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婧 辛 欣 段緒來
湘西地區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環境分析*
楊 婧 辛 欣 段緒來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文章分析湘西地區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業環境,針對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困難的現狀提出建議,為體育專業大學生進行體育創業提供參考。
湘西地區;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環境
大學生畢業后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就業,二是創業。隨著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學生畢業后進行創業成為了一種普遍趨勢。李克強總理提出: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就要認真扎實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也要投身創新創業,提高實踐能力[1]。湘西地區的人們重視運動健身,注重體育運動對各年齡階段人群的身心發展的作用,因此,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好?;诖?,本文對湘西地區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1.1.1民族文化因素
湘西地區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武陵文化也在此發展壯大,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征,歷史源遠流長。人們深受其影響,有著“勤勞智慧”和“尚美如流”的民族性格,執著、樸素、兼具靈氣、霸氣與匪氣的性格特色強烈影響著創業者們的創業。
1.1.2地理因素
湘西地區地域寬廣,資源可開發潛力巨大;因獨特的地勢,依山臨水,優秀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每年外來旅游的人數巨大。所以,旅游業以及周邊特色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湘西地區近山近水,不少行業開發仍有余地。在人口構成方面,老齡人、兒童人口所占比例較大,他們的需求也比較突出,針對這類人群的市場尚未完全開發,有著巨大的潛力。
1.1.3社會因素
據2019年末統計,全州常駐人口263.83萬人。城鎮人口占據47.75%,農村人口占據52.25%[2]。由此可見,農村人口比例較大,兩者受到的教育水平的高低有差異,思想觀念有著較大區別,對于創業的選擇也不相同。受生長環境影響,農村創業者可能會側重于農業、畜牧業、養殖業等,城市創業者則可能會傾向于新興產業。這使湘西地區產業的覆蓋面更為廣泛,也為后來創業者們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有著更多的選擇。
此外,湘西地區重視全民健身,戶外運動、馬拉松、羽毛球、軟式排球等項目在湘西地區非常受歡迎,其附屬產業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1.1.4經濟因素
相較于一二線城市,湘西地區創業較為容易。由于地理和經濟等因素,湘西地區土地資源豐富,房租便宜,在資金方面,財力的消耗遠遠比在一些一線二線城市創業低。由于湘西地區發展稍微落后于其他城市,競爭不是特別激烈,總體而言對創業者經濟要求較低。
1.1.5教育水平因素
全州各級各類學校1897所,其中大學3所,中等職業學校27所,普通中學180所,普通小學219所,特殊學校4所,幼兒園629所[3]。其中吉首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是省部重點專業,另設有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體育專業大學生在學校里受到了專業的體育教育,對各種體育項目有深入的了解且掌握了技術,并考取了許多相關技能資格證書,為學生們將來創業就業提供了多種可能性。為了發展學生們的創新創業相關技能,也開展了《體育產業管理與經營》《大學生創業基礎》《創新創業領導力》等相關課程,為學生們在以后的創業過程中筑下了堅實的基石。
1.1.6其他因素
體育專業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經過體育訓練鍛煉的他們更懂得堅持的意義,能夠堅強的對待創業時期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并砥礪前行。加之他們自信、樂觀、積極、熱情、善于社交,這些特質往往也能為他們帶來更好的人脈資源,促進創業發展。
1.2.1地理因素
湘西地區地處湖南省的武陵山區,地理位置兇險,氣候復雜,加之交通不便,受地勢影響,湘西地區主要以農業和特色旅游業為主,經濟發展結構單一,地區整體水平較為落后,限制了體育專業學生的創業選擇方向。
總體而言,受交通、氣候因素制約較大,導致創業者們在創業的選擇上受環境影響較大。
1.2.2社會因素
湘西地區是“老、少、邊、窮”地區。由于經濟原因,人口流動性比較大,許多有一定學歷的青年人選擇去北上廣等城市打工,而不是留在湘西地區進行就業創業,剩余人口多為老年人和青少年,這致使湘西地區可用勞動力少,創業者們在人員的招聘與利用上有一定難度。
創業投資機構們普遍認為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缺乏一定的處事能力,對市場認識不夠深刻,難以讓人信服,即便是很好的創業項目,也會使創業投資家們猶豫不決。
國家出臺有關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之后,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經過很多的部門以及一些繁雜的程序,最后落到實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許多大學生也因此被繁雜的程序而被嚇退,還有大學生因為項目不符合要求而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從而漸漸失去對創業的熱情。
1.2.3經濟因素
大學生所處的位置是介于社會和學校家庭之間,所以在創業時常常會遇到一個關鍵而又難以避免的問題,那就是資金問題,他們缺乏一定的創業資金和社會資本,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對于經濟不理想的家庭來說,學生在畢業時需要快速就業,如果選擇創業,前期需要很多精力和資金的投入,以及取得家庭的支持,這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是有巨大困難的。很多學生依賴于從家庭、親友等方面籌款,這對學生家庭背景等方面的限制很大。由于創新創業融資渠道不暢,導致創新創業難以順利開展[4]。
1.2.4其他因素
多數大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優越,閱歷不足,缺少鍛煉,可能會在創業時期出現各種難以避免的困難。除此之外,創業者的個人品質將會直接關系到創業是否成功。另外,體育專業大學生社會經驗缺乏,盲目樂觀,缺乏相關的創業知識,市場調研不足,對于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實踐能力不足。
很多家長受“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影響,希望孩子進入政府機關或大企業,找個鐵飯碗,既有社會地位,又有生活保障。[5]所以很多家長支持就業多過于創業,導致體育類大學生創業意愿不強、創業信心不足。
大學生創業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三方面的幫助與支持,以保障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強調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在企業注冊登記方面,程序相對來說更加簡化,針對創業高校畢業生設有“綠色通道”,給予優先登記注冊的關照;在金融方面,國家優先貸款支持創業,適當發放信用貸款并對申辦高新技術產業(含有責任公司)的高校畢業生,在資金確實有困難的前提下,允許畢業生分期結清最低8萬元的注冊資金;在機制上,IEARS組織的建立為萬眾創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2.1開設課程
開設多門課程供學生們選擇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什么是創業,為什么要創業,創業有什么利弊,如何創業,創業有哪些途徑,如何提高創業的成功率等等。課堂上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們認識創業了解創業。
2.2.2創業園
學校設有創業孵化基地,主要功能是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人脈資源、場地設施、培訓以及信息服務。2010年至今,州、市一大批優秀的大學生企業在基地孵化成功,如成聰軟件、鳳飛傳媒、乾城農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其自主經營的基礎上,基地將陸續進行創業指導等措施助推企業發展,讓高校畢業生通過創新創業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放飛大學生創業夢。
2.2.3老師指導學生完成創新創業課題
學校為了加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以及各項綜合素質,每年都會開展各級別“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申報立項,有意愿的學生可選擇自己的導師,領導自己的項目,項目申報成功直至完成,為今后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都十分的有益。
2.2.4邀請優秀創業人士進校演講
每個學期學校常常會邀請到各界優秀的創業人士來學校進行演講和交流,這為將來想創業的學生們帶來非常有用的經驗,讓學生們受益匪淺。
2.3.1精神上的支持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擁有著一腔熱血,滿身干勁,想干一番自己的事業,但很多時候迫于家庭的壓力,父母的期望,而選擇了穩定的工作。若創業的同時有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力量,在創業道路上有了更多面對困難的勇氣,由此可見,大學生選擇創業以及創業的成功,很多時候是離不開家庭的支持。父母也會根據自己有限的閱歷經歷為孩子們提供一些信息和意見。
2.3.2家庭教育觀念
每一位學生的價值觀念以及個性品質等都往往會受到家庭成員無形的影響。父母的處世準則、教育方式等都對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1提高硬實力
要進行成功的創業,首先必須提高個人能力,在此之前,客觀評估自己,針對自己的優勢劣勢進行創業前的準備。對于優勢穩步提升,對于劣勢加以改進,揚長避短,實現個人能力的全面提高。
3.1.2了解創業環境
深入了解目前創業環境,進行市場調研,認清市場形勢,對目標創業領域進行風險評估。
3.1.3做好創業前的準備
積極利用現有資源,發展自己的創業團隊,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擴寬業務渠道。不僅如此,還要制定正確的創業目標和方向。對選址、資金、團隊人員的分工、營銷方法與手段、產品或行業的目標受眾等做好具體的規劃。
3.2.1建立專門的指導部門
學校應該專門建立“雙創”指導部門,并將大學生創業成績納入到該部門的績效中來,且要提高大學生創業工作在績效中的比例,讓“雙創”專業化。其次,現如今大學生創業資金基本依靠政府資助,而學校很少有項目創業資助計劃,因此學校也應該建立自己的創新創業項目的資助平臺,還應多加開設相關的創新創業課程對學生進行指導。
3.2.2完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
在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揚棄”,多注重實踐培養,比如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在實踐中學習,結合理論指導,在總結實踐中總結出不足之處,理論指導實踐。完善學生在創業方面的知識理論體系。
3.3社會層面
3.3.1建立鼓勵機制,提高創業積極性
許多大學生有創業的想法,但是初出茅廬的他們面對社會競爭的現實,往往會望而卻步,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創業失敗的結果或者創業啟動的資金等方面的資源。而且,社會氛圍趨勢,對于創業積極性還不夠高,可以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一系列便利,讓大學生們看到創業這條路是可選擇,有社會提供了保障,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
3.3.2建立健全相關政策。
目前,政府已經出臺了部分相關政策,但是還不夠完善,比如:在貸款方面,可加大金額,減少利息等,在稅收方面,可根據大學生創業情況出臺相關政策,緩解大學生創業在資金方面的壓力,讓大學生創業有了社會保障,才能更好的促進創業成功,解決就業困難問題。
結合眾創背景和大數據環境之下,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趨勢。但在創業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隱藏的機會和威脅,這就很需要創業者們保持清醒,堅定信念,穩步前進,敢于探索勇于創新,提升自我,努力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1]中國政府網.李克強對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出重要批示.[EB/OL].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10/20/content_2950730,2015-10-20.
[2]湘西州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團結報,2020-03-24(006).
[3]彭志武.大學生創業制約因素及政策取向[J].中國冶金教育,2019(3):84-87.
[4]“安徽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調查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問卷調查分析[EB/OL].[2012-3-5].
An Analysis on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of Sports Major College Students in West Hunan Province Region
YANG Jing, etal,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2020年度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項目編號:3012);吉首大學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編號:JDCX2020311)。
楊婧(1999—),本科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段緒來(1978—),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管理、體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