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鑫
大連財經學院,遼寧大連 116600
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危機下,旅游業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對國內旅游進行抽樣調查,受本次疫情影響,2020年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一年同期減少30.22億人次,下降52.1%。國內旅游收入為2.23萬億元,比上一年同期減少3.5萬億元,下降61.1%。人均每次出游花費774.1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8%[1]。大連市是國家首批優秀旅游城市,具有豐富的歷史和自然旅游資源,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和旅游熱點城市,擁有“浪漫之都”“北方明珠”等美譽。此次疫情對大連市旅游業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本研究采用網絡文本分析法,通過大連市政府官方網站和大連市文化和旅游局公眾號獲取網絡文本。截止到2020年12月30日,從大連市政府官方網站獲取新冠肺炎疫情與旅游相關的文本,并經過人工篩選后有效數據共計66條,從大連文化和旅游局公眾號獲取新冠肺炎疫情與旅游相關的文本,并經過人工篩選后有效數據共計56條,共計99303字。利用Rost Content-Mining軟件進行文本分析,獲得大連市旅游系統對本次疫情的響應情況。
大連市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落實防控措施。第一,政策支持。大連市政府及文化和旅游局相關部門指導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暫退其已依法繳納的質保金數額的80%,截至2020年5月1日,共為310家旅行社核定暫退質量保證金總金額7825.6萬元。發放300萬元旅游惠民消費券。針對旅行社因疫情引發的法律糾紛,積極提供援助。優化對文化和旅游企業的行政審批。支持旅游文化企業,特別是中小旅游文化企業享受減繳緩繳等各項普惠性政策;第二,金融支持。對還款困難的文化和旅游企業進行金融政策支持,調整還款等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設立旅行社紓困扶持專項資金480萬,對排名前100家的企業予以補貼[2];第三,推動旅游企業復蘇發展。市文旅局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充分運用多種媒體進行文化旅游產品或活動的宣傳,招徠外地的游客。如:推出“春到大連”主題宣傳活動,制作12幅大連春季旅游海報,在全市336個公交車站亭、6個LED大屏、83個固定廣告位上播出,并在媒體上廣泛宣傳。
大連市旅游企業嚴控成本、修煉內功、積極突破。第一,利用好政府的政策。旅游企業及時關注政府不斷推出的利好扶持政策,申請低息貸款和財政補貼,積極利用好政府的優惠政策,幫助自身克服困難,快速復蘇。第二,修煉內功。利用好停業時機開展人員培訓,提高業務技能水平;維修檢測設施設備,蓄勢待發;精簡組織結構,簡化管理流程,降低經營成本。第三,創新產品升級。調研疫情后旅游市場需求,研發創新符合市場新需求的旅游產品。
大連市飯店協會、導游協會等行業組織不斷發出關于疫情防控的倡議和通知,旅游協會聯合各行業分會和多家企業開展在線培訓、公益講座,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各項措施的落實。倡導旅游從業人員承擔起社會責任,參與到抗擊疫情的活動中,組織領隊從境外背回口罩。加強旅游營銷,與主流媒體合作開設線上專題節目,提升旅游企業知名度,助力企業在疫情后快速復蘇。
雖然旅游業是受這次疫情影響最大、最直接的行業,但這也是暫時的,旅游業在疫情后的恢復和反彈也是最快、最好的行業。政府部門應該鼓勵企業和公眾樹立自信,并且對疫情后的復蘇提供必要的引導和幫助。
1 加強旅游應對突發性危機的管理
旅游業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特點,任何政治、軍事、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因素都能直接影響旅游業的發展。此次疫情突如其來,影響面大、傳播范圍廣,讓旅游業始料未及,國家或地方的防疫政策嚴格,讓旅游業一度按下了暫停鍵。這就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旅游企業時刻保持著防范風險的意識,并不斷建立和完善危機管理機制。
第一,建立公共危機應急機制。本次疫情發生后,盡管大連市各部門應對疫情及時做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但也暴露出缺乏健全的旅游危機處理的機制。疫情之后,防疫工作常態化,應該專門成立旅游危機應對和管理專屬機構,建立并完善危機處理和應對的相關制度。將政府的扶持政策制度化,設立旅游應急救助基金,用以應急處理危機及幫助旅游企業脫困。第二,加強旅游業抗風險團體的建設。統籌協調政府、行業協會、旅游企業等各方面力量,組成抗擊疫情的協作團體,共同合作抵抗疫情對各方面的影響[3]。
2 加速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變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國2020年宏觀調控的主線,貫穿于全年經濟工作的全過程。大連市要有效實現旅游的供給側改革,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解決供給不足問題。我市旅游供給仍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景區要重視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進而滿足大眾旅游的基本需求。第二,解決供給不平衡問題。市內景區和周邊景區基礎服務設施水平存在差距,不同類型的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與服務水平也存在差距,要針對每個景區的實際情況與市場需求特點,優化供給結構,解決供給均衡發展的問題。第三,解決供需不匹配問題。緊抓游客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抓住疫情后出現的旅游新趨勢,為大連市旅游產品的設計中植入健康、生態、研學、文化、科技等要素,通過產品的提質升級來推動疫情后大連市旅游業的復蘇。
3 構建旅游產業集群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組建開啟了文旅融合之路。但是經此新冠疫情,可以看到文旅融合在行業融合、資源融通等方面還存在問題,并影響了我國旅游業高質量的發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要求按照文化和旅游各自的屬性和特征統籌規劃旅游產業和旅游事業、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疫情之后文旅融合發展是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大連市應該利用旅游業的可融合的特點,抓住大連市全域旅游發展的機會,推進文化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出旅游產業集群。
大連市在構建旅游產業集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如加快大連市“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建設,推進郵輪產業基礎與配套設施和產業項目建設。爭創國家級、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發展集休閑、娛樂、觀光為一體的新型農旅生態經營鏈。推送櫻桃采摘及夏季近郊游線路、秋季果品采摘及鄉村觀光游線路。大力培育汽車房車、戶外裝備、冰雪旅游裝備、旅游新型環保建筑材料等旅游制造業,鼓勵引導工業制造、食品加工等與生活關聯度高的企業開發工業文化旅游。
4 以多種形式開展營銷
伴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好,各旅游景區根據自身的疫情防控需要和承載能力,合理接待和服務游客。疫情制約下人們的旅游半徑多集中于本地或周邊,也意味著大連市的客源市場基本上是遼寧省內游客或東北三省的游客,這部分游客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以前游覽過大連的景點,對于他們而言,景區應該創新旅游項目和產品,吸引他們再次游覽景區。對于省外的游客,盡管目前跨省到大連旅游存在障礙,但也不能放棄這部分市場,旅游目的地應該采取多樣化的營銷手段吸引游客,提升大連市在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他們成為潛在的游客,等待全國旅游全面復蘇之日,極大促成他們來連旅游。過去的2020年,在宣傳目的地形象及產品方面,大連市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2020年大連市開展“春、夏、秋、冬”四季主題宣傳,實現了大連旅游產品總成交額1000萬元。開發大連微信小程序、“我愛大連”微信表情包等系列產品,展示城市魅力,樹立城市品牌形象。組織“浪漫大連、魅力綻放”為主題的大連藝術節,利用國內外10余個平臺對外展示大連文化和旅游資源,開展了“槐花開了”線上全媒體“云賞槐”活動,線上觀看人數10余萬人。
旅游企業是旅游市場中的主體,企業要利用有關部門不斷推出的扶持、激勵政策,利用好外部力量激活自我生存的能力,客觀分析疫情后的發展形勢、機遇和挑戰,謀求自救、恢復、振興的行動方案,采取行動,求生存,謀發展。
1 利用國家政策助力脫困
對于大連市中小旅游企業而言,首先是要經營下去,要主動利用好國家、省市政府為旅游企業出臺的一切減負政策和支持政策,化解企業資金的危機。同時,企業要降低損耗、調整預算、控制好經營成本、壓縮開支,進行內部調整,減少費用開支,主動做減法,進行企業與業務之間的整合,盡快走出困境[4]。
2 練好內功蓄勢待發
疫情停業期間,也是旅游企業內部調整、蓄勢待發、練好內功的重要時期。第一,旅游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增強抵御風險能力。企業要做一個全面的“體檢”,做好設施設備的檢修、保養等工作。升級業務流程和服務保障,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完善和優化企業管理制度,增強企業抵御風險能力和預警機制。第二,多渠道掌握市場動態,開發滿足游客需求的產品。如疫情結束后,普通大眾會更加關注疫情防控力度,對健康主題的旅游產品產生需求,旅行社可適當增加這類健康主題類旅游線路、旅游產品的研發。第三,企業要利用疫情停業期間加強員工培訓,增強企業的人力資本。企業可通過各種方式或平臺強化員工基本功學習,提升員工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
3 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疫情后,大連市的旅行社、旅游景區或旅游飯店應該準確抓住游客需求的變化,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產品。疫情后,公眾的健康意識將進一步提高,以健康為主題的康養旅游勢必迎來井噴式增長。康養旅游順應了人們旅游觀念的轉變和對健康的追求,以鄉村旅游、度假為代表的康養旅游將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大連市具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和發展康養旅游必需的旅游資源,大連市的“候鳥式”游客越來越多,康養旅居度假也催生了一系列新業態,這也將成為疫情后大連旅游跨行業發展的新模式。大連市可以依托瓦房店市、莊河市、旅順口區、金普新區等地區優質濱海生態環境資源以及溫泉等康養旅游資源,擴大與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在醫療、養生、養老等行業的合作,引入國際知名度假酒店、溫泉康養中心,提升產品國際化與高端化水平。
4 推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升級
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旨在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疫情后,旅游數字的發展,對供需兩邊都起著重要支撐與刺激作用,大連市發展旅游數字化是有著堅實的基礎以及現實的意義。據統計,2019年大連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712.6億元,占全市GDP比重10.2%,增速達到20%以上,發展勢頭良好[5]。數字經濟在大連推動經濟轉型、動能轉換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數字技術能夠實現大連市旅游全場景滲透。旅游之前制訂旅游攻略規劃旅游線路,到預訂旅游行程中的食、住、行、游、購、娛,再到游覽中的各個服務環節乃至一直延伸到游后服務,數字技術都能夠在大連市旅游業的背后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旅游行業協會是處于政府和旅游企業之間的行業組織。面對疫情后的困境,行業組織應該勇于擔當,積極發揮引導、協調作用,組織企業在特殊時期緊密團結在一起,共渡難關。一是積極組織各專業分會與眾多旅游企業一起采取行動,積極應對疫情;二是發揮行業協會協調作用,在自愿基礎上組織企業在生產、價格、銷售、售后服務等方面采取聯合行動,以發揮集團的優勢;三是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摸清企業訴求,及時向政府建言獻策,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始料未及的疫情給大連旅游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暫時的陣痛。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較好,大連市旅游業應該著眼長遠發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企業、行業組織三方的力量,政府層面應做好應對疫情和疫后建設的頂層制度保證[6];行業組織應該讓企業在特殊時期團結起來、共渡難關;企業要分享政策紅利,強化自救,創新研發,積極營銷,通過多方努力共同實現大連市旅游業疫情后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