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瀚 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
新時期隨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組建,各級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訓詞精神,按照應急管理部黨組和消防救援局黨委決策部署,以練就“科學高效、專業精準的過硬本領”和“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戰斗精神為目標,深度聚焦“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能發展方向。基層消防站的救援行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滅火和搶險救援范圍,已延伸至危化品事故、山岳救援、抗洪搶險、冰凍天氣、地震救援等更為復雜多變的事故范圍。這就對消防員的整體體能素質提出了新要求,也對消防員職業體能訓練的開展形成了新挑戰。[1]
1.部分消防站干部不注重日常運動訓練相關知識的系統學習,組訓經驗不足,缺乏體能訓練理論知識。在訓練中“找不到問題,講不出道理”,組織訓練方法陳舊,一味采用“死練硬練”,訓練設計不科學,未能根據不同個體采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手段。導致訓練效率低下,訓練成績提升緩慢。
以信陽消防救援支隊為例,消防站干部共50人,其中大學所學為體育專業的消防站干部數量為0。絕大多數消防站干部的任職時間較短,組織訓練經驗不足,在基層消防站工作滿5年以上的僅有17人,占比34%。
目前基層消防員體能訓練指導情況不甚理想,擔任體能訓練的教員大部分是靠經驗帶訓,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體能訓練培訓,對體能訓練的認識是片面的,不夠深入的,無法科學合理的組訓帶訓,一直重復以往的訓練方法,導致消防員在訓練時失去積極性,訓練效果達不到預期。[2]
組訓干部缺少體育專業知識的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儲備不足,組織訓練方法老套,組織訓練能力欠缺。一味追求體能訓練強度,忽視了消防員訓后體能恢復。在訓練結束后,缺少有序的身體放松與恢復,導致消防員出現運動性的積累性疲勞,對日后訓練造成影響。缺少對消防員爆發力、無氧能力、靈敏素質、平衡與穩定等能力的整合,導致消防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偏科”“缺項”,體能與綜合能力相結合的效果不理想,訓練效果差強人意。
體能訓練是開展一切業務訓練的先決條件,猶如建筑的地基,正所謂“地基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消防站在日常體能訓練計劃制訂與整合上普遍缺乏科學指導,體能訓練項目設計過于單一。絕大多數消防站常年僅僅是通過3000米跑、單雙杠、仰臥起坐、俯臥撐等項目來提升體能。訓練計劃基本不考慮生理適應與能力適應,計劃中也沒有根據消防員身體情況、實際年齡不同而區分設定,訓練成果不佳也是情理之中。
2.基層消防站干部精力與時間易分散,無法全身心投入指導訓練工作。難以保證消防員訓練時間,影響訓練質量與進度。
在當前環境下,大部分消防站干部都是一人身兼多職,我支隊基層指揮員兼職伙食、會計、出納、審計、宣傳等工作現象極為普遍。時常在組織消防員進行訓練過程中會被上級突如其來的各項工作安排所打斷,不能實時監督消防員的訓練情況。加之部分消防員主觀能動性不強,紀律意識淡漠,操課期間站干部不在場時,訓練場上便會出現“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現象。直接導致消防員訓練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與此同時,消防站事務性工作很容易占用消防員體能訓練時間,基層消防站目前不光要擔負社會層面滅火救援任務,廣大消防員還要經常性的參加迎接檢查、安保執勤、會議學習等工作。消防員的日間操課時間被占用,造成了訓練進度參差不齊,訓練量無法有效保障,整體訓練計劃難以執行。
3.訓練場地受限,訓練設施缺乏,訓練條件簡陋,無法達到日常訓練的要求,嚴重限制了體能訓練的開展。
為了滿足第一時間快速出勤的需要,各消防站的營區均建設在城市中心的區域,營區面積狹小內部訓練場地及各類設施缺乏。我支隊下轄各消防站中400米跑道建設數量為0,200米跑道僅有2座,絕大多數消防站體能訓練只能依靠單雙杠、跑步機等為數不多的器械器材,狹小的營房及訓練設備的匱乏嚴重限制了體能訓練的開展。
2021年以北環路特勤站為例,隨著隊伍內部“九無”工作的深入推進,“夜跑”“路跑”等形式體能訓練因存在安全隱患已不能繼續開展。大部分體能訓練只能依托周邊高校田徑場地開展實施,但由于新冠疫情不斷反復,各學校防疫措施逐步升級,進入校園訓練時“吃閉門羹”也就在所難免,體能訓練便無奈的陷入了停滯。與此同時,一些單位中運動器材種類單一,且長久得不到更新維護,在訓練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這也對消防員的體能訓練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4.忽略了消防員在訓練中思想情緒波動,對于開展訓練的不利影響。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延伸到訓練場上,不良情緒對于體能訓練的不利影響未能及時化解。
日常訓練中,組訓干部對于消防員的思想情緒方面關注度不足,易忽略心理疏導、政治鼓動對訓練工作的影響。體能訓練的過程枯燥且辛勞,為達訓練效果必須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的生理極限,如不具備過硬的意志品質,勢必會產生消極抵觸情緒,訓練成效必然大打折扣。與此同時,隨著正規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日常對于消防員的管理愈發規范嚴格,長時間處在高強度管理的環境之中,消防員在心理上也會衍生倦怠情緒。消防員心理上一旦出現對訓練的抵觸,會在整個隊伍中彌漫波及,訓練場上勢必哀聲載道,人言嘖嘖。此時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干預疏導,訓練狀態與訓練成績難免受到影響。
1.加強體能隊站干部的培訓力度,豐富體育訓練知識體系,完善體能訓練手段、改進體能訓練方法。
陳舊訓練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工作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訓練過程中要有的放矢的制定訓練方案,不斷聚焦實戰,讓消防員“在風浪中掌握游泳,在訓練中適應戰斗。”
若要快速轉變目前基層消防站體能現狀,首先就需要對基層指揮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對于專業體能訓練方面的培養,可以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一方面利用信陽本地高校教育資源外派消防站干部學習專業體育知識,另一發面邀請專業老師到隊伍內部進行現場指導,以此來增強干部的專業體育知識能力及組織訓練能力。
基層消防站干部必須健全體能訓練知識體系,真正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系統科學的為指戰員制定強化心肺功能、肌肉強力與耐力、柔韌性、敏捷性、力量與平衡等方面的訓練方案。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不能墨守成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當前隊伍內部情況對訓練方案進行靈活調整,對于不同身體素質和年齡段的群體分門別類的開展訓練。同時在訓練過程中要杜絕同一個項目長時間負荷,預防身體因負荷過載而產生損傷。
2.適當減少日常事務性工作,增加干部到場指導、組織訓練的時間,保證消防員訓練時間。
可以通過為消防站配備數量足夠文員,外聘財務人員等辦法將站干部從繁忙的事物工作中解放出來。讓干部回歸訓練場,實時指導、組織、督促訓練工作的進行。真真正正的將訓練計劃實施,將訓練目標執行,將訓練責任壓實。
充足的訓練時間作為理想的訓練效果的先決條件,欲提升體能訓練質量,就要消防員事務工作進行適當縮減,把消防員的主要精力聚焦到體能訓練上去,有效保證訓練時間。只有時間得到穩定的保障,消防員的訓練成效才能更顯著提升,訓練質量才能形成質變,訓練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3.不斷加強基礎訓練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訓練獎勵機制。
提升對體能訓練場地無法滿足訓練要求的重視,逐步完善400米跑道、游泳館、室內體能訓練場和健身器械的建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對體能訓練場館與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拓展思維,勇于創新,加速體能訓練場館、設備設施更新換代的工作,給指戰員的體能訓練提供有力的支持。經常性對現有訓練場地設施進行維護保養,使其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定期對訓練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杜絕訓練安全事故發生。加大理療儀器更新速度,有針對性為基層消防站配備訓練損傷的康復設備。
當下環境當中,僅僅強調精神鼓勵而對物質獎勵閉口不談是不合理的,支隊、大隊應結合目前實際完善訓練獎勵制度,有效激發各級指戰員的訓練熱情。不斷完善比武競賽、日常考核獎勵機制,加大物質獎勵力度。有效促進基層消防站的體能訓練水平提升。
4.開展體能訓練時,將思想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不斷關注消防員心理的細微變化,及時化解消防員的不良情緒。
及時發現并解決訓練的過程中消防員心理問題,對于體能訓練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消防站干部對于要對消防員進行心理素質方面的強化訓練,豐富手段辦法,如:抗運動干擾訓練,可以采用想定作業、真火真煙模擬訓練,讓消防員模擬現實滅火救援過程中的嘈雜危險的工作環境,還原消防員緊張恐懼的工作環境,增強消防員面對困難的心理承受能力與抗干擾能力。
將思想工作的觸手延伸到訓練場上,將敏銳的目光關注到消防員心理及行為的細微變化中。定期的開展談心談話,對消防員心理狀況及時掌握,對于消防員心理層面存在的困惑和問題要及時的進行疏導,大力培樹訓練先進典型,適時發放獎勵,調動消防員訓練積極性,促進激發訓練熱情,將“要我練”轉變為“我要練”的正確軌道上去。