳統村落發展的優勢較明顯,但其也存有些許缺陷,部分傳統村落的基礎設施與外部條件還沒能適應當前國家的快速發展,由于與現實社會脫軌較長時間,難以保證其擁有一個更好的發展進程。無論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部門都需在保護傳統村落的過程中及時增加現代化設備,改善其當前的現代化條件,增加村落現代化的便利性[5]。例如:河南某地政府為促進該區域傳統村落的現代化發展,其管理人員為該村落引進了多種設施,向村民灌輸了當前建設理念,促進了該村落的現代化發展。
由于傳統村落含有極多的自然資源,在此類村落開發鄉村旅游的過程中管理者應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切實推動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在加強區域旅游期間需合理規劃并有效開發出該村落獨特的自然資源,此環節在加強村落發展中較為重要,管理者還應為鄉村旅游業設置一套完善的資源規劃系統,將旅游資源融入到該村落的衣食住行中,通過文化間滲透,促進鄉村旅游與傳統村落的綜合發展。例如,浦江縣為村落活化的典型代表,當地政府不僅進行科學宣傳,還利用資金加大資源開發力度,通過與旅游產業的結合,讓該傳統村落借助旅游業而實現活化。
隨著城鄉建設部與國家住房的優惠措施,政府部門正致力于改善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活化,在采取各項保障性措施的同時,管理人員應增加資金投入度,比如,可設立與傳統村落保護相關的管理系統,并在其內部注入專項資金,可用于日常的修繕與管理。同時,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改善,相關部門也可借用網絡系統來改善當前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6]。比如,派遣專業人員打理該網站,群眾可在系統內部提出多種保護措施,而管理部門可在該系統內存入一定的資金,用來開展傳統村落的保護或利用活動,加強村落保護效果,增加村落保護影響力。
由于傳統村落帶有極強的旅游價值,應對其保護與發展加大重視力度,政府部門應設定出多種措施來將鄉村資源與旅游產業進行高效結合,通過對傳統村落的改造,在保護其文化、生態、自然資源等多種價值的同時開發出全新資源,進而促進村落建設,改善此類區域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