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伊
西昌學院,四川西昌 615000
近年來,生態旅游的發展勢頭很好,作為新興的旅游方式,生態旅游相較于傳統的旅游開發方式來說,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當地的自然資源,除四川藏區外,很多地區都采用生態旅游的方式來發展當地的旅游業。四川藏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旅游資源結合起來,能將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少數民族的文化,增加對少數民族的認知。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旅游不僅能夠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更能將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1]。
作為旅游發展區,必須具有一定的自然條件,四川藏區作為發展生態旅游的地區,其豐富的旅游資源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其中包括豐富旖旎的自然景觀以及獨特厚重的文化底蘊。
四川藏區豐富旖旎的自然景觀,是該地區發展生態旅游的一大優勢,由于其豐富的地形地貌,使其具有特殊的自然景觀,整體呈現出多樣性和層次性等特點,對于發展生態旅游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四川藏區有充滿異域風情的高原湖泊,有一望無際的廣闊的草原,同時,高低起伏、綿延不絕的山脈、河谷平原以及崇山峻嶺等自然景觀,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其自身的自然景觀對游客就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一些已開發的旅游景區,使四川藏區具有了較為成熟的旅游發展面貌。藏區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來到此處的游客能夠全身心地享受大自然,所以四川藏區是發展生態旅游的首選之地[2]。
除了風景秀美的自然景觀外,深厚的文化底蘊,給四川藏區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四川藏區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造成了其文化的多樣性,藏民族的很多傳說,也成為旅游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藏民所流傳下來的傳說,去和旅游景點產生一定的對應,將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做一個完美融合,使其得到長足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旅游文化圈。這對于生態旅游的發展來說,是不可缺少的[3]。
由以上幾個方面可知,四川藏區的生態旅游發展對四川旅游業的全面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重視四川藏區在我國旅游業發展中的地位,采用相應的措施去有效推進四川藏區的生態旅游發展。
四川藏區發展生態旅游,有助于改變原有的經濟增長方式,促進藏區的經濟發展,提高藏民的生活水平,能有效地改善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少數民族地區比較偏遠,可供開采的自然資源很少,沒有足夠的工業發展,只能依靠現有的資源進行存活,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都是開發木材資源,這就導致了對樹木的過度開采,不利于自然資源的保護,破壞了生態平衡。當這些地區開始發展旅游業時,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的經濟增長方式,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4]。
四川藏區發展生態旅游,這對于藏區文化的保護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作為一個地區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地區發展的核心。旅游業的發展,不僅是對自然景觀的開發,同時也是對該地區文化的一種保護和交流,讓藏區的文化得到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藏文化更好地保留下來。
四川藏區自身的自然條件以及其人文風情,已經足夠發展生態經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條件,國家加強對藏區的開發,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四川藏區開展生態旅游的基本條件已經初步形成,外部的條件主要表現在:國家對四川藏區生態旅游開展的支持,包括在政策上的支持與資金上的支持,通過開展生態旅游,能夠有效地改善該地藏民的生活,這對于國家的發展目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從內部的情況來看:四川藏區自身具有充足的自然景觀資源,能夠滿足游客對此旅游景區的想象,同時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對于旅游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目前很多民族村寨在生態旅游的開展方面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5]。
四川藏區發展生態旅游的外部條件與內部條件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這對于該區域的生態旅游發展來說是很大的優勢,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已有的生態旅游規模擴大化,讓該地區形成旅游文化圈,這樣更有利于該地區旅游業的發展。
加強對于生態旅游理論知識和實踐宣傳教育,對于四川藏區發展生態旅游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將生態旅游落實到實處,就必須改變該地區人們的傳統觀念,讓更多的人了解生態旅游的理論知識,對生態旅游開發模式有足夠的認知后,對于進一步開展生態旅游來說將更加容易,宣傳效果直接影響到了人們對其的認知,所以要加強對于生態旅游理論知識和實踐宣傳教育,從而推動四川藏區的生態旅游發展,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端正人們對生態旅游的觀念,從而帶領人們走上生態旅游這條發展道路。
當生態旅游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時,很多旅游企業會利用這一點來欺騙游客,在旅游宣傳上加上生態旅游的字眼,去提升旅游景點的游客量,在大部分游客被騙之后,很多游客對生態旅游產生了質疑,當這種現象出現之后,生態旅游的進一步推進和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阻礙。很多游客表示,當某地開展生態旅游之后,好像還不如之前的旅游開發模式,這對于生態旅游的發展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游客不買單對于旅游開發來說有著很大影響。
構建生態旅游發展多方監管體系是十分重要的,當關于生態旅游的法律法規得到落實之后,無良的旅游企業就無法打著生態旅游的幌子來欺騙游客,要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在日趨激烈的旅游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要建立相應的旅游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相應的監管法律法規,杜絕欺騙現象的產生[6]。
確立生態旅游發展戰略目標在科學認識四川藏區生態旅游資源的前提下科學規劃、合理開發一些生態旅游產品,并選取恰當的開發模式,采取有效的發展措施才能確保當地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無論是自然景觀資源,還是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都必須得到保護,發展四川藏區的生態旅游,要以保護資源為基礎。在保護的前提下去發展,就能夠保證該地區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前提,資源得到破壞不利于該地經濟的發展。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可參考國內外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如發展徒步科考、研學旅游:四川省石渠縣的濕地是中國最稀有的高寒濕地群,了解石渠縣境內濕地資源現狀、問題及其原因,對于國家生態保護起到重要意義;發展避暑勝地與度假休閑游:四川藏區夏天氣溫普遍偏低,是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發展民俗節慶游:藏區各地都有豐富的節日活動,就甘孜藏區來說就有曬佛節、轉山會、賽馬節、燃燈節等大大小小不同的節日,當地群眾的婚嫁、喪葬、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飾和飲食都彰顯出淳樸古老的民族風俗文化。
綜上所述,四川藏區的生態旅游發展對于四川的旅游業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發展藏區的生態旅游,就要充分利用藏區自身的自然景觀條件,將其觀賞性最大化,用美景來吸引游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藏區的自然資源,保持藏區的生態平衡,利于藏區生態旅游的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