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
(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山西運城 044099)
武術是強身健體的傳統運動項目,2009年我國推出全民運動健身的號召,10年來,大多數學校已經貫徹運動在校園中的實際行動。作為我國國粹的中華武術不能缺席,為應召全民運動,將武術納入學前教育中是不錯的選擇。青少年武術教育的改革,使武術深入學前教育的信念更加堅定。同時武術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開展,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使幼兒的運動方式與內容更加豐富。
首先,幼兒階段正是認識世界的起初階段,也是搭建文化基礎與身體基礎的階段,基礎建設是幼兒今后發展的關鍵。武術教育以強身健體、自衛防身、修身養性、立德樹人為目標,在學前教育中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建設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幼兒敢為人先、勇敢堅強的品質。將其加入到幼兒教育中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并且現如今的大、中、小學生的體質心理健康不容樂觀,因此在幼兒階段對其進行強化是很有必要的,武術教育加入幼兒教育也是有著其必要性。具體來說,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武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組成部分,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在學前教育中開展武術教育,能夠使幼兒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此基礎上構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為武術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基本途徑。同時,幼兒在學習和感悟武術文化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其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加強其傳統文化的教育啟蒙。因此,在幼兒園開展學前武術教育,對于傳承武術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武術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講述武術大家的武德故事,引導幼兒欣賞中華文化中的武術藝術形象等多種方式,都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為幼兒在今后傳輸的過程中埋下“種子”。
幼兒園階段的教育主要分為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領域,通過這些領域的培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使得幼兒能夠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個維度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因此,開展學前武術教育,一方面,能夠從健康領域出發,讓幼兒通過簡單的體育運動鍛煉強身健體,促進身體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武術教育還能夠從藝術、科學兩大領域出發,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武術所蘊含的中華文化,從科學領域探究武術的基本原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豐富了課程教學內容,更是培養了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
武術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是我國的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因此其運動特點具有鮮明的東方特點,具有濃厚的東方文化底蘊。武術體系中所包含的復雜動作,以及武術中包含的攻守特色,都體現了深刻的哲學藝術,這是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重要寶貴教學資源。
幼兒武術能夠從幼兒的智力與體質等各方面來促進幼兒的發展,對于樹立幼兒正確的觀念有著很好的作用。因此,將幼兒武術納入學前教育中,是當前幼兒教育所需要的。將武術教學納入學前教育中不僅能夠從小培養幼兒傳統文化精神,更能夠增添幼兒的自豪感與民族認同感。如果想要將其納入學前教學中,便需要讓武術適合于幼兒,符合幼兒園所需。另外,武術教育并非一日成才,是需要長時間的磨練與耐性才能夠成功的,正在啟蒙階段的學前幼兒對武術的強度當然不適應,因此武術在學前教育中主要是以啟發孩子心智,培養兒童的興趣愛好為主,為幼兒日后的教育階段提供相應的心理強度建設。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應當如何加入武術教育,便需要從孩子的自身特點出發,設計出適合于學前兒童的武術教育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對傳統的武術教育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利用幼兒的天性,將武術教學游戲化、娛樂化,針對幼兒的特點設計出能夠幫助其健康發展的教學方法,使武術教學能夠從幼兒的心理、生理等各個層面起到幫助及促進作用。將武術故事化,豐富武術教學內容,通過故事的形式提升學前幼兒對武術的興趣,增添道具、服裝等內容的趣味性,利用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對武術的理解進一步深化。從而使幼兒能夠在武術教育中化被動為主動,培養幼兒的終身武術藝術。將武術納入學前教育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因此這便需要詳細考慮,仔細研究,不斷創新,以多樣性的武術教學方式來促進學前武術教育的發展。
學前武術教學體系是基于教育相關的整體體系所形成的獨立教育體系,在武術教學中,除了武術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外,還需要考慮到師資隊伍、教學設備、武術器材、經費規劃通道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對于將武術教育納入學前教育中建設的教學體系來講,應當構建出完善的、合理的教育結構體系,無論是課內課外,還是校內校外都需要能夠支撐起的相關體系規定。當然,學前武術教學結構體系不僅要涉及到武術教學的相關體系,更需要考慮到幼兒自身的情況與幼兒教師的教育水平情況。由于當前能夠參考的資料較少,且能夠擔任幼兒武術教學的教師也相對缺乏,同時由于各方面對于學前武術教學沒有足夠重視,導致了學前武術教學構建體系建設較為困難。因此,想要建設完善的教學體系就必須從幼兒角度出發,思考幼兒武術教學的教材使用與教學模式的豐富。其次,建設良好的師資隊伍,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并讓教師進入幼兒園內對幼兒的心理,身體情況進行了解,從而結合武術教學內容來創新學前武術教學的方式方法。學前武術教育的結構體系,一方面需要能夠合理安排幼兒武術學習內容,提高對教師教學水平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將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與道德等融入到武術教學當中,從而培養出學生終身武術藝術,與后續青少年武術教育銜接。最后,教師在武術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前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武術的魅力,并且保證武術教學的難度在幼兒的認知范圍和能力范圍之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也要求教師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加強教學理論的研究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綜上所述,幼兒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梁,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其身心發展與身體素質的強化,對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而武術作為中華國粹,有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道德修養、綜合品質及身體健康等各方面全面發展。同時,武術教育納入學前教育中,能夠豐富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內容及幼兒的活動內容。因此,將武術教育加入到學前教育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當武術教育納入學校教育中時,首先要保證其能夠適合于培養幼兒各方面的發展。要將傳統武術教學方式與幼兒的身心狀態相結合,并進行有效的改革創新,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幼兒武術教學體系,為幼兒的學前武術教學提供保障。同時,要在武術教學中加入德育教育內容,以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