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寰
青島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山東青島 261000
青島市素有“體育強市”的美譽,近年來體育成績格外突出,現有一個職業籃球俱樂部,四個職業足球俱樂部,一個職業羽毛球俱樂部,多個帆船職業俱樂部。豐富的體育資源和體育市場給青島市承辦大型體育活動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當前,人們的生活觀念已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更加注重以健康、休閑、旅游等為載體的生活方式,輕奢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普遍開始追求更積極、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通過身體鍛煉、休閑健身的方式來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目的,這就為體育產業和旅游業二者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近幾年,體育旅游逐步進入黃金發展期,成為當今社會中新的消費熱點。
青島旅游資源豐富,擁有730多公里的海岸線,擁有多個5A級風景名勝區。近幾年來,青島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發了以海洋文化、帆船經濟、城市休閑為主題的旅游產品,打造“文化+體育+旅游”時尚新名片,深耕“文體旅”目的地。在此背景下,青島市也舉辦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體育活動,比如青島球王爭霸賽、嶗山山地越野賽、帆船周、海洋節等30余項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消費,豐富了市民的精神境界。但是,想要促進體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創新體育旅游項目或者從體育旅游產品的角度出發,尋找新的切入點,使當地的體育旅游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
從優勢角度分析:地理優勢明顯,地處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核心地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與日韓隔海相望,具有貫通東西、連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區位戰略優勢[1]。目前,青島市擁有2個貨運港口,4座高鐵火車站,山東首個4F級膠東國際機場。
從旅游資源角度分析:青島市的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有5個AAAAA級自然風景名勝區,奧帆中心為國家AAA級旅游區,還曾作為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主會場。當前,青島市已經形成了“帆船旅游”名片、“高爾夫體驗”名片,因地制宜的開發水上體育運動項目,能更好地促進當地水上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品牌的建設,為城市的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地位的提高。
從劣勢角度分析:青島的體育旅游市場規模較小,產業要素創新不足。高速延伸的體育旅游產業鏈和薄弱的社會基礎設施配套之間,體育產業快速膨脹與相對滯后的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之間存在矛盾[2]。以青島馬拉松賽事運營公司為首的體育賽事運作公司占了市場的主流,而國信體育館、全民健身中心的投入使用大大加強了體育場館服務的能力。從旅游角度來說,青島的體育旅游業基本以觀光產品為主,缺少互動、溝通和體驗等多維式的旅游形式,體育旅游產品開發不足,創新力不夠,難以吸引游客前來觀光,加上體育旅游服務設施不健全,體育旅游市場規模難以擴大。
一是合理布局旅游資源,適當扶持旅游產業,不斷優化市場環境。立足文化與自然的融合,形成傳統體育養生旅游的可持續性[3]。體育旅游市場所涉及的層面較廣,系統復雜且龐大,需要多個部門的共同協調才能不斷開發出新的體育旅游產品。因此,青島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設置一個合理有效的規劃,在規劃的基礎上整合好相關資源,利用優勢迎難而上,不斷搶占新的產業市場。著力打造青島“奧運帆船城市”的特色品牌,以市南區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為龍頭,結合地區特色旅游資源,以中德生態園區、沿海一線海濱木棧道、嶗山等度假區為主體,借助“亞洲杯”“帆船賽”“馬拉松”“越野賽”等賽事,促進人文資源、生態環境、養生產品之間的融合聯動,優化城市體育旅游市場環境,打造全市精品體育旅游黃金鏈條,帶動全市體育旅游的整體發展。
二是突出海洋特色,提升城市旅游核心競爭力。體育旅游產品是由各種各樣的體育旅游資源、旅游基礎設施、體育旅游服務等構成的,是勞動產品和非勞動產品的集合體,既有物質因素也有精神因素的成分。體育旅游業的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緊跟時代潮流,創造出符合消費者觀念和需求的相應產品,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體育旅游業的發展要與其他行業相互協作,才能從根本上形成“相互補充、各有優勢”的特色旅游產品,從而滿足不同層次游客對體育旅游的需求,實現體育旅游自身的發展,繼而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因此,青島在對體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時,要以綜合性開發為前提,保障體育旅游產品的多樣性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還要規范化培訓從業人員,提高從業者的待遇和薪金,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此行業中來[4]。除此之外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就要以“海洋”作為旅游名片,借助棧橋、八大關等地豐富的沙灘資源,舉辦“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國際賽事,加大知名度的同時為旅游業帶來契機,以此為特色,形成自身體育旅游品牌。
三是更新營銷手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品。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更好的利用互聯網,必須培養“互聯網思維”,發展“互聯網眼光”[5],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首先要加強對旅游產品的質量提高和監督投訴。青島的體育旅游產品在開發要突出產品的獨特性,體現產品的普適性,注重其他旅游資源和體育旅游資源的結合,創新體育旅游產品,利用現有體育旅游資源的優勢,科學合理地規劃旅游開發路徑,拓寬體育旅游空間,實行“差異化”定價策略,針對不同需求和層次的消費者采取不同的營銷管理模式。例如:政府可以聯合通訊部門,外地游客到達景區后發送溫馨提示的短信或信息,可以將監管部門的投訴電話放入其中,讓游客首先感受到城市的態度。其次可以在各景區和重要酒店放置城市宣傳冊,贈送具有青島特色和文化體育背景的信息產品;在文創上下功夫,利用好各高校傳媒資源,整合市內優勢傳媒公司,打造城市體育旅游吉祥物,推出冰箱貼、粘貼畫、紀念品、玩具等顧客喜歡的小產品;在銷售的時候可以搭配體育場館,實行“價格折扣”,比如體驗帆船可以免費參觀“帆船博物館”,報名參加“青島馬拉松”的外地跑者可以免費到“嶗山風景區”游玩;在宣傳上利用好公眾號和展會,即借助青島體育產業旅游公司,從推廣層面向游客宣傳當體育旅游產品,讓更多的游客了解當地體育旅游文化。
四是創新宣傳途徑,擴大旅游產品知名美譽度。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充分利用資源條件,尋找開發體育旅游的切入點,增加旅游活動的內容,提高旅游產品的吸引力[6]。旅游部門要“博采眾長”,會同宣傳部門制定出新的宣傳方案。利用微博、公眾號、大眾點評等線上媒體平臺,結合青島體育名人和知名項目特色,優先突破省內游客,再逐漸向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邁進。但在疫情期間也要做好防疫工作,要借助國際知名賽事的機遇,在賽事舉辦期間加大旅游產品的宣傳,營造出口碑良好、廣為流傳的旅游經驗。
本文分析了青島目前的體育旅游融合現狀,從合理布局旅游資源、突出海洋特色、更新營銷手段、創新宣傳途徑等方面為青島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提供思路,助力青島“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經貿合作示范區”繼續走“海洋特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