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
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江蘇南京 211800
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在追求實現文旅融合的過程中,全域旅游視域下中職旅游專業也不斷推陳出新,在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不遺余力,順應行業發展形勢培養大量優秀教師人才,促進了專業領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圍繞傳統景點旅游模式所展開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徹底彰顯了國家旅游產業發展走向前所未有的巨變。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其豐富的產業及產業附加值內容極大程度滿足了旅游消費者群體的針對性需求,這為全域旅游產生更多產業附加值創造了條件。2015年8月,原國家旅游局正式下發了《關于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我國需要實現旅游業與教育產業的深度融合,為教育各項產業發展提供積極政策導向與著力方式。
在我國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大背景下,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旅游產業發展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在新世紀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也有更多旅游人才被吸引并培養出來。在中職旅游專業中,師資隊伍建設一直以來都存在問題,其主要原因還在于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教育產業發展變化還存在問題,在培養人才、教育人才方面還有待改善加強,為促進旅游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1]。
目前中職院校旅游專業是追求建立全域旅游教育體系的,但是其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缺乏合理性,根本無法滿足現階段旅游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就中職院校的旅游專業教育教學現狀看來,他們還存在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等等問題,這些都直接導致了旅游專業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效果不明顯,出現了與旅游業發展相互脫節的狀況。需要注意一點,目前中職院校中旅游專業的大部分課程中都要求學生考證(導游證),教師在教學內容與旅游相關制度規則缺失,且缺乏創新。
中職院校中旅游專業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這直接決定了專業教學質量的優劣。就現階段而言,專業體系中所培養出的學生是缺乏專業實踐經驗的,許多專業學生對于旅游專業的最新發展狀況并不了解,這導致他們無法跟上行業發展步伐,甚至出現了就業困難問題。考慮到我國旅游專業發展起步較晚,旅游管理人才相當匱乏,因此中職院校旅游專業師資力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目前許多中職院校在旅游專業方面缺乏校外培訓基地,這導致校企合作不夠緊密,從某種程度上講,它無法滿足學生實踐能力鍛煉需求,導致某些旅游公司、旅行社無法招收到有價值人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校方也出于對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展開教學方案設計,例如可將實習地點設置為酒店、旅館等等,結合旅游管理專業提出相關內容,所以說其校企合作不緊密問題是明顯存在的[2]。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中職旅游專業教師師資隊伍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改變當前現狀,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多下功夫。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可以改變當前中職旅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弊端,確保走科學健康發展道路。結合這一目標,應強化旅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保證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養,滿足人才培養目標,這對促進全域旅游教育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需要加強旅游專業隊伍建設,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從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教育層面上培養人才,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水平的有效提高。在從事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也必須思考全域旅游背景下中職旅游專業教育特色。總體來說,要圍繞職業教育特色活力內容展開分析,探討職業技術教育實際價值,探討職業技術教育生存與發展空間。在追求建設高素質教育隊伍過程中,需要提升教育水平與質量,保證旅游專業教師能夠精通相關專業內容,進而勝任某些教學活動,保證人才培養有效到位[3]。
在強化教師隊伍過程中,必須提出制度有機制作保障機制,確保建立覆蓋教學方方面面展開教學設計,優化教學制度,提出制度保障。
大體來說,基于全域旅游的中職旅游專業機制建設應該結合三點展開。
首先,要建立獎勵機制。培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體系,鼓勵學生自學并展開系統培訓工作,滿足現代旅游專業職業教育發展要求。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需要提出各種獎勵機制,確保教師自覺走向全域旅游發展領域中,做好相關教育工作。
其次,要建立否決機制。圍繞全域旅游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促進旅游教學活動健康發展過程中選拔具有優秀資質的學科帶頭人或科研項目負責人,有效克服旅游專業教學水平不高、教師不思進取等等問題。所以可建立一票否決淘汰機制,確保全域旅游背景下專業教學活動有效推進[4]。
最后,要建立獎懲機制。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這是職業院校專業教育中一項長期工作。學校方面應該堅持做到專業教育持之以恒,實施圍繞師資隊伍建設所展開的領導責任制,為專業教育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實施人才目標性管理。在該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圍繞獎懲機制分析批評懲罰機制內容,進一步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深入發展[5]。
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第一,要追求政府主導、標準優化、追求資金保障到位。在中職旅游專業中,應該基于“雙師”師資建設提升教學質量,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確保“政”“校”“企”權責利分配到位,采用激勵約束機制建立“雙師”機制。與此同時,也要加大專款專項支持力度,保證學校激勵、校企合作到位,消除專業教育后顧之憂。
第二,要建立精細管理機制,做到多措并舉,保證構建長期穩定、時效性培養,可考慮創建創客基地、旅行社以及多項校園研學產品來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例如可建立“校中廠”,為教師技能培養提供有效保障。在“校中廠”,動態科學的評價與激勵機制必不可少,這也是希望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提升雙師素養,強調教學評價職業性與實踐性,并提出諸多創新性發展指標,建立專業內部的梯隊性考評體系。例如針對科研立項、課時認定、評優評選等方面優化績效分配,不斷強化教師成就感與自豪感,為教師建立良性發展機制[6]。
第三,要追求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在聯合培養機制下追求全域旅游中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實施“行業導師制”機制,提出諸多量化考核標準。教師在企業實踐時間過程中需要探討其完整性內涵,結合當前已有的“2.5+0.5”學制建立頂崗掛職機制,形成周期循環教師人才培養體系,確保教師實踐技能與業務水平有效提升。
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中職院校旅游專業必須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優化校園專業教學機制,協調校企之間合作關系,確保做到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為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創造無限可能性,也確保旅游專業教育內容與教學模式轉型發展,面向社會培養輸送大量專業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