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處理好面向全體學生與差異性發展的關系,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健康和諧發展。目前我國教學模式大多是“一刀切”的形式,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這就造成了有的學生“吃不了”,有的學生“吃不飽”的現象,極大的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素質的發展。利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更好地解決我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素質發展。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國外從分層教學出現以來,對它的評價一會贊成的觀點占優勢,一會批評的觀點占主導。在實踐當中,大多數教師都贊成分層,而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則持反對意見。兩方都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企圖用事實來說服對方,但根據現有研究,至今對于分層教學是好是壞的問題仍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結論。但分層教學發展到現在,人們對它的研究早已突破了是否應該分層,分層是好是壞這些表面問題,而拓展到應如何分層,怎樣分層才能更公平等。
通過對國內的分層教學發展來看,現在分層教學模式發展已經突破了是否應該進行分層,反對分層教學的觀點則把關注點放在效果的平等和教育產出的民主上。我認為應該進行更科學的分層,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區別對待,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在提高個人質量的基礎上更加民主,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到目前來說分層教學模式還沒有一個很統一的標準。目前有的地方已經在實行分層教學,只是由于分層教學模式受學生數量、師資力量、時間精力等因素而沒有普遍實施起來。但是面對新時代發展趨勢,教育改革將不斷進步,滿足不同學生的教育需求,培養更高素質人才必將成為趨勢。
綜上所述,我認為分層標準不僅應考慮到運動能力身體素質,還應考慮到學習的興趣態度,同時由于分層比較麻煩,給體育教師所帶來許多時間上的精力。所以我認為分層也應該具有簡單有效性,使得更容易實施起來,在開展體育分層教學的同時,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的組織與監督、體育鍛煉強度的評價與指導。
分層教學法是指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興趣和態度,來進行分層教學,并針對每層的學生來設置共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以及教學評價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分層教學,能夠更好地的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掌握學習內容,并且促進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同時要注意教學評價,根據每層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能夠通過努力進入到更高的層次水平學習,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分層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原則,能夠根據學生在身體素質上的差異,來進行分層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培養個性化、創新性人才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分層教學法主要是從學生個體出發,通過分層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根據自身情況來接受相應的教學。從學生進入大學這一階段來看,學生在認知能力、身體和心理素質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針對這些差異,教師應該根據每層的學生自身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夠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并且都有所收獲。積極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都有所提高,全面發展。
分層教學法主要依據的是因材施教理論,這個理論在我國歷史上有著幾千年的應用歷史,他是依據每個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以及身體各方面差異來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內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接受符合自身水平的教學內容。從而使自身能力水平獲得提高。因材施教理論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培養學生時,我們可以依據學生擅長的方面來進行訓練。在教學實踐中有的學生身體比較靈活,還有的學生耐力素質好,有的學生有身高優勢,這都是學生的一些個體優勢。在實際教學過程難免有一些學生具有一定的籃球基礎,籃球技能相對于其他學生較高,而有一些學生因為剛開始接觸籃球,他們對籃球的一些知識不太了解。通過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層,使那些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多進行籃球比賽的次數,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籃球水平,使那些沒有籃球基礎的學生先進性基礎性練習后再進行相應的教學比賽。
目前,我國高校籃球教學在對學生培養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更多的是注重運動技能的傳授,以及考評為主要的方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自身發展,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現狀。教學理念方法陳舊,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而是通常采用灌輸式的方式將體育運動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往往以期末考核成績為標準,忽視了過程性評價,以及學生的過程發展。這就會導致學生學習高不成低不就,學習效果非常差,體育基礎好的學生沒有得到較高的發展,體育差的學生或者因為身體素質原因并沒有掌握住應有的知識技能。
在籃球課堂上學生積極性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籃球運動水平差異導致。籃球作為一門選修課,一部學生是出于對籃球的喜愛或者經常打籃球才選擇籃球這個項目,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獲得學分才選擇籃球的。在教師進行教學實踐過程中,籃球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往往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這是因為在進行統一授課的情況下,一些基礎的動作技能對于籃球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甚至之前就已經掌握,基礎的籃球授課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所以才會導致一些學生積極性不高。因此,分層教學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關于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發展,有的進行隱形分層,有的進行遞進分層教學,這都是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發展,以及更加注重學生的感受,將分層教學模式帶來的負面盡可能的去縮小。分層標準也有所不一,有的依據運動能力來進行三個等級(優良差)分層,有的依據體育健康的四個目標來進行。我認為在運動能力身體素質之上進行分層會比較容易,但是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因為有的學生可能運動能力不強,但是出于熱愛,能夠通過努力來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所以應該以身體素質能力和學習興趣來作為分層的依據,在分層的時候要根據這兩個方面各占50%來進行。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提升空間,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進入到更高一層來學習,以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分層比較麻煩,給體育教師所帶來許多時間上的精力。所以我認為分層也應該具有簡單有效性,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測試以及問卷調查來進行分層,然后設置相應層次的教學目的、內容方法以及評價方法,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來進一步提高。這樣能夠保證分層教學更好的落實進行,同時也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最為關鍵的就是設置相應層次的教學目的、內容和方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以及自身情況來開展教學。這就非常考驗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水平,需要根據高、中、低層次來怎樣設置,以及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同時每個層次之間要有一定的銜接等等,也需要教師進一步去思考。
在開展體育分層教學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的組織與監督、體育鍛煉強度的評價與指導,這就需要教師對每個層次設置相應的評價考核標準以及方法。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也要落實到相應的層次階段,也就是說有的學生進步較快,技能掌握學習的較好,那么就會進入更高一層次來進行學習或者訓練,通過評價考核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推進,對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也應以學生個人為主體,不僅要提高知識文化水平,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以及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方面更為重要。目前高校籃球教學存在的一刀切問題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難以照顧到每位學生學習的情況。通過分層教學,可以更好的打破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解決目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個性化、創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