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霞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南陽 473000
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近年來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市場也表現出了非常好的成長態勢。統計數據表明,到2019年我國紅色旅游年出行人數已經突破8億,年均增幅超過15%;而綠色旅游的綜合收入突破3000億元,年均增幅超過10%。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紅色旅游良好的市場發展態勢[1]。當前的紅色旅游還表現出了明顯的多樣化、體驗化趨勢,主要通過對革命場景的布置,讓游客在游覽的時候,既能夠感受到崢嶸歲月的情感,又能夠豐富歷史文化知識,在享受旅游帶來的身心愉悅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所以說,發展紅色旅游,其意義是多方面的,在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促進了老區經濟發展,強化了思政建設的有效性。在紅色旅游規劃中,建筑規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所以建筑規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使得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對于旅游的需求也越發強烈,這也促進了我國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紅色旅游作為近年來發展勢頭最好的旅游形式之一,受到游客的大力追捧。紅色旅游通常都是以相關革命時間的紀念地為資源,結合當地的自然景觀與紅色人文景觀,做到旅游產業與革命傳統教育的融合[2]。這種旅游形式近年來受到了廣大游客的普遍歡迎,人們在游覽放松的過程中,感受了革命精神,陶冶了民族情操。
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外國文化不斷進入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人民的觀念和意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紅色旅游通過弘揚革命英雄事跡,回顧崢嶸歲月的歷史,有助于強化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樹立良好的思想認識。尤其是對廣大青少年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讓青少年能夠正確認識歷史,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所以紅色旅游政治功能非常顯著[3]。
紅色旅游資源大多都處于革命老區,通過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受歷史原因、地理原因等影響,我國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都相對較為緩慢。通過發展紅色旅游,能夠使之成為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引擎。通過發展紅色旅游,能夠讓老區走出貧困、封閉的現狀,引進資金、市場和技術,實現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由此可見,發展紅色旅游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
紅色旅游的文化功能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對紅色文化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對于激發自己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懷產生巨大的動力,并將這種動力應用在日常工作中,堅定信念、勇于創新,這對于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發展紅色旅游必須要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所以在紅色旅游建筑規劃中務必要基于這一理念。紅色旅游建筑規劃從本本上來說,就是要保證建筑與景觀之間的完美融合,如果僅僅將經濟發展作為規劃的出發點展開建筑規劃,必然會導致對紅色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形成涸澤而漁的局面。
紅色旅游與一般性的旅游項目有不同的屬性,所以政府專項資金應當被作為紅色旅游建筑規劃的首選資金支持。甚至在可見未來的間斷時間,政府專項資金都將會使紅色旅游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政府專項資金是有限的,如果僅僅將其作為主要來源,紅色旅游發展必然會嚴重受限。
旅游活動的發展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然而我們在紅色旅游建筑規劃時,必須要通過科學的規劃盡量保護生態環境。首先,紅色旅游建筑規劃過程中,必須要依托當地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展開規劃,盡量避免大興土木、開山辟路的大型建設項目,否則不但會對環境造成影響,而且會直接影響到當地旅游資源的整體開發;其次,盡量通過建筑規劃來減少游客對于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就實際情況來看,紅色旅游的地區,相對來說生產方式較為落后,經濟文化相對較差,所以生態環保意識不足,一旦游客大量進入,必然會對當地環境造成較大的沖擊。
在紅色旅游建筑規劃過程中,既要充分弘揚革命精神,又要充分利用旅游資源。紅色旅游從根本上來說是旅游,而非絕對的愛國教育。所以我們在發掘紅色旅游資源,規劃紅色旅游建筑的時候,務必要將景點所體現的紅色精神與當地的地方特色向結合,才能夠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展示紅色文化,從而更好的體現出紅色旅游的價值。
紅色旅游建筑規劃要在遵循旅游規律,依托紅色精神的基礎上勇于創新,這樣才能讓景點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我國當前很多紅色旅游建筑規劃都存在著過于簡單且較為雷同的問題,各種建筑規劃的形式、結構都較為單一,各個景點都是展覽館、博物館。這樣一來很容易會讓游客陷入審美疲勞的狀態,這不但會降低游客的旅游體驗,更會對整個紅色旅游市場造成不利影響[5]。
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充分了解了紅色旅游建筑規劃的設計原則,我們將以景點游客服務中心為例,就具體的紅色旅游建筑設計要點展開總結討論。設計之前,我們需要首先明確旅客服務中心的職責,就是要對游客具有接待、服務、中轉的功能。通常情況下,旅游景點的游客服務區至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餐飲區,二是休息區,三是導游區。游客服務中心作為景點與游客之間溝通銜接的窗口,在這里我們可以在基于網絡、電話等回復游客咨詢的基礎上,設置全方位的景區資料介紹區域,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不同形式來向游客就景點作全面介紹,確保游客能夠在進入景區之前就對景區具備充分的了解,明確景區內功能區劃和重點景點項目。同時還可以利用各種宣傳單頁、宣傳冊,向游客提供飲食、住宿、購物等全方位的信息,更好的滿足游客的需求[6]。
在游客服務中心設計中,要將服務中心與周邊環境進行有機協調,充分利用體量、虛實等各種關系,從而使整個游客服務中心與環境之間形成完美融合。在建筑布局方面,紅色景點應當在莊嚴肅穆方面有所體現,所以設計過程中可采用自由分散布局,采用化整為零的理念,對整個服務中心布局;尤其要對建筑尺寸、空間比例等做出科學的設計,從而給人以更好的視覺和心理體驗。
綜上所述,紅色旅游近年來在我國受到了游客的普遍歡迎,這也使得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成為了近年來旅游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紅色旅游建筑規劃作為紅色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在規劃的過程中,務必要充分了解紅色旅游的內涵,尊重旅游的基本規律展開合理規劃。只有從整體角度展開統籌規劃和資源整合,同時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充分發揮紅色旅游建筑規劃的價值,為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