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 廣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企業必須加強自身對財務風險的管控,將企業的日常經濟活動和投融資項目的開展規范到合理、合法的范圍內,才能預防和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而不斷壯大企業規模和競爭實力。交通企業集團所涉及的地理范圍較為廣泛,企業固定資產占比較重,在日常的管理中固定資產的財務工作也尤為復雜,企業要想獲得長期健康發展,就必須引入源源不斷的資金。
交通企業的財務風險可從兩方面分析。一是對內,企業自身的財務風險發生源頭,這主要集中在企業內部管理不善而發生財務風險,這種財務風險屬于可規避風險,例如企業員工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對各種在建工程所需原材料進行采購時,偷工減料,工程質量必然無法保障,企業時刻處于風險之中。或者本身財務部門工作效率不高,對自身業務處理不夠嚴謹,不能合理分配和統籌企業資本,產生大量壞賬損失,影響企業健康發展。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開展能夠規范各項經濟活動,盤活企業存量資產,提高企業內部工作效率。對外,企業發展過程必然少不了開展相關投融資活動,那么其所面臨的風險是外部市場經濟的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若不能及時規避和處理,企業也會面臨財務風險的發生。而這些風險若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規避和減少風險損失應對方法,就可以減少企業利潤損失。
交通企業日常經營中會伴隨大量現金資金的流動,這些資金的流入和支出情況若沒有嚴密的計劃,企業的資金流動隨意,很容易造成企業資金短缺狀況,使得企業債務不能及時償還,企業不僅會蒙受一些不必要的賠償,還會降低市場口碑。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一直尋求外部投資項目,以此擴大企業自身發展規模,而企業一直處于現代化信息快速更新階段,人民出行交通方式出現改變,項目的實際效益與預期差異很大,投資項目的短期回報和長期回報沒有進行嚴密的估算,將對企業自身的盈利和償債能力造成嚴重影響。
企業通過融資手段強化企業競爭力,可對內和對外展開融資手段。對內,很多企業還是選擇負債形式籌資。若出現一些不利因素影響企業日常經營工作,必然會造成企業利潤下降,投資者獲得的利潤自然沒有預期效益好,若其他投資者看到負面影響,就會導致企業投資者的流失。對外企業沒有預估自身償還能力,無法按照約定企業還款,企業將陷入信譽損失中,這種融資手段反而降低了企業的融資能力。
對于集團企業而言,財務風險的管控是從企業的發展方向入手,統籌企業各種財務資本使用關鍵點,合理分配財務資源到各個子公司之內,保障企業的各項經濟互動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發生,提高企業資源使用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減少財務風險損失。
近些年,我國交通企業的發展突飛猛進,企業自身的配備的財務風險管控人員綜合素質卻沒有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一方面是大多數交通企業都是從國有企業轉化而來的,而他們之前所接觸的業務較為單一化,業務處理能力雖然很強,但缺乏對市場風險的捕捉和應對能力,不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是集團化的財務風險管控是從企業經營發展全方面進行監管的,項目的性質、時間和所在區域所面對的財務風險都是不同的,企業所配置的財務風控人員不能滿足其所需,必然在風險管控過程中發生工作疏忽漏洞。
交通企業集團的各種經濟活動的發生既具有獨立性又具有關聯性,因為集團企業的發展是朝著多元化發展的,但是很多企業忽視這一特點,在實際的財務風險管控中只是單一化的監督管理經濟活動是否合理,投融資活動的投資風險,而沒有結合子公司和母公司關聯的經濟業務進行統籌性的財務風險分析,這種缺乏多元化的財務風險管控工作必然是不全面的。例如交通企業在進行資金預算工作內容是將每個子公司的每個項目的預計資金使用情況都進行預估,而忽略公司之間的關聯性項目,那么企業的資金預算金額必定是遠遠超過實際發生額的。不僅如此,還缺乏多元化手段的財務風險管控,如企業內部之間的財務杠桿意義不能真正實現,高風險的投資不能匹配高收益,各個子公司之間的投資戰略沒有協同起來等。比如有的公司對固定資產大力投資的同時忽略了資金成本,導致資金的流轉出現問題。
交通企業的發展渠道和其他企業一樣,都需要不斷地拓展自身業務范圍和規模,才能保持長期發展,投融資活動的開展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很多交通企業的投融資活動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例如企業盲目投資項目,缺乏對投資項目、投資企業科學、全面的市場考核和分析,未考慮市場風險對投資項目回報的干預程度,導致企業實際產生的投資回報收益和預期產生嚴重的偏差。交通企業的投資項目開展,往往伴隨著大量的流動資金流出,而這一過程若沒有考慮到企業短期和長期資金需求量,很容易導致企業發生資金鏈斷裂的不良現象。同時融資方式過于單一,企業資產負債比例嚴重不協調,也是促使企業會發生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之一。
企業的財務風險發生源頭往往是這些因素的漏洞之處。不少企業財務風險管控體系生搬硬套其他企業的制度,并不適合企業自身的業務管控,例如因交通企業所涉及的項目性質不同:建設項目和運輸項目,財務風險的管控體系完全是按照兩方面管控的,一個是圍繞在建工程進行財務風險把控,另外一個則是從運輸過程所涉及的業務進行風險管控。二者風險管理體系若出現本末倒置情況,那么相對應的風險管控工作形同虛設。還有一些企業的風險管控細節不到位,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沒有開展全范圍監督過程,導致企業不能及時發現財務風險誘導因素,更不能及時采取相關措施,這種不能及時減少企業財務風險損失的財務風險管控缺失,也是財務風險發生的一種因素。
首先是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管理層應認識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重要性,財務部門應積極開展相關現代化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培訓,使得企業自身財務風險管控人員工作能力能夠應對企業的發展業務。同時引進外界專業人才,對企業自身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專業化分析,并給予一定的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財務風控人員應時刻保持對風險的警惕性,及時捕捉市場風險因素,并制定一系列的方案,盡可能地規避和減少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從基層到領導層的財務風險管控認知和充足的配備人員才能夠把控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穩定性。
交通企業集團的多元化健康發展是離不開所對應的多元化風險管控手段的支持,該措施的應用,能夠將整個集團企業的各個項目的財務風險進行等級劃分,通過分散風險手段,合理分配企業各項資本,利用企業自身的財務杠桿原理,并制定一定的財務風險管控措施,使企業的投資回報比達到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多元化的財務風險管控手段不僅是為了實現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利潤的目標,更多的是在于各個子公司之間的資源、風險分配問題。企業的資金預算工作因多元化風險管控工作的開展,使得資金預算量更加的準確、全面。各個投融資活動的開展也因此獲得更多的關聯性信息,進而能夠及時調整項目方向,及時向企業領導者預警財務風險發生的損失,并提供相關解決意見以供領導進行風險籌劃。可見,多元化的財務風險管控工作是將每個子公司之間進行資產統籌,在大的方向上進行財務風險管控工作,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方損失,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效果。
交通企業的投融資項目的開展因所涉及的資金量較大,因此每一項工作的開展,必須經過科學、嚴密的評估過程。對于投資項目的開展,交通集團企業應全面考察項目開展的意義特別是政府職能部門意見,還應對將來所涉及的各項財務風險進行一一分析-投資回報情況,結合企業短期和長期資金使用狀況,對項目開展可行性的財務風險評估意見。對于交通企業融資項目的開展,一定要建立在企業資產占比情況上進行分析,對企業現有的固定資產結合資產所在部門意見,若能開展資產置換工作,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資金流出,也是規避現金風險的一種手段。從而進行合理的固定賬務處理,避免企業發生壞賬損失。同時對外融資時,也要充分地考慮企業對該項借款資金還款期限的還款能力,避免企業再次發生對外債務風險。
交通企業在選取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時,應建立在企業自身經濟業務的基礎上,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同時該項體系的管控應對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的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嚴密的監控,才能保障財務風險管控的全面性。最后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財務風險管控體系應處于實時更新狀態,對此企業還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及時捕捉財務風險源頭,及時減少企業財務風險損失。
總之,交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企業必須重視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及時發現企業財務風險管控所存在的問題,里外聯合整治企業財務工作,才能從根源上減少財務風險損失,保障企業健康長遠發展。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