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林
(黃山學院 安徽黃山 245000)
在國家倡導之下,全民健身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健美操具有全民性的特點,其能強身健體,提升身體的柔韌性。在高校中,健美操屬于體育課程的一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加上健美操融合了舞蹈、健身、音樂、娛樂等多樣化的元素,因此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頗受歡迎。筆者通過對本校學生選課的情況分析得知,健美操課程經常是一課難求,且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健美操課程的出勤率、學習效果也是很高的。學生在健美操教學中,既收獲了健康的體態,又使身體得到了全面的鍛煉。當前,健美操教學在該校形成了較大的風潮,在課余時間也有社團組織業余健美操比賽,這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又調動了學生鍛煉的氣氛。
信息化不僅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同樣也是教育教學發展的趨勢。運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一個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的問題。但是在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還不夠成熟,很多時候還是采用的傳統健美操教學方式,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還比較少[1]。
對當前開展的健美操教學進行具體分析發現,教學套路普遍單一,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通常是教師進行專業知識、技能的講解和示范,之后讓學生進行練習[2]。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課堂完全由教師主導,體現不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學生會選修健美操,但是這些學生具備不同的身體素質和專業素質,最終在健美操教學活動中會體現出巨大差異。雖然有部分學生在選修健美操之前,具備一定的基礎,但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從零開始,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想要學會健美操,難度比較大。集中性學習只會限制教學成效[3],因此,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健美操教學工作,健美操教學需要具備層次性,需要教師對學生展開層次化的指導和教學。
當前高校健美操運動依然存在僵化的問題,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知識、學技巧,課上留下時間給學生練習,課下會給學生布置適當的練習任務,如此重復,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故而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應當做好健美操教育的靈活性研究,通過創新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在靈活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下,有效提升練習效果,豐富健美操訓練的內涵,引導學生認可健美操教學,讓其發展成為自身的技能[4]。例如,一些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切實改變教育教學模式,讓教學更加靈活,學生不僅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在課下也能自己對照著手機、筆記本電腦學習健美操,這樣能促進健美操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教學不只是為了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更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在未來道路上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5]。因此,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關心學生的成長,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不單是指學生的身體素質,其他方面的素質也需要進一步得到提升。大學生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傳授學生體育技能,更是為了讓學生得到鍛煉,保證大學生身體素質。現在的大學生,除了體育課外,很少有時間進行鍛煉,更談不上自主進行鍛煉[6]。所以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讓學生養成課外鍛煉的習慣,為身體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之下,不斷優化體育課程的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師制定健美操基本動作技術需要遵循動力定型,符合體育運動的基本定理。動作自動化要建立在正確、有效的動作技術基礎上,為了進一步促進、形成動作自動化,可以通過動力定型的方式,強化對動作的內在規律的認識和學習。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教學能力和動作技術的統一性。在培養學生技術動作的過程中,不能忘記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達到“教”與“學”相結合的效果。
教師應當在嚴格的理論研究基礎之上,做好實踐性的研究,加強基礎的健美操動作規劃,例如,具備一定難度的特定動作在全套動作中要平均分配,避免出現前后不均衡的現象,也不要將特定動作堆積到一起。同時,還需要具備獨特的風格,要讓動作自然且具備趣味性,使動作流暢、連貫,相互之間進行巧妙連接。要把握好動作節奏,體現出動靜結合的特點,起始動作和收尾動作要具有創意性和創新性特點。在單人項目中,需要充分展現自由、奔放和優美等個性特點。個性特點的展現需要注意,女性要表現出剛柔并濟的特點,男性則要表現出應有的陽剛之氣。在雙人和集體項目中,不僅對個人動作提出了要求,同時還需要展現出相互之間的協調性,從而將集體健美操的整體性體現出來。
健美操是高校體育課的熱門課程,并且有很強的推廣價值。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健美操課程的選修人數非常多,經常處于一課難求的狀態。由此可見,健美操運動是非常受學生關注的,應當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充分感知健美操的趣味性,并在教學中體會健美操運動的價值。除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健美操教學外,教師還需要合理優化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使健美操教學更加趣味化,互動價值更高。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創建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也就是說,學生被分成不同的運動小組,4~6個學生一起進行健美操學習,學生之間可以互相監督和鼓勵,實現有效的互動。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建構想象訓練。所謂想象訓練,就是以學生個體為核心,讓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出具體的動作技術過程及其動作關鍵點,在頭腦中清晰準確地模擬集體健美操的過程,然后根據自己的模擬進行練習。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效地掌握健美操的相關技術動作。教師也可以創設一個教學情境,如影視劇情境、競賽情境等,讓學生融入特定的環境中,可以讓他們學習更專注、練習更有效率。
要做好技術的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化整體的教學流程,提升健美操教學的現代化。在高等院校中,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較為廣泛,可以借助學校體育部微信公眾號,提升健美操教學的效果。微信平臺運用到健美操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專項素質能力。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學生發送問卷,分析和調查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果學生的體質稍差,則需要設計較為基礎的健美操課程,以健身增強體能為主;如果學生的整體素質較好,可以設計一些難度稍高的課程。通過微信調查問卷,定期調研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教師反思自身的教學。在進一步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不斷改進微信公共平臺的設計,希望更多的其他學科的教師也能參與進來,根據豐富的教學經驗,設計基于微信公共平臺的高效優質的課程資源,滿足廣大學習者的需求。高校應加大網絡設施的投入,為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中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利條件,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進一步提高微信教學的普及性。建議教師在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推送的教學內容,控制教學時間、頻率。此外,要注意課外學習資源的積極更新,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差異化制訂教學方案。在健美操教學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指導,保證每一位學生學習成果高效化。可以采用信息技術的手段,指導差異化的教學。對于當前健美操教學來講,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作用于很多方面。例如,直觀化呈現健美操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健美操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指導,要懂得適量,針對性的教學指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消化、思考時間,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信息技術的應用對課堂教學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一個完善的信息化健美操課堂,如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目前,多媒體已經是一種普遍運用的技術,當教師講解健美操技巧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的方式,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形成對健美操動作的有效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拓展教學,充分利用好課外時間。如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等信息平臺,打造健美操課上、課下聯動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提升教學的持續性,健美操運動并不是短期運動,而是通過長期的堅持,才能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教師不妨嘗試教學打卡,積極組織班級學生開展持續的打卡活動,如每周除了上體育課之外,還要拿出1~2h訓練,并做訓練記錄,借助Keep等運動軟件,引導學生長期打卡,讓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健美操運動習慣,即使教學課程結束,學生也能自主鍛煉,并在全校范圍內形成積極鍛煉、強身健體的良好氛圍。一些學校已經開展了“健美操21天打卡”等相關的活動,在校學生可通過體育部公眾號報名,加入健康打卡訓練營,每天堅持打卡,上傳視頻并發表心得體會,根據打卡的頻率設置不同的獎勵,如校內消費券、紀念帆布包等,活躍全校師生參與到健美操運動中來,感受健美操的魅力。
總而言之,目前高校開展的健美操教學活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健美操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點,應結合創新教育,制訂相應的方案,解決相關問題。教師應該在傳統健美操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推動新時期健美操課程的進步,確保健美操教學水平達到更高的標準,要營造健美操鍛煉氛圍,弘揚校園健美操文化,優化健美操教學,提升大學生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