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寧
1.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甘肅蘭州 730050;2.西北民族大學,甘肅蘭州 730030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一些文化遺產的保護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特別是對于古建筑的保護。由于古建筑具有多樣化的風格,所以受到了旅游業的充分重視。但是,隨著城市化建設的迅速推進,古建筑和旅游業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旅游業的發展給古建筑的保護工作帶來了阻礙,需要及時解決這一問題。由此可見,對古建筑保護與可持續旅游發展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1]。
古建筑就是指被保存下來并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或者價值的歷史遺產。根據詞義可知,古建筑一般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洗禮,但是這一時間概念需要按照歷史的發展來確定。
不同的古建筑具有獨特的文化特點,不僅是對歷史發展的重要表現,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特色,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及歷史價值。此外,古建筑還是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物質文化的科學研究基礎,所以加強對古建筑的保護至關重要。
在多元化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國家都開始意識到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中國也是如此。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逐漸的提升,在滿足物質要求的基礎上,人們更加注重精神需求,把享受生活當作一種樂趣,這也促進了旅游業的迅速發展。由此可見,對于具有很多古建筑,同時又把古建筑當作旅游發展途徑的城市而言,增加了古建筑保護工作的難度。只有充分重視古建筑的保護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同時體現出古建筑的藝術價值[2]。
一直以來,古建筑的保護工作都是一項艱難且重要的任務,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由于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古建筑較為脆弱,因此,古建筑的保護工作是一項長久性的工程。對于古建筑的保護而言,開發其自身的價值是最科學的方式之一,其中,旅游利用又是解決古建筑問題的有效方式。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對當地的古玩及文化的興趣較高[3]。
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古建筑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但是在利益的驅動下,依然存在著開發者或者古建筑的經營者利用自身的資源來增加經濟利益的現象。另外,還有部分經營者由于經濟效益,對古建筑進行大面積的改造,改變了其原本的形狀,加上了過多的主觀元素。由于商業氣息過于嚴重,使得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歷史價值,同時違背了古建筑旅游發展的初衷。
由于獨特的藝術氣息和歷史價值,古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進行參觀,大量的游客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往往忽視了古建筑的承載能力,當游客數量達到飽和的狀態時,就會給古建筑的保護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
即使古建筑的所有權屬于國家的,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古建筑的文化也在一直在傳承下去,仍然有很多居民生活在這里。因此,居民和古建筑開發經營者之間就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首先,古建筑旅游經營者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不愿意給與居民過多的補貼金額;其次,居民才是保護古建筑的主要人物,因此,旅游業的開發者對古建筑進行開發一定會得到居民的反對,因此收入利益分配等問題是古建筑旅游開發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4]。更有一些不良的經營者由于收入分配等利益問題強制古建筑的居民進行搬遷,這都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作為一種有效的旅游管理方式,對古建筑的功能區進行合理劃分能夠有效的限制游客的數量以及提升景區的承載水平。由于古建筑旅游區的占地面積較大,因此,對其進行科學的規劃管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古建筑。古建筑及其區域的劃分主要包括三個等級,即一個核心以及兩個緩沖區。其中,核心區域有價值較高的古建筑,此類區域是重點保護的地方,一定要避免經營者進行過度的開發工作或者開展項目。此外,還要限制游客的數量,從而有利于古建筑的環境保護。而緩沖區就是對核心區域發揮保護和緩沖等作用。一般情況下,緩沖區設置在古建筑的周圍,而且不會威脅到核心區域,經營者可以設置一些店鋪,體現古建筑的文化,還可以作為游客的休息區,不僅能夠提升經濟效益,還給游客的旅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5]。
隨著旅游區域的不斷發展,不文明的現象也逐漸增多,因此,對古建筑的旅游開發保護一定要加強對游客的管理。比如:按照古建筑景區的承載情況,可以對每日的游客數量進行限制。而根據古建筑自身易損壞等情況,還要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游客的不文明等問題。其中,可以在景區設立警示標語,提醒游客注意自身的行為;還可以設置警戒線防止游客的隨意走動,或者安裝攝像頭來加強對古建筑的保護工作。
旅游業的開發對古建筑的保護需要擺脫傳統的經營理念,因此,可以通過大量的宣傳方式讓當地居民加入到古建筑的保護與管理工作當中,同時給予相應的經濟利益。由于當地的居民長期生活在古建筑的周邊,因此,具有豐富的古建筑保護經驗,所以必須充分的利用這一資源優勢,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古建筑文化的宣傳工作,提升古建筑周邊居民的榮譽感及自豪感,從而提高其保護古建筑的積極性。
為了進一步加強古建筑的保護工作,促進可持續旅游產業的發展,政府要加強對古建筑的保護工作。第一,政府要成立專門的古建筑保護部門,同時嚴格的劃分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避免出現責任交叉以及盲目監督等問題;第二,政府要根據古建筑保護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關的管理政策,完善管理標準;第三,要提高對專業人才的招聘力度,選用專業化的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
按照古建筑時間的不同、完整程度以及歷史意義等方面的差異,對古建筑的價值進行科學的評估,從而加強古建筑保護的準確程度。因此,可以組織專業的評估團隊對當地的古建筑進行考察工作,按照評估的結果規劃出等級,然后通過就地保護以及異地保護等途徑,對具有價值的古建筑開展保護工作,而面對破損嚴重、歷史價值較低的古建筑而言,可以按照城市發展的要求進行拆遷。利用此種方式,有利于古建筑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且可以提升城市化建設的水平,給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條件[6]。
本文通過對古建筑保護與可持續旅游發展的研究,使我們了解到,可持續旅游的發展在給古建筑帶來保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危害。因此,要理性的看待古建筑保護及旅游發展之間的聯系,通過合理劃分功能區,加強對游客的管理,做好居民的協調工作,同時加強政府的管控以及對對古建筑價值的評估,從而強化古建筑的保護工作,促進我國優秀建筑文化的傳播,為旅游業的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